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尊重是友谊的基石



    “林雪原,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下课铃声结束后,李老师对着还在座位上发呆的林雪原说。林雪原一下子回过神来,以为自己犯了错误,急忙站起来,低着头,惴惴不安地跟在李老师后面。

    “别紧张,你没犯错误。”听李老师这么说,林雪原一下子就放松了。进了办公室后,李老师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雪原,这几天我发现你上课的时候总是溜号,下课的时候也是一个人玩,你以前和高山总是形影不离的。老师想问问,你俩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老师,您说对了。我俩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可在一周前,他突然不和我一起玩了。我很纳闷,几次想问他,他都不理我。我感到十分苦恼,心里还憋得慌。”

    “那你找到原因了吗?”

    “没有。”

    “你再想想最近你俩之间发生的事儿。”

    “事情嘛,好像没有特殊的呀!”雪原挠挠头,“我想起来了!有两件事儿。一是咱们班要求课后做小区垃圾分类的调查,他提出了—个办法,可我说不行,得按照我说的做。另一件是我俩在北陵公园玩,他给我买了一瓶饮料,我一看不是我爱喝的,就扔进了垃圾桶。老师,和这有关吗?”

    “雪原,问题就出在这儿了。这两件事你做得不对。”

    “老师,我也没觉得不对啊。他的办法没我的好,那个饮料我真的不爱喝。这有错吗?”

    “雪原,老师问你,就拿饮料来说吧。要是站在高山的角度,他当着你的面扔进了垃圾桶,你是什么感受?”

    “我会很生气。”

    “对了。这种做法通俗讲叫不懂事,其实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人的一生离不开五种需求,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第一种是生理需求,比如我们离不开食物、衣服等;第二种是安全需求,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安全的环境里;第三种是社交需求,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和友谊,否则就会陷入孤独;第四种是尊重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尊,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第五是自我价值实现,每个人对于社会来说都具有个人价值,都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社交需求是我们离不开的友谊,而真正的友谊恰恰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尊重是一种情感体验,我们平时要多多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感受。因为有时候站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和做法。切不可站在自己的角度,主观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对,别人的都不对。有时还会显得骄傲自大,盲目自信。比如调研的事,可以把你俩的办法放到一起研究,择优确定;你不喜欢喝的饮料,可以说出你喜欢的口味,然后去换一瓶。这样做,既尊重了高山,又维护了你们的友谊。好朋友之间要多做交流,互相谦让,更要做到互相尊重,这是筑牢友谊之桥的基石。”李老师说到这里,显得语重心长。

    “老师,我懂了。现在我就找高山去!”林雪原说完,像一只小燕子,轻快地飞向了操场。

解东方 摘自《文学少年》2024.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