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玉皇掷笔来,落为辛夷花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诗人王维在辋川所写的一首诗,写出了花开繁盛但又寂静清冷的氛围。那聪明的你读到这里,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呢?“芙蓉”一般指莲花,“木末”又是枝头,开在水里的莲花怎么能跃上树梢呢?

    其实这首诗写的并不是莲花。这首诗的名字叫作《辛夷坞》,辛夷才是这首诗的主角。那辛夷是什么花?为什么“诗佛”王维会专门用它来抒发情感呢?不要着急,答案就在下文。

    名中有乾坤

    一提到“辛夷”,很多人会露出疑惑的表情,但其实它很常见。辛夷花就是玉兰花,只是古人有一种划分方式:色白如玉的叫玉兰,色紫如焰的叫辛夷。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它不叫“紫兰”,而要叫“辛夷”呢?

    原因藏在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小故事里。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姓秦的秀才,他的鼻子出了问题,不仅经常堵塞,而且还会流臭鼻涕。这让他很痛苦,也让他的妻子和孩子不再和他亲近了。于是他四处寻访名医,用了很多药材,却都没有效果,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后来他偶遇了一位樵夫,樵夫知道他的症状后就指了指山的深处,说:“老夫认柴不认药,救人一命值几何?心诚意恳香扑面,活命自不惧坎坷。”秦秀才按照樵夫指的方向,到深山中诚心寻找,果然发现了一棵开花的大树,美丽异常,香气扑鼻。他采了一些花苞回家服用,竟然痊愈了!他特别开心,后来别人都问他这种花叫什么名字,秦秀才想起樵夫的话,诚心所求,能顺心意,于是命名它为“心意花”。渐渐地,这种花的名字就传成了“辛夷花”。

    听完这个充满了山林气息和神秘色彩的故事,你是不是立刻就记住辛夷花的名字了?

    花形得人心

    想必你也发现了,这个故事已经说明了辛夷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药圣”的李时珍在他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描述辛夷花为“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这是说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开花后形状像莲花,一个是它的颜色是紫红色。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就明白为什么王维会写“木末芙蓉花”了?

    那么,仅仅是因为开花像莲花、颜色漂亮、药用价值高,它就能够得到大诗人王维的青睐吗?当然不止于此——辛夷花苞的形状也让人过目不忘。

    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写“辛夷花未发时,苞如小桃子,有毛”,李时珍也记录过“辛夷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已经点出了辛夷花苞的特点,那就是像毛茸茸的毛笔头。

    是的,诗人欧阳炯曾写下“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的诗句,说辛夷花是玉皇大帝从天上投下来的毛笔,落到人间的土地上长成的花。诗人卢肇也说辛夷是“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他还觉得这种柔软鲜嫩的花笔可以很方便地携带在身上,想象力是不是很丰富呢?

    说到花笔,就不禁让人想起“梦笔生花”的典故。著名的诗人李白做梦梦见自己写诗的笔开出了花,此后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一个人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写作技巧高超,文章写得很精彩,辛夷花不正好就是妙笔生花的美好象征吗?所以拥有才学寓意的它就成了很多文人雅士的心头好了。

    巧手造艺术

    辛夷花不仅是药师和诗人的宝贝,也是手工艺者钟爱的好材料。有一种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叫作“毛猴”,就是用辛夷花苞做成的。它的诞生很偶然,也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相传在清朝时,北京有一家药铺叫“南庆仁堂”,里面有一个负责配药的小伙子,他因为做事没让账房先生满意,被臭骂了一顿。他不敢反驳,只能强忍委屈,摆弄着手边的药材。突然他发现这些药材好像可以拼出账房先生的样子,于是来了兴趣,比对着寻找,最后用辛夷花苞作躯干,用蝉蜕作脑袋和腿,将它们黏合,一个像人又像猴的小玩意就诞生了!他的师兄弟们看到这个作品都哈哈笑,说很像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小伙子也很开心,觉得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渐渐地,这种有趣的小玩偶就流行开来,现在毛猴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当然不止“毛猴”,和辛夷花相关的“名作”和“美景”还有很多,比如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簪花仕女图》,上面就有一棵绘制得绚丽精巧的辛夷花树;还有北京潭柘寺的辛夷花树,那可是象征着紫气东来、吉庆祥瑞的圣木。

    没想到小小一朵辛夷花,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吧?那美丽实用又独特的辛夷花,有没有成为你的“心意花”呢?

初桃 摘自《童话王国》2024.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