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别名
元旦一过,春节就快到了,而在春节后出生的小朋友,会有一个属于他们的很可爱的生肖——猪。猪是一种很可爱,也是对人们很有益的动物,不过,你知道它还有什么别名吗?
猪的第一个别名叫“豕”,其实从汉字的字形来看,“豕”更像一头猪,你把甲骨文的“豕”横过来,它的大大的肚子,短短的腿,突出的长嘴,是不是很像猪的样子啊。
在十二生肖中,与猪相对应的地支是“亥”,所以大人们有时候也会说,某某人属“亥猪”,某某人属“酉鸡”什么的。“亥”这个字与“豕”字十分相象,有的书上说它在最早的时候就是猪的象形,尤其是在古代的青铜器上,它的样子真的很像一头猪,但后来两个字分开以后,就不能把它们搞混了。以前有一个笑话,有一个人读《史记》,读道:“晋师(晋国的军队)三豕渡河”,别人很奇怪,三只猪渡河,这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总算搞清楚了,原来不是“三豕渡河”,而是“己亥渡河”,因为“亥”与“豕”十分相象,所以弄错了。现在的成语“三豕渡河”,就是这样来的,用来比喻文字的讹(é)误 。
猪的另一个别名叫“豚”(tún),说得更准确一点,这是小猪的别名,它在“豕”的边上加了一个“月”的部首,“月”这个部首在古时候与“肉”相通。当然小猪肉,的味道是十分鲜美的。
猪还有一个别名叫“彘”(zhì),这个字很难写,它的本来意义是野猪,在甲骨文中,就是一支箭穿过猪的身体的形状。猪还有很多别名,也都很难写,比如“豭”(jiā)“豨”(xī),现在都很少使用了。
摘自《中文自修》2007/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