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果味派
机灵小勇士:高嘉祺(北京)
砸来的问题:蛇的舌尖为什么从中间一分为二,该不会是因为太贪吃,自己把舌头咬烂了吧!
蛇的舌头为什么会分叉?
蛇主要是通过舌头来采集周围环境中的气味颗粒,并将采集到的气味信息,送进喉咙里的“气味分析室”里,从而辨别和追踪气味。蛇的舌头之所以会有分叉,是因为它需要利用分叉来判断气味来源的方向,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剪去蛇的舌尖分叉,结果,这条被剪掉分叉的蛇就失去了跟踪气味痕迹的能力。
[知识布丁]
Q:蛇的舌头为什么叫信子?
A:蛇主要靠舌头来获取信息,所以人们把它称为蛇信子。
Q:蛇为什么要用舌头来辨别气味,难道它没有鼻子吗?
A:蛇的鼻子也能辨别气味,不过,舌头令它的气味识别功能变得更强大。
睿智小英雄:许悠(厦门)
砸来的问题:章鱼好像很喜欢把身体挤进狭小的瓶子里,莫非它在展示缩骨神功?
章鱼为什么喜欢钻瓶子?
章鱼没有脊椎,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吃掉海螺肉,然后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断它们的头部,再美餐一顿。渔民掌握了章鱼的天性,便将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一看见小瓶子,就争先恐后地往里钻。它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神功,而是在天性的驱使下,把瓶子当成了海螺壳。
[知识布丁]
Q:章鱼为什么要钻进海螺壳呢?
A:章鱼用这种方式来隐藏自己,伏击猎物,其实不仅仅是海螺壳,一切狭小阴暗,不容易被猎物发现的地方章鱼都喜欢钻。
机敏小智者:白罄桑(西安)
砸来的问题:听说泥鳅比天气预报还准呢,是真的吗?
泥鳅真的能预测天气吗?
生活在河流里的泥鳅需要靠水里的氧气来维持生命。当天气晴朗,大气气压较高时,水里溶解的氧气多,泥鳅就会安静地沉在水底。一旦到了阴雨天,大气气压降低时,水中的溶氧量减少,泥鳅就不能够像平时那样舒服地待在水底了,而是必须浮到水面上来吸取氧气。泥鳅这种为了氧气而随着天气变化上下沉浮的本领,正好为我们预报了天气。想不看天气预报也能判断晴雨的话,就仔细观察一下泥鳅吧!
Q:冬天泥鳅不是会钻入泥土吗?此时的它如何吸氧呢?
A:泥鳅除了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有一个用肠呼吸的特异功能。它的肠壁很薄,上面有丰富的血管网,能够进行气体交换。当泥鳅钻入泥土时,就是启动了肠呼吸功能,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呢!
探索小勇士:李夏彤(长春)
砸来的问题:难道蜂虎穿了隐形盔甲,所以不怕蜜蜂的尾后毒针?
为什么蜂虎吃蜜蜂却不会被蜇伤?
蜂虎捕捉蜜蜂的手段十分高明。一旦见到猎物,它就会急速飞去,用尖尖长长、微微向下弯曲的喙捉住蜜蜂,然后,将猎物在树枝上猛烈摔打,直到摔得蜜蜂蜂体破碎、体液流出后才会罢休。紧接着,蜂虎还会撕去蜜蜂的毒液囊和刺,做完这一切,它才会放心地享用起美食来。由于事先将蜜蜂摔打致死,并拔掉了毒刺,蜂虎当然不会被蜇伤喽!
[知识布丁]
Q:蜂虎为什么叫蜂虎?
A:因为它擅长捕食蜂类,捕猎技巧高超,犹如猛虎一般,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名字。
Q:蜂虎只吃蜂类吗?
A:不同种类的蜂虎喜欢吃的东西都不同,但大多数蜂虎都不止捕食蜂类,还喜欢捕食其他昆虫。
摘自《小哥白尼》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