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 > 线上展览 > 读者活动线上展 > “心旅行·阅读陕西”图文征集活动获奖结果公示及优秀作品展
登华山散记
作者:王爱云 推荐单位:宜川县图书馆
所谓旅游,就是人们把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山水景物圈起来,叫大家掏钱去看,没事干的时候,就想到处去走一走,感受一下不一样的风景,填补空落落的心灵。远方的未知总是撩拨起人的好奇,让人乐此不疲,欲罢不能,或许这就是旅游的魅力。
四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忽然心血来潮,想着要去华阴爬华山,于是就在西安火车站,坐上了去华山的大巴,车子走了一个半小时,下午两点到了华山北峰下的玉泉院。在山门窗口买了一张票,沿着山沟的道路往里走,一路上看见不少人,有少年男女,有中年夫妇,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回,有的去,来来往往,拄着拐杖的,瘸着腿的,疲惫不堪的,神采飞扬的,神态各异。看到一个老人,头发花白,背着一百四十斤重的东西,背篓上撑着一根木棍,站在一处稍稍休息。这样的天气,热的受不了;这样的道路,漫长的看不到头。一个人空走都很费劲,何况还要背着东西,我就跟老人聊起了天,老人说,他来自四川,今天只吃了两块馍,就往山上背东西,送一趟能挣一百块钱,觉得这样的谋生太不容易了。走在石板路上,夹道两边绿树森森,远远望去,白云摇摇挂在峰顶,裸露石头的山峰,白花花的,壁立千仞,气势非凡。
顺着石板路往里走,走了两个小时,才到了山下,问一个下山的工人,上山一两个小时可以不,说还得三四个小时才能上去,竟然还有这么远,就有点犹豫,畏难,进退不得,只好继续往前走。到了一个路边摊点,坐下吃了点面皮,喝了桶咖啡,买了三根黄瓜,加了点油又开始往前走,慢慢就到了山路的台阶,路很险峻,千尺幢,百尺峡,几乎垂直为天梯,狭窄陡峭,只容两个人侧身而过,只好抓着铁链,斜着脚步,一点一点的往上爬,累的气喘吁吁,有胆小的吓得不敢往身后看,等到了北峰的时候六点多了,过了北峰,快七点的时候,看到了夕阳慢慢落下,西天一片绯红。一对外国小情侣,一会在我前面,一会在后面,女孩咒骂着说快累死了,男孩安慰着,鼓励着,嘀嘀咕咕的说着英语。自己一个人走走看看,也没有导游,就信马由缰,夕阳下的一块石头,像栖息着一只神雕,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叫人浮想联翩。然后一口气走来八点多到了东峰,想想一直从山下走了六个钟头,走了将近二十公里,又险又难,晚上就住在了鹞子翻身处的客栈里。
晚上山风吹来,有点凉,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好些。华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亮起了一盏盏路灯,像颗颗明星,隐隐约约可见爬山人的身影。在山上的,不少孩子自己租赁一个大衣,坐在客栈门洞的排椅上凑合着过夜。没有水洗脸,物质也缺乏,吃了一碗蛋炒米饭,就休息了,一个房子里住了十个人,有的人鼾声如雷,有的女孩低声啜泣,也许累的,也许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好不容易等到五点多,大家都起来要看日出,晚上爬山的人,也陆续汇集到了东峰,有的孩子说从昨天七点走到了早上六点,真是累坏了。天气晴朗,稍稍有些凉意。一块大石头的松树旁,站了很多人。大家目视前方,只见远处天边先是一线光亮,光亮的面积渐渐大了,太阳一点点探出了头,慢慢的冒出半个红球,越来越圆了,终于全出来了。红扑扑的脸蛋,像颗透明的桔子,像颗甜甜的水果糖,温柔而不刺眼,这时的太阳是最可爱的。这时候群峰像从睡梦中被唤醒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树木黑魆魆的影子淡了,山的轮廓全都清晰起来了。山顶披上万缕金光,沐浴在柔和温暖的阳光里。山有阴阳,半暗半明,真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记得姚鼐《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那是写在泰山看日出,不得不佩服文言的简练、生动,寥寥几笔就描摹的非常细腻真切。我也看到了太阳从华山东峰出来的壮丽景象,只是贫乏的无从说起。
站在华山峰顶,目之所及,莽莽苍苍,奇峰耸立,雄奇险峻,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刀劈斧削,不禁感慨造物的神奇,真是一山有一山的美。华山不像六月积雪的太白山,也不像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不像石窟层层遍布的麦积山,华山由一块体积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 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华山是道教胜地,为道教“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现存七十二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李白曾有诗云“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寇准也写过“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写的真绝,站在华山之巅,真的被震撼,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试想,春天的华山沧桑里透着妩媚,如同含羞的少女;夏天的华山绿荫如盖,如同茂腾腾的小伙;秋天的华山红叶娇艳,如同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冬天的华山银装素裹,如同耄耋老人,鹤发童颜。还有,雨后的华山,云海茫茫如同瑶池仙境;月下的华山,山风呼啸,朦胧疏朗如诗如画。谁能不欢呼雀跃,忘我陶醉呢,跋涉虽累,景色却奇,谁能拒绝这样绝色的诱惑呢。
后来又看了南峰,华山是石头山峰,石头缝里长着油松,白皮松,辽东栎,槐树,道旁也有桃花盛开。白居易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写的是海拔不同,物候早晚不同的情景,平原上的桃花都谢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开放,叫人怀疑春天转移到山上了。华山上的桃花开的繁盛明艳,花团锦簇,粉面含春,让人感觉跟山下清明前后的景象一模一样。
在西峰看了莲花台,坐索道下山,只用了十八分钟,就到了山下,这跟昨天的爬山比起来,也太没有过程了。因为临时起意,就随手拿了六七百块钱,最后花到了不够买车票出山,也没有地方刷卡,狼狈不堪,只得硬着头皮向一位亲切帅气的男游客要了三块钱,幸好他没有把我当骗子,传奇经历,记忆深刻,十分感谢偶然路遇的陌生朋友。爬华山,不少人都听从山脚下酒店老板的劝告,晚上爬山,早上看日出。我以为下午爬,更好,从北峰上山,一路能好好欣赏风景,晚上在山上,更有意思。只是要带足人民币,不然可就惨了。门票180块,一瓶水5块,一碗西红柿鸡蛋面48块,租赁大衣50块,租个帐篷400块,一个床位最贵530,最便宜150块,下山索道票140块,出山40块,哪里都得留下买路钱嘛。呵呵,我只穿了一条裙子,拎着个包,稀里糊涂的就登山了华山,悠然闲适,竟然没有其他人风尘仆仆的感觉。我连相机也懒得拿,手机随便乱照,好像觉得每个景点人不是太多的样子,后来知道,那天有五千人呢。只是从西峰上的,北峰上的,下午上的,晚上上的,爬山的,乘索道的,加起来就不少了。华山的路,对人的耐力意志力都是考验,至于极端的地方,几乎九十度垂直的云梯,依着铁链摸索石窝的鹞子翻身,逼仄狭窄木椽三根悬空的长空栈道,一般都叫人望而生畏,心底冒起凉气,感觉命悬一线,眩晕的不能,只有少数人敢于系着保险带挑战。非常佩服古代修道之人的毅力,在绝壁石崖上凿窟,就可以经年累月的生活下去,实在匪夷所思。华山道教宫观众多,景点不少,有很多美丽的传说,玉女窗,老君犁沟,观棋亭,劈山救母,陈抟老祖传说,华山论剑,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就用杜甫的诗结尾吧。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