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家长如何助力排痰?
Q 孩子好不容易躲过了支原体感染,却患上了百日咳。他喉咙口总像有口痰似的,晚上睡不安稳,白天也吃不好,有时一咳嗽就把刚吃下的东西又吐了出来。一个多月了,孩子咳嗽总不见好,有什么办法能缓解咳嗽症状呢?
A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能够将吸入人体的脏东西,比如灰尘、尘螨、致敏源、致病菌等咳出体外。
孩子咳嗽,首先建议儿科就诊,进行肺部听诊和相关检查,确定感染源后才能对症用药,切忌家长自行买药给孩子服用,否则往往会延误治疗,拖延病情。
咳嗽、咳痰通常是相伴而生。4岁以下的孩子往往无法自行咳痰,家长总是急切地希望医生开特效化痰药来化解其喉咙口的那口痰,殊不知即便痰化开了,如果孩子无法自主将痰咳出来,对缓解咳嗽症状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除了依照医嘱规律用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护理方法,那就是“拍背”。
有些家长不敢帮孩子拍背,担心拍坏了“娇嫩的肺”。其实,正确且有力的拍背方式不会伤害到孩子,更不会让孩子感到疼痛。家长可以利用重力和震动的原理,促使黏积在气管壁上的黏液、痰液松动脱落,掉入支气管腔;再通过适当的体位帮助孩子以呕吐、咳嗽、咽下等方式排出痰液。
帮助孩子排痰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竖抱孩子,让孩子的前胸部倚靠在家长肩部,头部面向家长后背部微微前倾。
●让孩子趴在家长腿上,也可以在孩子腹部下垫个枕头,使孩子呈头低臀高位,同时让孩子面向一侧。
●让孩子分开双腿反向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在椅背和孩子前胸中间垫个柔软的枕头,孩子下颌部位垫一块柔软的毛巾;让孩子双臂怀抱椅背,背部呈前倾状态。
正确的拍背动作:
家长的手要呈空心状(手部背侧朝上,大拇指向前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接触,使得手背拱起),利用手腕力量叩击孩子背部,拍背时落背有声。这样拍背既不会拍痛孩子,又能达到有效的力度。家长可以从孩子的背部由上到下、由下而上均匀地叩击。当通过拍背导致孩子呕吐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身体前倾角度更大一些,或稍稍抬起其臀部,这样有助于呕吐物和痰液排出。
一般4~5岁的孩子逐渐开始学会自己咳嗽、咳痰、吐痰,他们通常都是通过呕吐或咽下的方式排痰。家长同样可以利用躯干前倾位和头低臀高位,帮助孩子更顺畅地将痰液排出,防止其误吸呛入气管、支气管。
解答专家: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幼保健部 王维洁
孙钰/编辑 摘自《为了孩子》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