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妈妈,有个袋袋
来源: 日期: 2023-12-15
在自然界,有一类动物的童年,是在妈妈的口袋里度过的,它们就是有袋类动物,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鼠。
相信你脑袋里曾经有过很多关于袋鼠的疑问:袋鼠宝宝一出生就在妈妈的口袋里吗?它们的吃喝拉撒是怎么解决的?它们会在口袋里住多久?小袋鼠有口袋吗?袋鼠爸爸有口袋吗?
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嘀丽和阿派采访了一位刚刚从妈妈口袋里跳出来的袋鼠宝宝。
请问住在妈妈袋子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总的来说是很舒服的,躲在里面睡觉喝奶,连路都不用自己走。不过,要想开始袋中生活,我们需要经历一大挑战。
自己爬进袋子里
我们袋鼠不像你们人类,怀胎十月才能生孩子。我的妈妈没有胎盘,只怀孕30-36天就把我生出来了。刚出生时,我的体重在5克左右,身体还没发育好,看起来是半透明的,颜色粉粉嫩嫩,有点像你们平时吃的小熊软糖。
我们一出生,就要面临一项巨大的挑战——自己爬到妈妈的袋子里。那时,我们的眼睛还睁不开,只能靠着发育得相对好的前肢,慢慢摸索爬行。好在,我出生之前,妈妈已经对口袋进行过一次大扫除,顺便帮我们开拓出了一条道路,所以爬起来不算太艰难。
爬进妈妈的育儿袋后,一段无忧无虑的袋中时光就开始啦!我们鼠生的前五六个月,都要在这个温暖的袋袋里度过,每天只负责喝奶、睡觉、长身体,吃喝拉撒都不用自己操心,那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我有个疑问,袋鼠爸爸也有育儿袋吗
袋鼠爸爸不需要育儿,所以身上没有袋子。爸爸是我和妈妈的保镖,只要足够强壮就可以了。而且,妈妈的育儿袋也不是一出生就有的,直到她们长大成年了,袋子才能发育完成。没有装小宝宝时,袋子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肚皮上,周围还被毛发覆盖着,所以,平时你们是看不到妈妈的口袋的。
空气质量红色预警
或许你很好奇,我妈妈的育儿袋里是啥样的?我劝你,千万别尝试自己去翻,否则你一定会后悔的!因为,就算我的妈妈肯配合,没有对你大打出手,你也会被里面难闻的气味熏得头脑发晕的。我早都说过了,我们的吃喝拉撒都是在袋子里解决的,虽然有时候,妈妈会把头伸进口袋里进行大扫除,用舌头刮掉我身边的尿液、粪便和污垢,但袋内的空气质量,绝对不在你们人类的适应范围内。所以,为了你的人身安全,还是由我这位袋中资深住户来给你讲解一下吧!
袋子里面长啥样
别看我们袋鼠一身的皮毛,但我妈妈的口袋里并不是毛绒绒的,而是非常柔软的皮肤,摸起来有点像你们人类手腕内侧的皮肤。袋里的皮肤表面还会分泌含有抗菌物质的黏液,能减少我们生病的几率。
育儿袋弹性很大,可以装两只不同年龄的小袋鼠,但开口却是小小的,不管妈妈怎么跳,我们都不会被甩出去。育儿袋里的温度和妈妈的体温差不多,在40.5℃左右,不冷也不热。
每个育儿袋里还有两个乳管、4个乳头,可以为我们提供香甜美味、营养丰富的乳汁。
出去玩喽!
在袋子里住五六个月后,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妈妈的育儿袋就快装不下我们了,于是,它就从最初的“全方位育婴房”,变成了一辆“敞篷婴儿车”。我们开始把头探出袋子,好奇地四处张望。我现在6个月大了,经常跳出袋子玩,只有在饿了需要喝奶、玩累了需要休息,或者躲避危险时,才会回到妈妈的育儿袋里。
现在,妈妈打扫育儿袋的次数增加了,也不像以前那么温柔了。她会直接把我们从袋子里踢出来,再把头埋进袋里打扫。对于这种粗暴的方式,我毫不介意,毕竟,在空气新鲜的开阔草地上跑跑跳跳,可比闷在袋子里好玩多了!
再见了,袋中童年
再过两个月,我的个头儿会更大,育儿袋再也装不下我了。到那个时候,我就要和衣食无忧的袋中童年说再见了。离开育儿袋后的三四个月,我还可以偶尔把头伸进袋子里喝奶,但是,妈妈的育儿袋将不再是我的专属领地了,它很快会变成下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婴儿房,而我则必须学会自己觅食、躲避天敌,过上完全独立的生活!
好了,不多说了,我得去练跳远了。
袋鼠妈妈的育儿袋,利用率可真高呀!
那当然,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每一位袋鼠妈妈都是“精打细算”的。为了提高繁殖效率,妈妈们有一套十分周密的“生育计划”——袋鼠妈妈可以控制自己何时怀孕。她们一年只需要交配一次,最多有四颗卵子可以同时受精。其中一颗受精卵先发育,其他三颗则在一旁休眠排队。在气候干旱或食物供应不足的时候,袋鼠妈妈会让体内的受精卵长期休眠,直到气候变好、食物充足,能够养活幼崽时,受精卵才会开始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