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快乐阅读

传说大王·动物大王

传说大王·少年书生杀恶狼 顾文显 长白山下有个卧虎村,村里有个远近闻名的猎人叫于迁章。这于迁章胆大心细点子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南山打虎,北山猎豹,是这一带猎人的主心骨。于迁章的妻子王氏,生有一子,取名学文。于迁章早就发誓,有了儿子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再不做打猎这种苦营生,不但杀生害命,弄不好连自己的命也得搭进去。 儿子于学文长到7岁,就被送到七里外的镇上,寄住在舅舅家里,跟当地坐馆的先生读书。小学文天分好,什么东西一沾就会,很得先生的器重。12岁那年,于学文考上秀才,家里也沾了减免税赋的光。亲戚邻里都说,老于家这回要出大人物了!于迁章夫妇心中那份高兴,自然不必细说。 卧虎山的北边。有座野狼谷,平时野狼出没,猎人老虎、狗熊都敢打,何况是狼?可是,近几年,谷里出现了一群非同寻常的狼。猎人多数时候找不到它们,若是一两个猎人结伙,就会经常遇袭,被吃得光剩下骨头。 开始,老于告诉大家不要去惹它们。后来,这群狼吃不到人,竟然窜到了村子里,避开套子、夹子,偷吃牛羊,甚至遇上人也不放过。吓得山里人连茅房都不敢上。后来,老于家的草房屋顶,竟在一天夜里让狼给扒出了一个大窟窿! 于迁章火气自然大,仗着一身武艺,他决心进山杀狼。一切准备就绪,于迁章临走前对王氏说:“它们肯定是恨我猎杀太多的狼,专门冲我来的。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不是单单为几张狼皮,人活着也是为争一口气。这伙狼很狡猾,人多没法找到它们,因此这次进山,我只能单身去闯,祸福可就难保了。我现在只有学文儿这点儿希望,万一我遭遇不测,你千万带他到人多的镇上去住,督促他好生念书,绝不可惦记为我报仇之事。”说完夫妻洒泪而别。 王氏原以为丈夫见多识广,不会出事,可一连七天,音信皆无。她赶紧央求邻居们结伙去找。结果,在山里一棵大榆树下发现了一堆骨头,只见那棵老榆树上扎着一只枪头,枪柄都让狼咬烂了……猎人们说,这是于大哥的,别人谁也没这么大的力气,能把枪扎得这么深。可是,他怎么会把枪往树上扎,而狼为什么要咬烂这枪柄呢?没人琢磨得透啊…… 埋葬了于迁章,王氏按照丈夫的遗嘱,要领儿子学文到镇上居住。这时学文已经15岁,他趴在父亲的坟前哭得眼睛都流出血来,母亲无论怎样劝说,他就是不走,非得给父亲报仇不可。他说:“爹爹不让我报仇,是怕我年少无力,白搭性命。可我自信有本事杀狼替父报仇,为民除害。谁听说过父亲都让狼吃了,儿子却能安心念书求取功名的?” 母亲让他说动了心,但是又担心:“你虽然也跟你父亲学得些武艺,可毕竟力气不全,再说,连你爹爹都遇了害……”学文说:“母亲放心,我不是愿意白送性命的人。对付恶狼,不能全靠勇,得靠智,否则我的书岂不白念了?”母亲再劝,他就索性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梦里也高喊着杀狼杀狼。没法子,母亲只好带着儿子到丈夫坟前祷告:“他爹呀,我没能耐管好这孩子。”学文说:“爹爹有灵,助孩儿一臂之力,我一定要除了这地方一害!” 说了这话,学文不再念书,整天舞枪弄剑,武艺日渐长进。他白天进山,观察野狼谷的地形,不断地琢磨:为什么爹爹把枪往树上扎?为什么狼要咬枪柄?从深秋到初冬,到底让他知道了其中的机密。 这群狼真可以称得上是狡猾老练,它们行走不但成帮结伙,而且让人抓不着影儿。下雪了,本来可以从脚印上判断共有多少只,可这些狼前边一只走过,后面的就紧踩着前边的脚印,粗看就像是一只狼!学文细心地一点点观察,确定了一共是四只狼,其中一只老狼,肯定是群狼的首领,多少坏点子都是它出的。 于学文掌握了狼的活动规律,又想象出父亲当年为什么吃的亏,就开始了他杀狼复仇的准备。他特制了一杆枪,磨得飞快,让母亲按他的意思,缝了一只像是围脖的口袋。他又用麻纰儿在里外密密地缠上,用线固定在口袋上。然后,他又让母亲煮好一罐粘米饭,罐外用棉被裹着,冒黑钻进野狼谷,来到他爹爹遇害的那棵老榆树下,一边往口袋里装黏米饭,一边学小孩儿哭。 