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温柔一课:《爷爷变成了幽灵》绘本讲读活动报道

责任者: 日期: 2025-04-04 15:38:00

  4月4日清明节,陕西省图书馆长安路馆区二楼少年儿童馆活动区内弥漫着一种特别的静谧,陕图少儿馆馆员刘翠青老师以丹麦作家金·弗珀兹·艾克松的经典作品《爷爷变成了幽灵》为载体现场80孩子和家长朋友们开启一场关于生命、记忆与告别的温柔对话。

  活动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开始,刘老师用温暖的声音将故事娓娓道来。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突发心脏病去世,但因为忘记做一件事而变成幽灵回来,祖孙二人一起寻找遗忘的事情,最终发现那是一个未完成的告别。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们的表情从好奇逐渐转为专注,有的甚至不自觉地靠向身旁的家长。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特别想念的人?”刘老师的提问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纷纷手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奶奶去年去了很远的地方,但我每天晚上都会和她说话。”“我想念爷爷”……这样的分享没有预想中的悲伤,反而在孩子们纯真的表达中,生发出一种关于记忆的温暖力量。

  现代教育常常回避死亡话题,但这反而增加了孩子们的困惑和恐惧。清明节不仅是祭扫的节日,更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活动现场,不少家长反馈这样的教育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纷纷感慨:“孩子之前一直回避谈论去世的外公,今天他主动跟我说了很多和外公的回忆。这种突破恰恰印证了绘本治疗的独特价值——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创造一个安全的情感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理解方式。

  通过绘本讲读这种柔和的方式,我们希望能帮助孩子建立对生命周期的正确认知,理解离别是生命的一部分陕图少儿馆这场特殊的清明节活动,用绘本的魔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完美融合,为孩子们的心灵种下了一颗健康生命观的种子。陕图少儿馆将在传统节日持续推出系列主题阅读活动,让文化传承与成长教育在书香中自然发生。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