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聖朝无忧王寺大聖真身宝塔碑銘》(以下简称《碑铭》)由徵事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緋鱼袋张彧所撰。因撰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故又称大历碑。碑文曰:
夫万物混成,天地恒其数;一真妙用,龙象演其教。教也者,因言以见性;数也者,任气而为名。我释迦辟两儀,应三世,步莲臺而清风自扇,攀桂树而日月囗囗。故能囗囗根牙,囗宏顿渐,高懸佛日,远照昏衢。了缘扣寂,合大空而泯相;从有入无,破群迷以登觉。眇矣邈矣,旨哉实哉。有若此寺大圣真身宝塔者,摩伽王之系孙育王之首建也。噫!如来滅后,报应斯在。究乎其容,则卅二相形焉。囗乎其变,则八万四千所明焉。或曰华夏之中有五,即扶风得其一也。虽灵奇可睹,而载纪莫标。昔者汉魏初创,齐梁鼎峙,遭时毁歇,晦迹丘墟,囗不囗囗囗无囗祯祥异气,往往间出,故风俗谓之圣冢。空傳西域之草,独享中人之薦。厥有太白二三沙门,摄心住持,得囗清净。其始远也,望而囗之;其少近也,囗而信之。周流一方,磅礴囗里,囗囗囗色,囗囗瑞光,通霄更雄,过曙不散者久之矣。咸请奉以身命,碎于微尘。精诚克孚,指掌斯获,验其铭曰“育王所建”,因以名焉。……
《碑铭》所言“太白二三沙门”来法门寺“摄心住持”,此时该寺已毁于第一次法难。
北魏太武帝(408—452)拓跋燾,鲜卑族,公元423—452年在位。拓跋燾好武功,即位后任用以崔浩为代表的汉族士族地主,依靠鲜卑骑兵,对外连年征战,武功赫赫。这样一个嗜杀成性的暴君自然不会皈依劝人为善的佛教。他的政策是重道排佛,《魏书·释老志》载:
世祖得寇谦之道,以清净无为,有仙化之证,遂信行其术。时司徒崔浩,博学多闻,帝每访以大事。浩奉谦之道,尤不信佛,与帝言,数加非毁,常谓虚诞,为世费害。……会盖吴反杏城,关中骚动,帝乃西伐,至于长安。先是,长安沙门种麥寺内,御騶牧马于麥中,帝入观马。沙门饮从官酒,从官入其便室,见大有弓矢矛楯,出以奏闻,帝怒曰:“此非沙门所用。”……命有司案诛一寺,阅其财产,大得酿酒具及州、郡牧守富人所寄藏物,盖以万计。又为窟室,与贵室女私行淫乱。帝既忿沙门非法,浩时从行,因进其说。诏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又诏曰:“自王公以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又下诏曰:“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虽言胡神,问今胡人,共云无有。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强之徒,接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是歲真君七年三月也。
北魏太武帝滅佛是公元446年的事,法门寺在劫难逃,寺宇“毁迹丘墟”。佛指舍利按例埋入地下,未被砸毁。地面留一“圣冢”,“冢”者坟也,可能是梵式塔已被摧毁,和尚或信徒们于瓦砾堆上修一土堆,形如中式坟包,故百姓俗称“圣冢”。
拓跋燾毁佛后不久,便有文成帝“初复佛法”,时间是兴安元年(452),即毁佛诏令下达后的第6个年头。文成帝诏文曰:“今制诸州郡县,于众居之所,各聽建佛图一区,任其财用,不制会限。”①然当时造寺情况是:“昔如来闡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著城邑”②。此说的提出在神龜元年,即公元518年。说明当时寺宇恢复偏重城邑,法门寺处关西偏僻之地,朝廷一直无暇顾及,所以仍是法难时的一派凋蔽景象。这也说明,法门寺的始建应在文成帝初复佛法之前,甚至还要上推到拓跋燾毁佛之前,若彼时无寺塔,何能留下如此破败景象!又何能引来“太白二三沙门”的“摄心住持”!
