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所获皆美好 “学”旅行走见成长
2024-08-02
为了拓宽师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陕西省图书馆学会联合西安市教育局后勤中心于2024年7月23﹣27日,赴广州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共有13名师生参加。
本次研学活动主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City walk—走进不同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从不同角度深入领略岭南文化。通过带领师生们参观具有广东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国家版本馆、佛教寺院图书馆、鲁迅纪念馆、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场馆,培植文博教育“第二课堂”,体验沿海地区文化产业的差异,加强文化自信。
学旅结合,寓学于旅。首先是公共图书馆:纵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白云区图书馆、还是御溪书斋等,不管面积大小、书籍多少、建馆历史的长短,其设计之独特、环境的典雅,布局的合理处处体现了人文情怀,让我们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特别的白云区图书馆,由“中国馆之父”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现代感的流线型建筑,超高颜值的科技布局,全国首个拥有“无感借书通道”,出馆即借,入馆即还,实现了借阅零停留。设有白云人文馆、航空航天区、月台等主题区域,一站式体验多样的阅览乐趣,不仅成为广大读者的网红打卡点,也是我们团队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其次百年老校图书馆:我们参观了广东广雅中学、广东执信中学、广东仲元中学,这些百年老校,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图书馆——位置居于学校中心,方便师生借书·研修(边读书边俯瞰学校全貌),这种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从规划到设计,从资金投入到软硬件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差距。这里特别介绍广州名校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图书馆——这是一个百年名校,1888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创办,校名“广雅”取“广博雅正”之义。校训“固本求实”由时任校长梁漱溟提出。新校区于2018年建设,2020开始招生,目前有36个初中班,30个高中班。每个年级楼层设置有一个年级书吧,共有7个书吧(分馆),现有藏书16.7万册,年借阅量达4-5万册。该校图书馆长谢晗现任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已经第3届了,他说广州市教育局领导(装备中心)和教研院(技术指导)要求图书馆每月必须举办学科活动8次左右,每年每人借还图书不少于2-3册,购书经费是全额拨款。这是我们西安学校当前无法企及的,相信陕西教育主管部门通过交流学习逐渐会补上这块短板。
寺庙图书馆之广州佛教图书馆:早在1921年,大佛寺就成立了“广州佛教阅经社”,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并亲笔赠书“阐扬三密”四字匾额以示鼓励,至今匾额尚挂存在大佛寺大殿门前。2000年9月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面对公众开放的佛教图书馆,2003年省立中山图书馆将此馆列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教分馆”,这里为佛学界打造出一个佛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的资料库和信息中心,将其构建成集阅读、教育、弘法、修持的图书馆。目前这个馆还在不断搜集各种与佛教有关的书籍,以扩大图书馆藏书范围,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很荣幸进入六楼藏经阁参观,这里藏有乾隆大藏经、频伽大藏经、大正藏大藏经、洪武大藏经等不同版本的大藏经15种,24套,藏书20多万册。该馆最独特的是排架不完全使用中图分类法,采用佛教专用的《佛教图书分类法》。
第四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作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三个地方分馆之一的广州版本馆,建筑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理念,融合中华制式与岭南特色,从礼乐格局、大国气象、岭南风物、地域气候等角度对岭南传统建筑工法进行现代化转译:流溪河水萦绕的前广场,五岭造型的馆名石,书卷理念的文沁桥,“植根中华”的格木古树,厚重雄伟的“文明基石”,以及大量书法、绘画、木雕、铜艺等当代大家名家艺术作品,联袂展示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鲜明的岭南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共同打造南粤大地的中华文化殿堂。开馆至今已收藏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
第五博物馆:作为文物大省陕西人来说,印象中广东这个地方,自秦始皇征服南越后,大多时间只是中国流放犯人的荒蛮之地,一定极少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文物出土。但是参观完广州的博物院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原来广东也有令人叹为观止出类拔萃的文物。广州博物馆在越秀公园里的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当时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在北城墙最高处建五层高楼,俗称“五层楼”。馆内有从秦代到近代的众多历史文物,其中一些还是少有的珍品。南越王博物院分成三层展厅大楼,一楼是服务厅,二楼是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三楼是现代展览。展品除了南越王墓出土的,还有南越王宫出土的文物,以及少部分原南越国管辖地广西及全国各地收集的文物,共计200余件。不管是广州博物馆还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都是利用原遗址而建,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最大化对游客开放,让更多的游客看到这座繁华都市背后的历史足迹,以及承载它的岭南文明。
行之所见开阔视野,行之所闻启迪智慧,行之所感润泽心灵。每一次的研学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和对知识边界的拓展,让师生们在探索与发现中茁壮成长,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知行合一的美妙境界。同时这次研学活动也充分发挥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的桥梁作用。虽然研学旅行已至终点,但它所给予师生们的智慧、勇气与情怀,将永远伴随在所有人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引领大家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更广阔的世界、用心灵书写更绚丽的篇章。我相信一定会成为每个人生命中永不褪色的美好回忆。
广州市图书馆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执信中学
广雅中学
仲元中学
广州白云区图书馆
广州版本馆
广东中山图书馆
广东中山图书馆少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