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孩子为什么表情扭曲抽动?



    Q 幼儿园的皮皮活泼好动,充满活力。但是,他时不时会出现表情扭曲抽动的情况,仿佛吃了一大口柠檬般露出痛苦的表情。有一次,他告诉妈妈自己嘴里有溃疡,每次用力舔或挤压口腔肌肉时,会感觉十分舒爽。妈妈觉得皮皮这样的言行举止很奇怪,担心这样持续下去不仅可能养成他的不良习惯,还会影响他的健康发展,甚至引来非议。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A 像皮皮这样有着怪异言行表现的孩子,是非常需要被关注的。家长在排除其生理病因后,应深入探究其心理机制。

    孩子求关注、找存在感的心理需求

    孩子年幼时,需要抚养者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正向的反馈,以此让孩子获得自我确认感。这在心理学上其实是孩子的一种生存策略——只有当确认自己被妥善照料、获得足够关注时,他们才会相信自己是安全的、能够存活的;如果孩子在安全、归属、被爱等方面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便可能会通过怪异的行为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皮皮妈妈曾提到一个细节,皮皮爸爸是一位繁忙的销售人员,很少在家照顾孩子。有一次爸爸在家,偶然看到皮皮模仿动画片角色并做出夸张的表情,他惊讶之余对其行为进行了反复“教育”。

    皮皮爸爸对皮皮的夸张表情的关注,让年幼的皮皮以为“自己做出夸张表情”与“获取爸爸关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当皮皮在与其他人玩耍的过程中,沿用了这种表情模式,同样引来了周围人的关注,他也将其解读为自己万众瞩目,魅力无限。

    孩子的情绪、情感需要表达

    对于疼痛的耐受力是男孩子证明自身勇气的一种方式。这也涉及另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皮皮情绪情感的表达能力。这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部分。

    皮皮过去闹脾气时,皮皮妈妈总教训他:“小孩子不可以发脾气。”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婴幼儿不仅有脾气,而且其正处于一生中脾气最强烈、最难控制的年龄阶段。虽然皮皮妈妈会用自己的强势来压制、控制、否定孩子的情绪,但这并不代表皮皮的情绪就因此化解消失了。不同的成长经历会让不同的个体形成不同的心理防御。皮皮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就将情感表达方式转换成了表情的扭曲抽动。

    家长该怎么办呢?

    选择合适的时机,积极关注孩子

    对于孩子的异常表情或其他怪异言行进行“冷处理”,避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异常行为有积极层面的获益,比如被特别关注。

    同时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陪伴和尊重,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以矫正孩子获取陪伴与关注的渠道和感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寻求孩子的学校老师、同学、同伴的配合。

    引导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家长应调整自身的耐心与接纳度,用宽容的态度、耐心的示范和教育,鼓励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感受或想法。

    寻求专业人士指导

    很多家长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自身成长经验的影响,未必能冷静、客观地觉察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的表现逐步失控,务必寻求专业人士指导,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解答专家: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顾家杰

孙钰/编辑 摘自《为了孩子》2024.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