果然不出学文所料,他的哭声很快把狼招了过来。他悄悄把布袋围在脖子上,里面有丝棉隔着,不会很烫。做完这些,他便握着枪躺在地上装死。 闻声赶来的正是那四只狼。学文眯着眼睛偷看,见一只老狼用嘴拱拱其他三个同伙,那是下命令。它自己却蹲坐在一个高高的草墩上观望,想必它就是头狼了。然而,另外三只并不一同上前,先是一只狼靠近学文,围着他团团转圈,迟迟不肯下口…… 学文是猎人的儿子,知道一些打猎的常识,但如此狡猾的狼,他还是闻所未闻。如果这样僵持下去,他的计划可能就会落空,他也会被这群狼所害。此时,那只老狼不来咬他,却坐在那棵老榆树前,背倚着树干打起盹来…… 说时迟,那时快,学文吼了句:“来得好!”枪随声到,照准狼的胸前扎去,就在枪就要扎到那狼的一刹那,这狼往后一仰,竟然闪到了老榆树后面,而于学文用力过猛,惯性向前,一枪扎进了树干上……后面—只狼呼地扑上来! 这正是于迁章吃亏的原因。枪扎进树里拔不出来,也就一刹那,后面狼攻上来,任你有本事,也双拳难敌四嘴!狼群事后咬碎枪杆,主要是想把枪拔出来,怕后面的人发现枪而总结经验,多狡猾的家伙!可于学文是有备而来,他那枪是层层套着的。一个枪头扎进树里,他伸手向前一探,握住根部,一拔,前边枪头留在树干上,而后面却像剑从鞘中拔出来那样,仍然有一个枪尖!这枪两端各有枪尖,后面扑上来的狼,没想到枪居然能拔出。它们反而中了学文的计,被他拔枪时顺势一挑,枪尖正刺进这只狼的前胸!学文不敢怠慢,赶紧飞起一只脚,踢开狼尸。这时,刚才引诱他投第一枪的狼也扑了上来,学文笃定地握着枪,几下便刺死了这只狼。 现在他的对手只剩两只狼了。那草墩上的头狼一动不动,好像这场斗争与它无关。于学文杀红了眼,瞅准那条咆哮发威的狼直扑过去,只几个回合,这只狼又被他戳翻在地!于学文手中的枪去了两截枪头,本来就很短,等扎倒这只狼,他也被惯性拖着趴了下去。可这第三只狼异常凶猛,枪扎进喉咙,它倒地不死,反而用双爪死命地抱住学文的肩,让他一时动弹不得…… 就在人和狼作最后的搏斗时,那只老狼已悄悄地溜了过来,乘机一口咬住于学文的脖子。这一招真狠,你一点没法防备。可它这一咬,却又“嗷”地叫着闪身蹦开,一只脑袋左右乱晃…… 原来,于学文的脖子上围着装着黏米饭的口袋,老狼一口,正咬在黏米饭上,那黏黏的米饭烫得很,这如何受得了?老狼烫得逃开了,却把口袋给拔下来带走了,那口袋里外都是细细的麻纰儿,那些麻线紧紧地缠在牙根上,怎么也抖落不掉,“啪啪啪……”不大工夫,那老狼的一口牙被拔得一颗不剩了!只剩下血盆大口。 于学文冷笑了几声,一脚踢翻这只没牙的老狼,用枪柄将它四条腿敲断。这时,天已大亮,他回去招呼母亲和乡亲们,来看看这只害人的老狼。它从此再也不能加害于百姓了…… 传说大王·杨幺灭怪 唐本庆 一天,义军首领杨幺正在大营夜读兵书,突然一名小头领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道:“天王,不好了,湖中出现了水怪,将巡湖的船只打翻,几个落水的弟兄全被它给吃啦……”杨么听后不觉大吃一惊,忙命人将军师黄诚和军马太尉杨钦请来,三个人连夜登上战船艨艟赶往出事水域。 自起义至今,义军势力日益壮大,给南宋统治集团造成极大的威胁。朝廷视杨幺领导的义军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将他们拔掉。由于战事的需要,杨幺不得不以洞庭湖为屏障,进行水兵训练,有效地抵抗官兵。不想还没到一个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让杨幺心里怎能不着急? 艨艟很快驶进水怪出没的湖面。借助昏暗的月光,只见远处湖中一个庞然大物窜来窜去,水上荡起一排排涌浪。当艨艟靠近时,那湖中怪物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冲着艨艟游来,撞得艨艟直摇晃。杨幺隔栏观望,只见水怪比他们乘坐的艨艟还要长出许多。只见它四足如龙爪,浑身黑乎乎的,看不清有多少颗脑袋,一只只眼睛在朦胧的夜色中发出阳森的幽光,显得异常恐怖、狰狞。 这情景,就连见多识广的杨幺见了也不觉暗暗吃惊。他赶忙命令随船的兵士朝水中放箭。