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坞打面
红香细剥莺哥嘴,嫩白鲜羹玉面条。我的家乡浙江诸暨有一道特色面食——次坞打面。
次坞打面的做法极为讲究,面条完全由师傅手工制成,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打”。一根竹棍一端套固于木板上,另一端双手使劲反复压打面团,打面师傅将整个身子悬坐在竹棍上,一上一下跳动着压打,酷似舞蹈,很具观赏性。面条的筋道就这样在经历半个多小时、3000多次的捶打下被催生出来。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面条,韧性十足,“打面”的名字大概由此而得。
次坞打面用料也很是讲究,面必须是纯手工压制,雪菜也要刚出腌制缸的,油要自己熬的猪板油,精肉要当天屠杀的腿精,爆炒出锅,一碗热腾腾的次坞打面便诞生了。次坞打面口味丰富,三鲜面里有虾有肉,汤少料多,腰花面、生炒牛肉面都有独特的风味。打面口感滑嫩,鲜味独特,是诸暨人依恋的味道。
相传,打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朱元璋。当年朱元璋率兵起义,连日行军饥肠辘辘,吃到这样一碗精致的次坞打面,他瞬间便被征服,并连连夸赞主人做的面“百吃不厌”。后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还是难忘路上的一碗热汤打面,所以特地招这家面店的师傅进宫成为御用厨师,后便留下了“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传奇美誉。
次坞打面于2019年上过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作为一款地方美食,如今的名气已越来越响亮,慕名而来的食客日渐增多。吃上一碗地道的、原汁原味的次坞打面,已成了这些食客们的一份执念。
很多诸暨人都爱吃打面,大概这简简单单的一碗次坞打面,就是家乡的味道吧!而作为一道传统风味小吃,次坞打面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不容错过的美味。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诸暨,品尝次坞打面。
王喆涛/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二(5)班 摘自《好儿童画报》20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