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北斗女神”徐颖:一个科学家的温柔与偏执



    2016年,一段“女科学家科普北斗导航系统”的视频走红网络,而后,女科学家徐颖被媒体冠以“军工女学霸”“北斗女神”等称号,成为科普红人,连《人民日报》都发文表示:科普需要更多的“徐颖”。

    让徐颖火了的那次演讲原是中科院的一次行业内部交流,没想到视频上传到网络后让她火到了圈外。徐颖觉得,自己代表不了北斗导航系统,它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晶,而单纯的“北斗”二字也不能描述徐颖如今的工作。

    一个温柔的“偏执狂”

    看电影要有固定座位、制订每周外卖菜单、敲门一定要敲三次,这是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天才物理学家谢尔顿的一些“非典型行为”。提到科学家这三个字,他的形象可能会立刻蹦到我们的脑海中。谢尔顿的生活必须要遵循一个模式,并且这种模式不能被打乱。这样的固有印象让很多人都觉得“科学家”似乎必须如此。

    端着一杯放满枸杞、黄芪的玻璃杯,徐颖抿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谢尔顿与科学家在某些方面相吻合,比如说,偏执。但同时,他也是将这些特质放大几百倍塑造出来的戏剧性人物,而看起来更为正常的莱纳德比较接近于现实。”

    耳边没有任何声音干扰是徐颖做事时唯一的条件,因此下班后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成了她的首选。一旦开始投入几乎就没有时间概念,叫个外卖,最好是川菜,连续熬夜加班也成了徐颖口中普通且正常的事情。

    2003年,徐颖开启6年的硕博生活,2006年从制作接收机开始接触与北斗相关的项目,至今进行了12年的科研工作。在这段时间,北斗系统经历了北斗二代的应用、北斗三代组网星首发、以北斗为核心的未来PNT体系论证等一系列北斗导航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处理数据、外场试验、调试设备、写报告、参加会议,等等,基本是徐颖的日常工作内容。“很多人觉得科学家可以用30年研究一个项目,随后一朝成名天下知,但实际上却是埋头研究50年,可能也做不出什么惊世的成果。但探索未知过程的乐趣是在慢慢积累的。”在徐颖看来,一名科学家的基本素养是“严谨、创新、耐得住寂寞”。

    徐颖聊起她的科研工作总是滔滔不绝。“如果科研对我来说很无聊的话,我一定不能承受一直在对抗无聊。所以,科学家固然有使命感,但更多的还是要出自兴趣。”

    徐颖坦言自己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当研究院的其他同事都在约着打球、游泳时,徐颖则会选择在家看书,尤其是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一定要跟着作者的思路推理,然后再去印证自己的结论是否准确。

    “北斗女神”成长史

    每个人的性格养成都能在其成长轨迹中看到映射,徐颖的生活学习之路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

    徐颖出生在四川,她的父母是那种“普通的80年代家长”。他们对于徐颖的管教顺其自然,不放任也不约束。徐颖在高中期间,理科成绩十分优秀,“未来有可能当个物理学家或者是科学家”是小时候的徐颖最初的想法,也是那时候孩子普遍的一个梦想。1999年,徐颖顺利考入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从四川来到北京。初到北京的激动心情代替了离家的悲伤,徐颖回忆当时是“无忧无虑,充满新奇”的状态。后来她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进行硕博连读。在读博士期间,徐颖曾有过一段迷茫期,尤其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女性这个身份竟会招致困扰的时候。

    “我觉得女生就是不适合做科研,当然你可以反驳我。”这是徐颖在找工作时听到的最刺耳的一句话。

    “那你反驳了吗?”记者追问。“所以后来我就没去(那里工作)啊。”徐颖调侃道,“是否适合做科研,用性别来判断就跟用星座来判断一样,没有本质区别。”

    2009年,徐颖博士毕业,最终选择留在中国科学院做一名科学家,并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目前,徐颖每届大约带一名硕士生和一名博士生,她已经记不清具体带过多少学生了。“严格但不严肃的老师”是徐颖的学生们对她的评价,这位80后老师原本就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也很容易就可以与学生相处融洽。“不过,如果学生们问我一个很基础的问题,我还是很容易跟他发飙的。”

    想把科学说给你听

    美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曾经盛赞北斗的导航通信一体化功能:“既能够知道你在哪里,也能够知道我在哪里,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而徐颖则致力于将这一美妙的体验向更多的人传达。她拥有除了科学家、老师之外的第三个身份——科普践行人。

    徐颖对于科普身体力行。在2016年的SELF格致论道讲坛,身穿黑色小礼服的徐颖澄清了“北斗系统被清华女生破解送给美国”的谣言。她用戏谑的语气调侃:“如果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能建议使用一些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回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在旁边偷听好了。”

    2017年,在少年微星创客特训营上,徐颖给来自全国31所学校的几十名中小学生普及了关于北斗当导航系统方面的有趣常识。同年,在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机智过人》节目中,徐颖又与现场的嘉宾、参与者一起讨论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科学家似乎都不太愿意露面,出面的行为被解读为‘不务正业’,”徐颖说,“相对于遏制谣言,科普工作的推进似乎更有利于大众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尤其是国家大工程,更加应该广泛科普。”

    正是这些以科技普及为目的的活动,让徐颖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也让这位顶着“北斗女神”光环的科学家的声音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很多科技常识性问题,需要不断地去重复宣传。比如,徐颖总会听到身边人抱怨类似于“北斗信号多差啊,一进屋就全没了”,此时的徐颖略显无奈,她会耸耸肩告诉朋友:“目前所有的导航系统到室内都是没有信号的,不只是北斗导航系统。”徐颖进一步解释,由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无法进入室内,导致在大型商场或是机场等室内场所,无法使用导航帮助我们找到某一具体位置,室内定位正是目前导航系统需要攻克的领域之一。

    “我觉得,我们不能无限地扩大大家对北斗导航的期望。与其去纠正谣言,不如在谣言出现之前就去做知识普及。一方面有助于大众了解科学真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徐颖说。

    徐颖更为未来忧心忡忡,调查数据显示,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明星和偶像”占很大比率,而“成为科学家”的荣誉感似乎已经消失无踪。“在我小时候,很多孩子的理想还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虽然长大之后不一定梦想成真,至少会觉得科学家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在科技人员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常常会担心出现科研人才的断代,所以,科技普及的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王雅静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