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程木匠



    泗州人买梳子,爱到程家药铺。程家药铺不抓药,只卖梳子。开店的老头儿,有人尊称他为程木匠,更多的人叫他老程。也曾有人劝老程,把程家药铺的门牌摘下,重起个店名,或干脆就叫程木匠。每次老程听了都微微一笑,既不摇头,也不点头。

    到程家药铺来买梳子的人要先付定钱,不过,选桃木、梨木、檀木还是黄杨木、黄牛角做梳子,这要老程说了算。老程也不是随口说的,他会给人把脉,完了,才帮人做合适的梳子。

    老程把脉也不是给任何人都用手摸脉的。比如来订梳子的是小大姐或他大姐,老程就用红线系在她们的手腕上,把手搭在线上,也能帮助她们选准适用的梳子。

    尽管到程家药铺买梳子要把脉,需时间,但泗州人乐意等。据说,有的人患了疑难杂症,抓了许多药没有喝好,用了老程家的梳子梳头,病竟神奇而愈。

    在无人来买梳子时,老程就在店里研磨草药,或是闭上眼睛数着檀木佛珠,就是没有人见过他做梳子。店里一块木料都没有,全是做好的梳子。

    关于程家药铺为什么不抓药只卖梳子,在泗州城有多个传说。但更多人相信程家祖上是个御医,因为给皇家抓错了一味药被赐死了。为不让子孙步其后尘,程家药铺后来就改卖梳子了。是真是假,无人考证,但老程会把脉看病却是真的。不然,他怎么能治好知府大人的病?

    事情是这样的,新上任的白知府到泗州城不久,身上就起红点,奇痒,还失眠。看遍泗州城的中医,喝了无数的中药,可就是不见好。最后,白知府找到程家药铺,要看病。老程直摇头,告诉他,只卖梳子。

    白知府问:“你家梳子能治失眠奇痒吗?”

    老程微微一笑,伸出手说:“想买梳子,就交定钱吧!”白知府交钱,让老程把脉。

    “三天后来拿吧!”老程睁开微闭的双眼,“还有,你没事要到乡间多跑、多看,城外风景养眼哩!”白知府的脸透着红,似信非信。

    说来神奇,按照老程说的时辰方法梳头,七天后,白知府身上的红点真的就渐渐消失了,每晚睡得也香。望着手中的桃木梳,白知府百思不得其解,喝许多中药也没治好的病,怎么用梳子梳头发,就把病梳掉了呢?

    白知府想不明白,也不去问,还是按时梳头,经常深入寻常百姓家了解疾苦。从百姓的嘴里,他知道老程用梳子帮助许多百姓治好了顽疾,这让白知府对老程更是高看一眼。

    关于老程用梳子治好疾病的民间传说太多,但最让白知府好奇的,是程家药铺的梳子能让西猪山上的众多山匪弃刀成佛。

    西猪山有一伙响马,专在大道上抢劫过往富商。响马的头目叫跳山彪,此人虽为山贼,却是个孝子。他的老母亲头晕多天,吃药无效,有人就向他推荐了老程。为给老母亲治病,跳山彪亲自骑马带着金银登门请老程。

    老程也不拒绝,借口说药铺忙,走不开。

    跳山彪见状,单膝跪地,求老程前去:“只要能治好老娘的病,你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老程拿着手里的榆木梳说:“见你一片孝心,好吧,就让家中小女随你上山一趟。”

    “这……”跳山彪一脸怀疑。

    “不用担心。”老程微笑如佛。

    一盏茶工夫,程家药铺前跑来一匹黑马,马上的人一身白衣,尽管用白纱蒙面,但还是能看出来人是个少年。老程向跳山彪一挥手:“前方带路去吧!”

    跳山彪心里嘀咕,但还是上马,一路西奔。

    白衣少年上山为跳山彪母亲把脉,完了,走到院子里告诉跳山彪:“两天后,去程家药铺拿梳子。”

    真是女娃声,望着山路上跳跃的黑白身影拖着一道尘烟远去,跳山彪自言自语:“行吗?”

    转眼两天过去了,跳山彪准时来到程家药铺。黑牛梳一把,其余还有十八把桃木梳。跳山彪二话没说,照价,全买。

    一路上,跳山彪想不明白,别人买梳子,需要把脉,连自己的老母亲也不例外。可他们兄弟十八人,非但没有号脉,还非卖给每人一把梳子不可。这个程木匠真不是一般的怪。

    回山后,跳山彪用梳子按时帮老母亲梳头,七天后,老母亲头不晕了。自己和弟兄们天天陪着老母亲梳头,却对过往商人视而不见。

    再后来,跳山彪和弟兄们陪着老母亲,在山上开垦土地种粮,还修了一座庙,天天面佛念经,心静如水。

    跳山彪放下刀剑数佛珠,泗州人都说是因为程木匠,可每次老程听后,总微微一笑。

    泗州人这才发现,老程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女孩儿,天天戴着面纱。有泗州人传说,别看孩子小,程家药铺卖的梳子,全出自她之手哩!

    小女孩儿会把脉,白知府相信,她真的能制作出那么多神奇好用的梳子。

    白知府望着手里的桃木梳,心想,不管真假,但梳子一定出自程木匠的手。小女孩儿是老程的女儿,称她为程木匠,也没有错。

墨中白 摘自《故事会》2023.7(下)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