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图讲坛】从“东方红”到“北斗”,刘睿老师与您共忆人造卫星的故事

陕西省图书馆 2020-11-29

  星梦五十载,一曲东方红。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从战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到明朝万户飞向空中的首次尝试……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

  今年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11月28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研究员刘睿老师做客“陕图讲坛”,为读者详细介绍了《从“东方红”到“北斗”——人造卫星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讲座伊始,刘睿老师就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纵观中西神话传说,几乎所有的神明都来自天上?由此引出了人类早期的航天探索。

  世界航天发展史上,刘睿老师介绍了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奥伯特、第谷·布拉赫等多位国际航天专家对航天事业的贡献,并着重介绍了冯·布劳恩研究的V-2火箭。刘老师说:V-2火箭的成功具有伟大的意义,它培养和造就了大批的火箭专家,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紧接着,刘老师带领读者回顾了近50年来我国航天技术应用具有代表性的大事。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我国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揭开了我国卫星技术发展的新篇章;1975年11月,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先后发射成功;21世纪以来,“北斗一代”、“北斗二代”多颗卫星相继成功发射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经过50年的发展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成绩斐然。

  谈到“人造卫星”,刘睿老师介绍说:人造卫星已由通信、遥感发展到了导航定位服务并升级为时空信息服务,不断催生卫星应用新业态,特别是与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与新基建、共享经济等方向深度交叉,卫星导航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超越想象的广度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讲座最后,刘睿老师和读者一起分享了中国航天人的故事。她说:航天人有三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样的航天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拼搏进取、不懈奋斗,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这场“浓缩卫星史”讲座,听众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科普知识,对航天人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深表敬意。与以往讲座不同,本期讲座吸引了很多十几岁的小读者,孩子们不仅全神贯注地聆听,并踊跃发问,积极参加互动。

 主讲人:刘 睿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研究员

讲座进行时

听众提问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