箭放了不少,而水怪一点也不在乎。它和艨艟捉了一会迷藏,随后就钻入水下不见了踪影。到了第二天天亮,有人在附近的芦苇荡中又发现了几条遇害义军的残胳膊断腿。杨钦惊惶地说:“难道是我等下湖筑寨违背了天意,上苍才降此水怪作为警示?”黄诚道:“水怪本是湖中固有之物,因受到惊扰才露出水面的。过去水怪伤人的事也时有发生,就像陆地上有豺狼虎豹一样,怎么说是上天的警示呢?”杨幺觉得有理,于是从当地渔民那里征集到几十张渔网,又让打造兵器的铁匠赶制了数百支标枪,作好了捕杀水怪的准备。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杨幺带着十几艘捕杀湖怪的战船艨艟驶向水怪经常出没的水面。为了将水怪引出来,杨幺命人将牛羊牲畜投到水里。不一会的工夫,那怪物果然从水底钻了出来。只见它身体呈铁灰色,皮肤上的疙瘩就像城门上的暴钉一样。水怪共有一大八小共九个脑袋,中间的那个脑袋上的眼睛大得像灯笼,牙齿像尖刀,巨口一张能将整只牛羊牲畜囫囵吞进腹中。 船头一个胆小的士兵见了吓得肝胆俱裂当场栽入湖中,被水怪的那些小头抢到嘴里撕成碎片。为防止湖怪逃跑,杨幺先将手中的杏黄旗一举,外围的兵士忙将渔网撒入水里。接着杨幺又将手中的刀一挥,标枪手纷纷将标枪掷向,水怪。不想水怪的皮肤又硬又厚,标枪根本扎不进去,全掉进水里。杨幺又命会使流星槌的将士用槌猛击水怪,不料就像砸在大皮球上一样全给弹了回来。 这时水怪被激怒了,一下从水中蹿起来跃到一只艨艟上,几丈宽的艨艟瞬时被压翻了。落水的义兵除极少部分被救上来外,大多数人成为水怪口中的佳肴。湖面荡起道道血浪,渔网也被湖怪拱得百孔千疮……第一次捕杀湖怪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 偏偏这时,又有密探来报,朝廷向义军发动新一轮的围剿已准备就绪,不久就会发起进攻。情形万分紧急,如不尽快地消灭湖怪,朝廷军队大军压境,后果将不堪设想,杨幺顿觉忧心如焚。这时,有人提议在诱饵里下毒,杨幺却说:“周围的渔民兄弟全靠下湖打鱼养家糊口,在湖里下毒渔民往后怎么生活?” 一天,杨幺心中烦闷,独自在湖边散步,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渔翁蹲在一条小舢板上钓鱼,便走上前去观察。随着老渔翁将一条条鱼钓上来,杨幺的心中也渐渐有了主意:既然水怪的皮肤刀枪不入,何不在它最薄弱的地方下手? 主意已定,杨幺急忙回到军营,同打造兵器的铁匠们一起研究钓杀水怪的鱼钩。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和改造,一种特殊的鱼钩终于研制成功。将这种鱼钩成排连在一起,然后用牛皮绳绑在牲畜身上。不扯绳子时鱼钩紧贴着牲畜的身体,而当水怪将牲畜吞下去后,把牛皮绳往回一扯,鱼钩就会翘起来将湖怪的喉咙钩住…… 经过精心准备,杨幺再次带着艨艟队出发了。当兵士们将绑着鱼钩的牲畜投进水里不一会,水怪果然再次露头。这回它可没有上次幸运了,刚吞下去一只肥羊,它的喉咙就被暴起的鱼钩钩住,难受极了。它想把吞下去的诱饵吐出来,可哪里吐得出来?杨幺见水怪已经被牢牢钓住,并不急于收绳,而是任它拖着艨艟满湖挣扎。开始一段时间它还满不在乎,拖着艨艟游得飞快。杨幺见状,便将十几艘艨艟连在一起。水怪虽然力大无穷,但是拖着那么多艨艟,再加上喉咙剧痛,时间一长,它就再也凶不起来了。 三天之后,见水怪被制服,杨幺才下令返航。在这段时间里,水怪拖着十几条艨艟从岳阳君山附近的湖面一直游弋到对岸的洞庭县,行程竟达三百多华里。 把那水怪拖回来以后,杨幺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命人将钓住水怪的牛皮绳系在君山岛岸边一棵十几抱围粗的大白果树上。又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水怪才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杨幺足足调来两百多名身强力壮的兵士抬的抬、拖的拖,好不容易才将水怪拖上岸来,用绳子一量,从头到尾足有十五六丈长。 