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烦死了,每个人都逼着我学习



    凯特一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家人的劝导不仅不管用,反而让他更加厌倦学习。

    听到家人夸别人家的孩子爱学习,凯特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母催凯特快点写作业,凯特火冒三丈。

    为了快速完成作业,凯特借同学的作业本来抄。

    心理老师有话说:

    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但不少孩子从好奇地观察世界、本能地进行学习,逐渐转变为被动学习、厌倦并排斥学习,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对于学习行为的认知缺失。

    在认知缺失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感到迷茫。如果大人的引导方式不适当,更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让孩子认为大人是在逼迫自己学习。

    这时候,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回想最初学习时的感受。小时候出于好奇去触碰新鲜事物时,是不是非常自然地产生了愉悦感?其实学习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反感的是被比较和被控制。理清学习真正的目的是求知,专注于自身的学习成长,是摆脱厌学心态的关键。

    自我调节

    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大人将别人家的小孩和我进行比较,是为了鼓励我,而不是在逼迫我模仿对方。

    我们可以这样对自己说:

    适当地比较能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补差补缺。

    学习上我以他为榜样,但不需要和他一模一样!

    推倒心墙,大人是我的队友

    当大人用不恰当的方法鞭策我时,可以请他们调整方式,而不是拒绝和他们沟通。

    大人希望我成长,我自己也想变得更优秀,我们是志同道合的队友。

    大人有更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提供帮助。

    当大人的帮助方式令我感到不适时,我需要立即表达我的感受。

    回归学习本身的快乐

    试着找回小时候的好奇心,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学习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为了完成别人派发的任务。

    学习可以帮助我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从而更好地生活。

周迪/编辑 摘自《少年博览》2024.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