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幼教天地

特别策划

一提到动画片,爸妈们可能都会有种爱恨交加的感觉:一方面是每个孩子都爱看动画片,它会给孩子带来愉悦和收获;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孩子长时间观看动画片,势必与他人的交往、沟通就少了,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动画片的内容往往比较简单,孩子长期观看,大脑只是被动接收信息。不能进一步促进孩子的思考能力,也妨碍锻炼孩子处理稍复杂事情的能力;另外,动画片里过于暴力的场面,尤其是激烈打斗的情节都不适于孩子收看……这些负面影响又让爸妈们对动画片不免产生抵触心理。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宝宝们观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如果控制好观看动画片的时间,再选对动画片,宝宝依然能够受益。 儿童的心灵天然倾向于接受教育,而优秀动画片是教育性和游戏性相结合,其内容是对孩子生活经验的补充和拓展。动画片对孩子的教育是示范性的、潜移默化的,比成人的说教更易理解、更为自然。简单说来,优秀动画片可以给宝宝带来如下收获:   收获1: 孩子的精神发育刚刚开始,情绪、情感比较简单。而动画片情节起伏、人物多变,孩子在看动画片时情绪往往会随剧情的发展而变化,为自己喜爱的角色或紧张担忧,或伤心难过,或欢呼雀跃,在看到滑稽可笑的镜头时又会毫无顾忌地捧腹大笑……这些都无形中丰富了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   收获2: 孩子都是善于模仿的,优秀的动画片都宣扬真、善、美,这为孩子的品质培养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库”。引导得当,孩子能从中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并逐渐学会同情、关心、体谅、帮助他人,学会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收获3: 宝宝从2岁起语言能力发展“迅猛”。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动画片是个不可忽视的“教材”之一。动画片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家长提问,孩子回答,能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宝宝对于卡通人物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更需要我们慎选动画片,否则当孩子学到看似好玩、实则难堪的话语时,如蜡笔小新常说的口头禅“你笨死了”,再纠正就麻烦了。   收获4: 动画片里的故事一般都充满了奇思妙想,无疑会把宝宝带进一个新奇的世界。而宝宝的小脑袋瓜本来就是天真、爱幻想的,自然也乐于接受。在这样的故事推进中,发展了宝宝的想象力。   收获5: 虽然上述介绍了诸多动画片教育的作用,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动画片的娱乐性还是第一位的。动画的世界让他们感 到新奇、有趣、好玩,因此百看不厌。当然了,如果把动画片中的教育内容抽离出来,单纯通过视频进行教育或教学,孩子势必会望而却步。因此,教育应该是隐蔽在娱乐当中的。 不同年龄不同选择宝宝适合看的动画片 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行为与其后果间的联系也不甚了解。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群4岁的幼儿园男孩分成两组,给其中一组儿童看一部表现成年人辱骂、用玩具枪扫射、用塑料棒抽打人装扮的小丑的短片,另一组儿童不看。随后,两组儿童中各抽出一半成员被带到一个房间去玩,那里有小丑模型、塑料棒和玩具枪。结果,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表现出大量的攻击性行为,没有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 动画片中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引起孩子的直接模仿,还会影响到整个儿童期的行为,并会在其心里留下痕迹。就像我们小时候听了鬼怪故事,长大后虽不相信鬼神存在,但是走到黑暗、偏僻的地方仍会产生紧张、恐惧感一样。 此外,有些动画片只是披着“动画”外衣的成人片,里面不乏暴力、恐惧、色情的情节,因此,爸妈们把好宝宝动画片的选择大关就变得非常关键。   优秀动画片的特征 优秀的动画片应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并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让孩子在为故事动容的同时也有所收获。一般来说,优秀动画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思想积极向上。即动画片中所宣扬的是善良、真诚、友谊、合作等精神和品质。 2.人物造型可爱。卡通人物千姿百态,但无论美丑,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一可爱、有趣,让人忍不住产生喜爱之情。 3.画面清晰、色彩鲜艳。这一点可体现作品制作是否精良。粗糙、灰暗的视觉感受对孩子的视力有弊无利。   不同年龄选择不同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身心发展的差异,所看的动画片也要有所区别。   1岁~2岁 这一时期,宝宝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差,无意注意的时间也很短。不妨选择主题单一、情节简单的动画片,如《花园宝宝》。同时,收看时间不宜过长。美国儿科学会曾公布政策,极力主张父母避免让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即使看,最好一次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免损害眼睛。   2岁~4岁 随着孩子见识的增长、语言能力的提高,建议为孩子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神话或有关动植物的故事。一方面帮助其了解新知识,满足其旺盛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动画片里的人物要形象可爱、性格鲜明,情节简单、紧凑,解释清晰、详细,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如《哆啦A梦》等。 同时,应挑选节奏舒缓的片子。1997年,当《神奇宝贝》的某一集开始播放时,世界各地都出现儿童在观看该集影片后惊厥的情况。后来的调查发现,这些孩子本身都有癫痫等易于出现惊厥的疾病,证明卡通片中飞速变化的声、光、色可能引起孩子大脑信息处理短路。正常孩子虽然不至于导致惊厥,但同样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   4岁~6岁 此阶段宝宝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他们喜欢娱乐性、趣味性比较强,人物形象和情节都较简单,动作比较夸张的动画片。这时候的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选择动画片时,除了上述类型,还可挑选一些具有科普性质的片子,如《狮子王》等,扩大儿童的知识面,开发儿童的智力。

摘自《家庭与育儿》2011.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