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淘宝屋
曹操做凉皮解燃眉之急
凉皮,想必大家都吃过。那冰冰凉凉、爽滑无比的口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可是你知道,凉皮是谁发明的吗?曹操!我知道说出来你们会不信,不过,史料可是不会说谎的。
有一年,曹操与孙权在汉中打仗,遭遇了阴雨天气。因为当时曹操的部队不了解地形,粮草安营扎寨的地势较低,大量的小麦和大米被泡在水中发霉了。眼看数十万军队就要饿肚皮了,没有饭吃,怎么打仗呀,负责粮草的军官可真是着急上火啊。
可是曹操却不着急,他让人找来石磨,亲自动手把小麦与大米洗干净,碾成米浆和面浆,控水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一层,放在笼屉上一蒸,就做成了一张张类似于烙饼的面皮。这些面皮蒸熟以后,奇香无比,切成宽面条状,用调料拌一下,味道极其鲜美。因为这种面皮吃起来凉凉的,很爽口,曹操就称其为“凉皮”,并让军中厨子依照此法制作。
曹操的这项发明不仅解决了军队口粮的燃眉之急,而且还为后人创造了一道美食。如今,凉皮的吃法可谓是五花八门。
郑板桥智断遗产案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有天,他正在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哑巴有一个同胞哥哥,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一大笔财产,其哥哥想独吞家财,将哑巴赶出了家门。
郑板桥当即传哑巴的哥哥到堂,哑巴的哥哥坚持说哑巴是父母从外面捡回来的孩子。郑板桥知道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哑巴的哥哥是不会认账的,只好宣布退堂,择日再审。
郑板桥叫住哑巴,对他说:“你从今天开始,守在你哥哥的家门前,一见他出门,就上去狠狠地打他。”
哑巴疑惑地看着郑板桥,郑板桥说:“你尽管照我的话去做,出了问题有本知县为你作主。”哑巴这才离去。
哑巴守在哥哥门前,看到他出来,就拿着一个木棒冲上去打他。随后几天又再次殴打哥哥,哥哥被追打得没办法,不敢出门,只好到县衙来告状。
郑板桥传哑巴到堂后,开始审理此案。郑板桥问哑巴的哥哥:“哑巴出手伤人,其罪不小,本官一定为你主持公道。但依照我大清律条,殴打你之人如果是外人,只做一般斗殴论处;如果是亲兄弟则须严加惩处。哑巴是你的亲兄弟吗?”
哑巴的哥哥不知是计,只想赶快严惩哑巴,他迅速说:“他是我的同胞兄弟。”刚说完,郑板桥厉声喝道:“既是你亲兄弟,你为何独占你父母留下的家财?”
哑巴的哥哥一下傻了眼,方才明白落入了县令设置的圈套中。郑板桥当即命人清点家财,哑巴终于得到了他应得的那一半财产。
纪晓岚巧设“野菜宴”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一时兴起携同几位大臣南下微服私访,途经济南。
当晚,乾隆皇帝用膳时,发现面前的桌子上“满盘皆绿”:一桌子的野菜。这时,纪晓岚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对乾隆皇帝说:“臣罪该万死,实在找不到更好的食物,只能恳请皇上勉为其难地吃些野菜吧。”乾隆皇帝吃惊地问:“为何没有别的食物?”纪晓岚故意含糊其辞:“这个臣不太清楚,不过就连这些野菜,臣也是费尽心思才找来的。”乾隆皇帝听了,深觉此地祥和平静的表面下大有蹊跷,遂连夜派人去调查。
原来当年济南遭遇自然灾害,粮食收成大减,而国家赋税却仍与往年相同。因此,交完赋税的百姓粮食所剩无几,有些人家食不果腹,不得不吃些野菜充饥。当时,一些大臣为了面子问题,故意隐瞒灾情,从不上报。而且,当地官员早已探听到了乾隆来访的消息,提前做好了表面工作,乾隆皇帝乍看济南是一副歌舞升平的盛世模样。当纪晓岚用野菜来招待乾隆皇帝时,他才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很快,乾隆皇帝针对灾情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于那一桌子野菜宴,当然是纪晓岚刻意为之,聪明的乾隆皇帝必然心领神会。
苏东坡妙语讽秀才
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府时,常和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赋。有个叫白文秀的读书人,也想凑凑热闹。但是他又不想下苦功夫钻研,他东拼西凑写了一篇文章,来到知府府邸,求见苏东坡。
苏东坡一看标题:读《过泰论》,于是笑着说:“当年秦朝发生灾害,大水淹没了庄稼,难怪难怪!”意思是“秦”字下的“禾”被“水”淹掉。再看文章,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于是一言不发地把文章还给了白文秀。
白文秀看见只字未改的文章,以为自己写得完美无缺,连大学士苏轼也不知道怎么修改,于是就对苏轼说:“请您美言几句。”苏东坡又好气又好笑地挥笔写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石之妙!
白文秀见了,喜不自胜,连声道谢。拿了苏东坡的批语,白文秀到处炫耀。一个秀才看了,不屑地说:“你知道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吗?”白文秀不解地摇头,对方接着说道:“想想高山滚石是什么声音?”
“高山滚石的声音……是‘扑通,扑通’。”
“对啊,苏大学土是在说你的文章‘不通不通’嘛!”白秀才听了,恍然大悟,一时间羞得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离开了。
李丹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