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图讲坛】杨静教授详解中华法系顶峰律作《唐律疏议》

陕西省图书馆 2024-09-14

主讲人:杨  静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副教授

  有一种说法,罗马帝国之所以名垂千古,不是因为它拥有战无不胜的军团,而是因为它给世界留下了一部《罗马法》,别人有《罗马法》,我们有《唐律疏议》。8月31日下午,“陕图讲坛”特邀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副教授、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杨静研究员,为公众主讲《长孙无忌与<唐律疏议>》,多视角解读这部中华法系的顶峰律作。

讲座现场

  杨教授从长孙无忌其人、《唐律疏议》的修律过程、立法宗旨、价值影响等四方面与读者深入探讨。(一)长孙无忌。《唐律疏议》能成为承前启后的顶峰律作,撰律者长孙无忌居功至伟。长孙无忌,既为外戚、重臣,又是宠臣,他对唐太宗李世民忠诚尽职,辅佐其稳固政权,改革政治体制,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长孙无忌为人严谨公正,注重礼仪与法治。从家世军功、参与政变、位及人臣的人生履历中窥见修律者的智慧。长孙无忌双商在线,他有着谨慎敏锐、深谋远虑的修律智商,有着不言君过、人情难免的修律情商。他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唐律疏议》的高度和影响力。(二)《唐律疏议》的前世今生。唐建国之初,典章制度沿用隋律,但不是长久之计。唐太宗即位后,立即开始制订新的律例。《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记载:“上命礼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更议定律令。”这便是《贞观律》。《贞观律》是长孙无忌主导的一次彻底的立法工作,历时11年完成,从法典内容上看,这部法典将儒家思想全面融入法律条文之中,真真切切体现了轻判慎刑的立法思想。唐高宗颁布《永徽律》(基本沿用《贞观律》内容)。长孙无忌及其他大臣历时一年,完成了对律文的疏议解释,并将律文与疏议合编,形成了著名的《永徽律疏》。到元朝以后,始称《唐律疏议》。(三)“一准乎礼”。《唐律疏议》开篇即为:“天地之间人最贵,人为万物之灵”。立法者强调《唐律疏议》的全部内容应“准于礼”,强调“礼治”的重要性。治国的根本在于礼治,但主张以礼治为本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刑罚,而是强调礼与刑的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礼是刑罚的基础,而刑罚是礼治的辅助工具。(四)封建法的顶峰之作。古人评价《唐律疏议》集合古今之大成。而礼法结合,在天地人文之间寻求天理国法人情的共通是中国封建法典的显著特色。《唐律疏议》对中国后续朝代的法制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唐朝的建立提供了稳固的法律基础,还对宋朝的《宋刑统》和明清时期的《大明律》产生了影响。甚至日本、朝鲜的法律也模仿之。该法典条文详尽,注重人情与法理的结合,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力和中国法制文明的深厚积淀。

  总结时,杨教授指出,放眼世界法制文明,罗马法是奴隶制法律的代表作,而《唐律疏议》是封建法典的代表、中华法系的奠基石。我们今日重提《唐律疏议》,在重回唐人法律生活的同时,要能知晓中国系统完备的律典编纂史,体会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法文化以及绵延不息的辉煌中华法制文明。

  杨教授的讲座逻辑严谨,语言生动诙谐,现场气氛紧张活泼,读者兴致未尽,讲座结束后继续与主讲人积极交流。本期报告厅座无虚席,线上线下近4000名读者共同参与。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