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培养孩子的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体认同所在的群体,并感觉自己被群体认可和接纳而产生的一种与之休戚相关的感觉。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能自觉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反之,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 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来自于他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父母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他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如果幼儿园能像家庭一样带给幼儿温暖,他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归属感。幼儿对社会(家乡、祖国等)的最初看法和感受主要来自父母和其他亲近的成人,如果成人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为自己是其中一员感到满意,那么幼儿就会形成同样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 本期话题从我爱我的家庭、我爱我的家族、我爱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几个层面铺陈开来,帮助幼儿从身边开始,逐步建立稳定的归属感。 A家庭中培养孩子归属感的关键词 [简介:艾米,国内“积极养育”理念倡导人,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美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课程认证讲师,美国IN STEP“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课程认证讲师,青豆书坊首席培训师,《母子健康》,《中国教育研究》等多家媒体教育栏目撰稿人。] ——我爱我的家庭 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让孩子产生对这个社会的信任感,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家庭对孩子归属感的建立不容忽视。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如何让孩子从小建立对家庭可信赖的归属感,有几个关键词供爸爸妈妈参考。 1.安全感。安全感是归属感建立的基础。幼儿对父母的离开表示不满,当父母重新回来又会得到安慰,这一状态被称为安全依附。安全依附建立好的孩子具有很好的自我调整能力及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学习能力。 也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离开或回来时并没有太大反应。有些父母会误认为是孩子独立。恰好相反,这可能是孩子与父母的依附关系建立不好,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不会得到满足,所以不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更多情况是在压抑自己的需求。如果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转向别的渠道或方式去寻求满足,比如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或者伙伴关系,甚至会因此发展出一些比较危险的伙伴关系。同时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愤怒等情绪。这样的孩子,自身是不会对归属感有任何需求的,也无法真正建立起归属感。 如何建立安全感呢?亲情联结是最重要的方式。无论父母有多忙,争取每天抽15分钟与孩子进行高质量的互动,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真诚的陪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经常不愿意融入集体,先试着从加强亲情联结入手,增加亲子共处时间,这将会成为孩子融入集体环境的突破口。先通过亲情强化孩子“被人需要”的价值感,让他感受到与人联结的快乐,归属感也就随之产生了。 2.接纳与尊重。高自尊及具备同理心的孩子会拥有更好的归属感,同时,归属感又会帮助孩子继续增强自信心及同理心。 感受决定人的行为。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处于边缘系统的杏仁核是产生、发展和调整情绪的部位,它就像一个门卫一样扫描大脑接收到的信息,会据此迅速产生相应的情绪,比如愤怒时,它会阻断负责理性思考和对行为判断的前额叶皮质的功能。在前额叶还在发展中的孩子身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行为先于思考的现象。孩子好的感受才会引发好的行为,所以,首先要被尊重和接纳的是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生气或者哭闹时,要先接纳他的情绪,认真倾听和简单回应他的感受,帮助他表达感受,比如“看起来你很难过,和最好的朋友发生矛盾的确是很让人伤心的事情”。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纳时,才有效地对他的杏仁核区域有安抚作用,这时负责思考的前额叶才会开始起作用,我们的引导和建议才容易被他听进去。 3.责任感。拥有责任感的人会有更强的归属感,责任感是在参与意识中被激发出来的。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特别好的契机。父母会采取不同的做法鼓励孩子干家务,有的给零花钱,有的表扬鼓励。有家长提出,如果做家务活不给零花钱还能怎么办?怎样的鼓励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建议更多地把导向放在让孩子体会家务活带来的乐趣和价值方面。 介绍一种描述性鼓励的方法,可以描述自己的所见和所感。比如,当孩子扫了地,不一定去表扬他“帮了妈妈大忙,做得真棒”,而可以很真诚地对他说:“我看到你刚刚把玩具收起来放回了架子上,然后还扫走了地上的碎纸屑,现在我们家干净整洁多了,谢谢你,宝贝儿。”或者“我现在好开心,刚刚我们俩配合得特别好,你把地扫干净后我拖了地,我们每个人都尽量把家打扫得很干净,现在看上去舒服极了,谢谢你(拥抱)。”这些都是在传递孩子的付出和参与承担了这个家的一份责任,肯定他所做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孩子听到妈妈真诚的感谢和鼓励,会更加愿意继续承担这份责任,也会不断强化自我认同感。 4.参与感。