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锻炼勇气、培养自信心
只有拥有了勇气,才敢于站在舞台上面对众多的观众,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勇气呢?
一、客观了解自己
同学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这是自信的基础。
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作用,每个人显露优势的机会并不均等。而每个人又有自己的长处。在普通学校,文化课较好的同学成为优势,但在美术学校,画画好的又成为优势,在小主持人培训班中,声音好听、语言标准的人又成为优势。因此,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要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自我,这样我们可能会意外发现自己原来没有注意到的很多优点。客观地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信心的支撑点。
二、抓住露面机舍
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班级或学校组织召开各种会议时,如果要大家随便坐的话,最早坐满的座位一定是后排。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都希望自己不要太显眼。而这种怕受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
小朋友不妨试一试:无论是什么集体活动,只要是允许选择位置,你就尽量往前坐,坐最显眼的地方,坐在最能让老师和同学们看到的地方。
三、勇于正视别人
人的眼神里蕴藏着人的很多内心信息,自信的人可以坦然地正视别人,反之它的眼神是游离、隐藏的,甚至是躲避的,而他的内心一定是不自信的、胆怯的。这样会给对方一个不可信任的信息。
你可以每天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看一看,慢慢地你会发觉,其实你的眼睛是很漂亮或是很有语言的。镜子里的你就是你的老师,你的长辈,你的班长,你班上学习最好的同学。然后你就从周围的熟人练起,与他们对视,与他们对视着说话、聊天和聆听。
敢于正视别人,就是告诉别人你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毫不心虚的,是可以和对方平等对话的。
四、练习当众讲话
在我们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总有几个人很少发言或者只是聆听,其实他们不一定是没有想法,只是不去参与,因为他们缺少信心发表意见。
勇于发言,这是自信心的“维生素”,这就是要求同学们在以后只要在允许自己发言的场合,一定要主动说话,不管是评论、建议还是提问题都不例外。而且发言就要抢着去说,不要等,因为越往后发言,被重视的程度将会越低,内容重复的几率会越大,大家的听觉系统会越疲惫。讲话时,你一定要挺起胸膛,语气要坚定,不要担心大家对你讲话内容的评价。
五、随时展现笑容
笑是心理的一种表现,它可以给人力量,用来弥补自信心的不足。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很多节目主持人始终脸上挂着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也吸引着我们追看节目。因此,在主持节目时,要强迫自己笑,越是心中不愉快的时候,越是害怕、愤怒的时候,越是不自信的时候越要笑。
六、敢于表达真情
人都有胆怯心理,只是表现的形式或是范围不同,然而聪明人和大多数人的不同是聪明人能很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然后毫无隐瞒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说出来,让自己的不自信转变为自信。
不论是什么场合,当你面对大众或是权威,一旦产生紧张、胆怯等心理的时候,你要立刻用手捂住胸口对自己说:还是先把心里话说出来吧
七、不断肯定自己
如果你皮肤黑,对着镜子时你会说:天哪,我也太黑了,别人会不会取笑我呢?还是会说:我的皮肤是咖啡色,真健康!?如果你的回答是选择后者,那么恭喜你,你的自信心很不错。
其实,对于一件事的判断,标准是非常主观的。往往是只要你认为好,看起来就真的好,只要你认为漂亮,看起来就觉得很漂亮。受到的鼓励多了,自信心就会增强。
八、做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
高耸的山峰是用一步步征服的,广袤的大海是一滴滴水珠汇集而成的。一个总想一步成就大事的人,永远找不到要做的事。你就从眼前的事、从今天的事做起吧。如果你抱着“现在的事现在做完”的心态,就会觉得很轻松。反之,所有的事情你都要留下一点,负担就会越积越多,心情会越来越烦躁,也就越来越没信心做。
九、培着自信心
一个人缺乏自信时,他就会真的做一些没有自信的事情,越做这些事情他就越没有自信。因此,遇到消极、否定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自己是很有自信的。
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就是锻炼勇气的过程,勇气是自信心的表现形式,自信心是勇气的心理基础。
摘自《小艺术家》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