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简说
宋画简说
有谚云,“习画不学宋,等于白费功”,可见宋画高明之处。从书画技巧及价值来看,中国古代艺术史“画必称宋元”,而宋画又被称为中国书画的巅峰。这与两宋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宋代社会虽不稳定,但农业、手工业、商业诸方面都较前代有长足发展,并且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文化艺术的市场需求,世俗美术也脱离了宗教的羁绊,得到独立发展,书画成就显著,可谓中国书画史上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代。
北宋初约百年中,绘画方面仍保持着五代的传统,花鸟画遵循黄筌程式;山水画成就辉煌,出现了一大批自创新风的名家,如李成、范宽、郭熙,形成“李郭画派”,他们大多着力表现自然界真实的、各具形态的山石树木,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另有一些风格特殊的山水画家,如善楼台界画的郭忠恕,以小景湖山见长的惠崇、赵令穰及承唐代青绿山水的王希孟,均为中国山水画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徽宗赵佶到南宋高宗、孝宗时期是宋代宫廷绘画最为活跃的时期,画家众多,表现力求精能。其中人物肖像、故事风俗画尤其盛行,不仅艺术水准高,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时画家队伍中还出现了一些文人学士,如苏轼、米芾等人,他们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善画水墨竹石和云山墨戏,成为后世“文人画”的前身。南宋时,人物画创作多与当时政治形势相关,山水画则变全景山水为边角之景,构图取对角或半边,景致简洁,主体鲜明,意境完整抒情。代表画家为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宋代是中国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是色彩和水墨争辉、诗情与画意交触的时代。这一时期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涌现出新的流派,题材进一步开拓,写实能力提高,名家高手灿若群星,在中国绘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艺术流派中,形成了彪炳画史的两大体系,即宋代画院树立的“院体画”和苏轼、米芾创兴的“文人画”,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晨 摘自《文学少年》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