“太白二三沙门”来到法门寺,着力宣传舍利文化,借灵异征服人心,故后有大魏二年(532)拓跋育的恢复扩建之举。《大唐圣朝无忧王大圣真身宝塔碑铭》载:
大魏二年岐州牧小冢宰拓跋育,以为囗囗囗古名同于今,囗削旧规,创新意,广以台殿,高其閈閎。度僧以资之,刻名以纪之。
拓跋育何许人也?“拓跋育应是元育改姓后的名字。淮安王元育是隋魏孝武帝元修入关的元氏宗室之一③。大统年间,曾为魏十二大将军之一④。魏恭帝二年降爵为公,⑤则他任‘岐州牧、小冢宰’职,当是降爵后出任的。这时他已由姓元复姓拓跋氏,故叫拓跋育”⑥。拓跋育降爵于魏恭帝时,恭帝即元恭(498—532),鲜卑族,字修业。建明二年(531)权臣尔朱世隆废元晔,立其为帝,改元普泰。次年,高欢入主朝政,废元恭立元修为孝武帝(510~534),元恭赋诗云:
朱门久可忽,紫極非情玩。
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
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
然不待元恭皈依佛门,旋即被杀。所以大魏二年、元魏二年即普泰二年(532)。距北魏太武帝毁佛(446)约百余年。
据理推之,太白二三沙门光临法门寺,应当是北魏太武帝灭佛与拓跋育扩修法门寺塔之间的事,即发生在公元460—532年之间。拓跋育之后法门寺还有一次修缮,即前文已论及的北周塔,始建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
北周塔的建立有北周《千佛碑》为证,还有一方北周《七女碑》,碑文是:
囗囗囗囗囗囗囗仪同三司渭南县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之女囗囗囗嫁宇文囗△
囗三子囗囗囗仪同三司东城囗囗宇文周太祖文皇帝之女囗囗囗女嫁宇文氏△
囗囗囗囗字光略大都督诺囗囗囗侯妻独孤浑同大将军晋原郡开国公之女囗囗囗女嫁库狄氏△
第五子昊字晖略大都督安囗囗囗囗侯妻越勤周大将军华山郡开国公之女△
第六子果字桃汤开府仪同三司高阳郡开国公妻宇文周大师大冢宰晋国公之女△
第七子囗囗囗汉中郡开国公妻囗囗周囗囗申国公之孙△
北周是宇文氏的天下,孝闵帝名宇文觉(542—557)、明帝宇文毓(534—560)、武帝宇文邕(543—578)、宣帝宇文贇(559—580)、静帝宇文闡(573—581)。题名碑记载的法门寺信徒,这7个女子都是皇室成员或皇亲国戚,她们一同去法门寺礼佛,并一块刻碑题名,这一举动表明北周天皇贵冑重视佛教,她们是否冲着佛指舍利而来,不得而知,但至少已表明:法门寺在北周时便已靠帮上皇室,靠帮上官文化,实已为法门寺以后成为皇家内道埸奠定了基础。
在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时代,北周已有寺院万余所,僧侣近百万。而武帝重儒轻佛、道,《北周·武帝纪》载:
天和三年八月癸酉,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
四年二月戊辰,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释老义。”“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辩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鉴于佛教迅猛发展,与国争民争利,武帝为了支持即将发动进攻北齐的战争,便要“求兵于僧侣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于是于公元574年发动了第二次法难,史载:
《北周书·武帝纪》:“建德三年五月丙子,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還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绩高僧傳》:“天和四年,岁在己丑,三月十五日,敕召有德众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余人于正殿。帝升御座,亲量三教优劣废立,众议纷纭,各隨情见,较其大抵,无与相抗者。至其月二十日,又依前集,众僧乖咎,是非滋生,并莫简帝心,索然而退。至四月初,敕又广召道俗,令极言陈理,又敕司隸大夫甄鸞,详佛道二教,定其先后浅深同异。鸞乃上《笑道论》三卷。至五月十日,帝又大集群臣,详鸞上论,以为伤蠹道士,即于殿庭焚之。……至建德三年,岁在甲午,五月十七日,乃普灭佛、道二宗。”
“帝遂破前代关山东西数百年来官私佛寺,扫地并盡,融刮圣容,焚烧经典。《禹贡》八州,见成寺庙出四十千,并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還歸编户。”
这次法难结果在道世编的《法苑珠林》有记载,卷38云:法门寺“及周滅佛法,厢宇破坏,唯有两堂”。道宣《感通録》亦云“及周滅法。厢宇外级,唯有两堂独存”。
法门寺塔毁与建的过程亦说明法门寺塔的创建时间较为可靠的说法是在周魏(应是先魏后周,此乃道宣的提法)时期。
①《魏书·释老志》
②神龜元年(518)司空公、尚书令。任域王澄的奏章。
③《魏书·元佛傳末附》
④《周书·侯王陈崇傳末附》
⑤《资治通鉴·梁纪》绍泰元年
⑥李仲操《法门寺始建年代考》,《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第95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