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3期(总第69期)“读书遇见博物馆——走进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云读书会成功举办

陕西省图书馆 2020-09-07

“一入碑林深似海”,9月4日,陕西省图书馆联合西安出版社,邀请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庆卫现场带领读者云游博物馆,了解碑林国宝石刻背后的故事。线上直播有上千名读者参与此次“陕图读书会”2020第3期“读书遇见博物馆——走进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云读书会,并与专家进行了云上问答互动。


东汉石兽

活动中,王庆卫研究馆员从两个方面介绍了“雕刻时光:地下石刻的艺术史”。一类是动物石刻:东汉石兽、大夏石马、献陵石犀、昭陵六骏。另一类是墓志、石椁和石墓门。其中王老师侧重讲述了一件重达10吨的异域奇珍——献陵石犀石雕。犀牛,当时作为关中地区罕见的珍奇动物,是国家间友好交流的可爱使者,承担着重要的外交使命,因此,在献陵中刻立石犀,是统治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结果。它不仅有宣扬威仪和装饰陵园的作用,也是唐帝国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的象征,更是历史长流中我国与其他国家国际交流的一种记载。对于国宝“昭陵六骏”的刻立原因,王老师读者分享了目前学术界的四种主要观点,让大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一时兴起,王老师诵读了那些屡屡提及“六俊”的唐代诗歌,“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飙风。”丧葬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国家政治的体现。五礼之一的丧礼,沟通着生与死,连贯着灵与肉,墓葬中的高等级墓葬,无疑就成为今天人们透视古代社会生死信仰和等级制度的重要实物。经过王老师对隋代的李和、李静训,唐朝的李寿、杨执一他们的石棺、石椁、石墓门、墓志等的详细介绍,让读者认识和理解另一个神秘而陌生的隋唐。

 

李寿石棺

献陵石犀

昭陵六骏

读书会直播全程,读者们不断的发起弹幕,向嘉宾交流沟通自己的想法与疑问,热情高涨。新的读书会方式(云直播)让读者随时随地可以向专家获取专业知识,了解博物馆,了解历史,了解研究文物的书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全民阅读,激发了大众对知识、阅读的渴望,期待下一次“陕图读书会”的到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