归属感的建立离不开参与感,让孩子尽可能体验参与感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意义。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一起参与,可以商量的内容很广泛,如由谁来喂鱼,家里打算购置一台电视,大家都出出主意,等等。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权力做决策和选择。并及时对他表示感谢和鼓励,强化他的价值和意义。 ——我爱我的“家族” 人类一代代繁衍,家庭一代代传承,了解“家族”对于孩子建立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归属感,以及心灵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B认识“家族”建立归属 孩子生下来首先认识的人是爸爸妈妈。渐渐长大,他又认识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接着又认识了叔叔婶婶和更多有亲缘关系的人。渐渐地,他知道了这些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跟他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也许有一天,家里又来了一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小伙子,爸爸妈妈告诉他,这是你的表哥…… 这时,孩子可能就有点糊涂了:我们家到底有多少人?家里怎么会不断有不认识的人出现?谁先来,谁后到?哪些是长辈,哪些是晚辈,哪些是平辈?我在这个大家庭中的位置在哪儿?我长大了也会有后代吗? 以后,他上了幼儿园,上了学校,接触了更多的同学、朋友,看到了更多的家庭和每个家庭后面更多的“家族”。成人后,他的思考会更复杂:世间的一切是怎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的?我在社会上的位置是什么? 人终其一生都在认识世界。孩子从家庭、家族开始,逐渐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继而成为将来世界观的一部分。反过来,成人业已形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甚至某些挥之不去的心结,一定会带着这个家庭或家族的“胎记”,它的作用甚至比“言传身教”要来的深入。 帮助孩子理解家族的“无限”,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由此,我想到了一本书《小脑袋,大世界》。作者多纳塔·艾申波茜曾这样说到“家族”、“传承”的概念对孩子一生的意义: 知道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知道每个家庭虽然都有固定的成员,但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习惯; 认识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自己的小家庭和大家庭以及家族的概念,比如表哥、表姐; 知道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会有对生活方式的不同看法和做法; 试着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写封信,并满怀期待地收到他们的回信; 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并和家人、祖辈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较,虽然数码相机让照相变得十分容易,但一幅自画像的价值更高; 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跟孩子讲他见过或没见过的家族成员和他们的故事; 体会自己存在的重要性,畅想5年以后,10年以后,成年以后自己的样子,父母的样子…… 阅读和旅行是认识“家族”、建立归属的两条途径。 关于阅读,给大家推荐一本图书——《无限和穿小红鞋的我》。 书的内容大致如下: 8岁的女孩乌玛在和同学讨论数字的无限后,乌玛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也第一次从奶奶那里听到了“家族”这个词汇,知道了“从曾爷爷辈、爷爷辈到父母辈,再到孩子辈、孙子辈、曾孙子……”像数字的无限一样,家族的延续和世代也是无限的。她认识了更多的家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她。 而旅行,如多纳塔·艾申波茜在她列出的“7岁孩子的认知清单”中所说,“有过旅行的体验。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这些,会让人初步体尝“乡愁”,提醒自己的根基和归属感,更深体会生命的意义。在社会的流动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人的迁徙愈加频繁的今天,家族和乡愁都是需要珍视和珍藏的奢侈品。因此,和孩子一起先从认识、走进自己的“家族”开始吧。 有根基和归属感的人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我爱幼儿园 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幼儿园小集体,如果能和同伴、老师保持有意义的联系,那么归属感就会得到满足。 在幼儿园里,有这样一些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在幼儿园适应困难。老师是怎样帮助他们的,家长又是怎样配合的呢?来听听一个孩子的故事吧! C 用温暖接纳“回归”的孩子 涵涵3岁,爸爸妈妈在北京工作,但由于工作忙,无暇照顾涵涵。于是涵涵从小住在奶奶家,由奶奶照顾,最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刚入园的涵涵在适应方面就遇到不少问题。 入园的哭闹 早上妈妈送涵涵入园时,她一边拉着妈妈的手拼命往后拽,一边喊:“我不去幼儿园,我要去奶奶家!”妈妈使劲拉着涵涵怕他跑了,一脸无奈。刘老师蹲下来抱着挣扎的涵涵。“涵涵好!来!老师抱抱。”“不用你抱!我去奶奶家。”涵涵一边用手推老师,一边往后退。借着刘老师抱涵涵的瞬间,妈妈挣脱开涵涵的手,转身快步走了。涵涵跺着脚拼命哭着。刘老师抱着他走进活动室,搬了把小椅子把他安置在摆着玩具的桌边…… 入园快三周了,这样的情景每天都会上演。其他小朋友都已经比较适应了,涵涵仍不见好转。刘老师就这个问题与家长进行了长谈,希望他们能正确对待涵涵的焦虑行为以及种种不良情绪。在家中为他创造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他吃饭、穿衣、上厕所等生活自理能力,多给涵涵上幼儿园能学本领的积极暗示,及时帮助他消除不良情绪,强化他积极的心理体验。 经过共同努力,涵涵的入园焦虑得到缓解,但并没让人省心,一件件事情接踵而来。 惹了“大祸” 萌萌插的玩具被涵涵一巴掌拍断,小浩看的图书被他抢过来扔在地上……总有小朋友被他惹哭。一天,涵涵惹了一件“大祸”。小朋友排队准备外出,刘老师忙着为大家整理衣服。