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图讲坛|尹夏清教授做客陕图,带您“文物寻龙”

陕西省图书馆 2024-03-15

主讲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传学院教授尹夏清

    中国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龙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中最有影响的精华,造型特点世代相传、源远流长。正值甲辰龙年,2024年39日下午,“陕图讲坛”特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尹夏清为公众主讲《龙行龘龘——文物中的龙鉴赏》,现场300名听众和尹教授一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纹的特征,了解龙纹背后的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尹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组不同时期蕴含龙纹元素文物的图片,抛出问题,引导听众推断不同龙纹所处的朝代。 

不同时期文物中的龙纹图

  而后,尹教授分“龙与龙文化”“历代龙纹鉴赏”两大板块,向听众详细介绍“龙”的前世今生。从考古观察,1982年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距今8000年的查海遗址,出土了长达19.7米龙形堆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巨龙”昂首、张口,背部弯弓,呈现出头向西南、尾向东北的腾飞姿态,极为生动。从史料梳理,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龙部》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宋元时期成书的《尔雅翼》中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礼记·礼运》中,将龙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从最初抽象的混沌形态到拟形的清晰,从简洁稚拙的单体到复杂灵性的组合,其发展演变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生生不息。古人认为龙是灵虫之长,能行云布雨,保佑风调雨顺,因而龙成为农耕社会重要的“图腾”。单就文字里的“龙”,就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繁简体楷书等数十种变化。在“历代玉龙鉴赏”部分,尹教授向听众展示了大量珍贵生动的文物照片,以朝代更迭的时间顺序,分“质朴古拙——新石器玉龙”、“狞厉神秘——商周玉龙”、“繁复多变——春秋战国玉龙”、“威猛生动——秦汉玉龙”、“盘旋多姿——唐宋玉龙”、“多元写实——辽金元玉龙”、“精雕细琢——明清龙纹”七个时期,带领听众逐一品鉴不同时期龙纹的外形特征、雕刻工艺、宗教含义、朝代属性等,并向大家现场传授了文物鉴定的基本方法与实践知识。 

1982年,在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

  提问环节,听众就“清朝龙纹老态化的相关批判”“山西晋祠龙纹元素的象征意义”等问题与尹教授积极讨论。 

听众专注听讲、记录

互动环节,听众提问

  文物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本场讲座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不同群体走进图书馆学习考古知识,走近文化遗产瑰宝。听众通过听讲,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纹有了全新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