这时涵涵在队伍中间猛地一推前面的小浩,小浩没站住,扑到前面小朋友身上。队伍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前面的萌萌扑倒在地,磕伤了鼻子。最可气的是,等老师带萌萌从医务室上药后回到班里,涵涵却跟没事人一样。 寻找原因 这一件件事情使刘老师陷入了深思:涵涵入园的焦虑、适应后的“招惹是非”,背后说明了什么?老师决定从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入手,跟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度谈话。 妈妈叹气说:“刘老师,这孩子一点都不听话,自从把他接回家,我们都快愁死了!”接着妈妈讲了他在家的一些情况。其中一次吃饭时,爸爸见涵涵拿了一整个馒头,说:“吃不了可以掰半个。”可涵涵偏拿着一个馒头就啃,真的吃不了,就把馒头放在脚底下碾碎了。从幼儿园回来,当爸爸妈妈问他在幼儿园学到什么本领时,他只字不说。 通过进一步谈话,刘老师了解到涵涵曾单独跟奶奶在一起生活的这段特殊经历,于是理解了他的种种行为:从奶奶家到父母家,再到幼儿园,环境经历了很大改变,涵涵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而父母由于孩子进入到家庭生活,以及入园不适应而产生的烦躁、焦虑的不良情绪也影响着涵涵,使他更没有安全感,进而缺乏归属感。因此他像“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用叛逆、捣乱、破坏等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通过分析,刘老师和爸爸妈妈达成了共识:家庭和幼儿园都从消除涵涵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做起,给他更多关注、接受和认可,让他能感受到家庭、幼儿园对自己的重要性,从家庭、幼儿园中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同时刘老师和妈妈建立了一个记事本,每天将涵涵的典型事件记录下来,进行书面交流、互通信息,避免因接送孩子匆忙和当着孩子不便交流等问题造成的沟通不畅。 涵涵每天来幼儿园,刘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上去抱抱他,然后领着他一起选择游戏材料。一天的生活中刘老师也会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泼开朗的孩子和他一起游戏,午睡时刘老师也不忘在他的床边坐一会儿。 在家里父母尽可能宽容涵涵的各种行为,特别是爸爸经常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男孩子喜欢的游戏。 经过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涵涵一点点在改变,招惹是非的现象少了。游戏中的他能专注地玩一会儿。有一次遇到冲突,他举起了小手,又放下了。早晨来园时还能拿着小抹布擦窗台,帮着老师发餐具,慢慢地他已经将自己融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了。 ——我爱我的家乡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城市间流动。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出生在A地,在B地求学,拿着c地的户口,长期居住在D地。面对“你是哪里人”的提问,很多人回答都犹豫不决:是自己出生的地方?是父母所在的城市?是户口归属地?还是现如今长期工作生活的城市?家乡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人们的归属感也不再强烈。许多年轻人已陆续为人父母,他们的孩子从出生一直都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对于自己的祖籍所在地更觉得遥不可及。但无论如何,从小应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祖籍和家乡。 关于让孩子热爱家乡这个主题,幼儿园会开展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D 我爱家乡 深圳是一所特殊的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在这里。每年春节,大部分孩子都会跟随父母回到自己的家乡探亲访友。老师抓住这一时机开展了“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 春节过后,班里的孩子不约而同谈起假期回老家的见闻。孩子们互相询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刘谦与说:“我和奶奶一起回新疆去了,我是新疆人。”郭圣杰说:“新疆好远噢,我是陕西人。”罗德说:“我的家在山东……” 看到孩子们都在介绍自己的家乡,老师灵机一动,为大家提供了一张中国地图,让大家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谁是我的同乡? 从地图上找家乡的过程中,大家又有了新发现: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朋友的家乡来自同一个省。于是,老师又决定和大家一起开展“找同乡”的活动。 昊昊说:“我是汕头人。”老师问:“汕头属于哪个省呢?”昊昊说:“广东省。”老师又问:“广东省在哪里?”桐桐说:“广东在地图的下方,我也是广东人,我的老家在广州。” 找到自己的同乡后,大家在一起拍拍照。看,孩子们多开心! 我们班有多少同乡? 找到同乡后,孩子们又开始讨论哪个省的小朋友最多。老师抓住这一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调查表和统计表,进行“统计同乡”的活动。 孩子们介绍了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和特产,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家乡的特产,跟小朋友一起分享。 通过统计活动,大家感受到中国很大,有很多省份,各个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及不同的旅游胜地,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 给家长的建议 建议父母常和孩子一起聊聊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及特产;一起看有关的节目或图片资料等;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条件允许还可以利用假期带孩子回到家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家乡的亲人、同学、朋友一起聚会,感受亲情、友情;带回家乡的特产,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等等。

摘自《学前教育》2015.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