后来经过考证,这是一种世上罕见的九头鳄,可能来自大海,也可能一直藏匿在洞庭湖内人迹罕至的地方。因食物短缺出来寻找吃的而伤害人畜,最后被杨幺率领的义兵所捕获。现在我们见到的鳄鱼都是一头一尾,而当年杨幺钓上来的那条鳄鱼怎么会有九颗脑袋呢?后来有人通过研究考证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即鳄鱼开始都是一头一尾的,后来生长了许多年,就生出了九颗脑袋。据说在我国古代这种九头鳄是比较常见的。古人仓颉在造字的时候将鳄鱼的鳄字写成两个口字,两个口就是表示多个口的意思,下面一个亏字是警示人们遇上鳄鱼一定要小心,否则是要吃亏的…… 直到现在,杨幺捕杀九头鳄时系牛皮绳的那棵白果树依然枝繁叶茂,只要有微风吹过便会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一个千年老人在向人们讲述当年杨幺捕杀九头鳄的故事呢。 大王小贴士 艨艟又称“蒙冲”,是中国古代战争中一种以生牛革蒙住船背,具有良好防护性且速度奇快的进攻型战船。赤壁大战中,东吴大都督周瑜以数十艘艨艟点火后冲入曹军船阵,一举击溃曹军,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段佳话。 动物大王·蜘蛛蛇 素 晴 在古老国度希腊的一座小岛上,一场惊心动魄的蛇与蜘蛛的殊死搏斗之后,岛上各处频现诡异的“蛇网”。亲历此事的农夫和他的渔夫朋友经过一番探究,揭开了真相…… 希腊的北斯波拉堤岛上,一个农夫忙完了一天的农活,扛着锄头踏着灿烂的夕阳余辉,哼着小曲往家中走。 这座岛屿上的人们此时还处在插秧种地,牧马捕鱼的淳朴时期。泥泞的小道杂草丛生,草丛中时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谁都不知道那里隐藏着什么生物。 农夫仍悠然自得地走着,不知道危险正在临近。 突然,草丛迅速向两侧分开,一个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身跃起向农夫袭去。农夫一个踉跄,跌倒在地。等他缓过神来的时候,只见一条灰色的蛇睁着绿色的眼睛,吐着血红色的信子,挺直了身子,露出白森森的牙齿正要一口咬下。 农夫的锄头在刚才的慌乱中掉在了草丛深处,手无寸铁的他闭上眼睛,绝望地想:今天可能要命丧于此了。 过了好一会,农夫竟然一丝痛觉都没有感觉到。他睁开眼,只见一只巴掌大小的黑色蜘蛛正与那蛇缠斗在一起。 蜘蛛不停地用蓄满毒液的尖锐脚足向蛇发起进攻。那条蛇身上被戳到几处,一个个红色的斑点在蛇的身上开出了一朵朵死亡的“花”。蛇见状不妙,只得退开半步,挺直了上半身,血红色的信子在口中一出一进。 蜘蛛再次冲上前去,蛇稍稍调转身子,让蜘蛛扑了一个空。蛇又立刻弓起身子,反身向蜘蛛一口咬去。蜘蛛一时无措竟落在了蛇的口中。它八足并用向蛇乱刺,正巧一只脚扎进蛇的眼睛里,蛇痛苦地张口放开了蜘蛛。 蛇显然没有放弃,倏地睁开两只眼睛,又朝蜘蛛猛扑过去。蜘蛛早就被蛇咬得有些奄奄一息了,蛇不费吹灰之力就一口将蜘蛛咬住,蜘蛛在蛇的口中动作越来越缓慢。 农夫看到眼前激烈的打斗,内心十分惶恐。他明白蜘蛛此时已经处于下风,那蛇一旦咬死蜘蛛,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想到这里,农夫也顾不上手脚颤抖,绕过两个正在做最后殊死搏斗的家伙,找到并捡起跌落在草丛中的锄头朝着蛇的七寸狠狠砍下。 蛇猛地跃起身子,蹦跶了两下就颓然倒下了。蛇嘴里的蜘蛛身上汩汩地流出绿色的液体,此时也一动不动了。在它们打斗的附近,有几个鸡蛋大小的卵状物,农夫感觉好奇就带了一个回家。 农夫回到家中,将那“蛋”随手一丢就不再管它。 农夫养了一只蟋蟀,平日里也爱拿着这只蟋蟀与别人家的比试一番。可经过这样一件事情,他似乎丢了三魂六魄,哪还有什么心情去斗蟋蟀。 素来与农夫要好的一个渔夫见农夫很长时间没来斗蟋蟀,就来到农夫家中,想问问农夫出了什么事。农夫本不想将自己的经历张扬出去,可经不住好友的旁敲侧击,只好将那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渔夫。 渔夫听后只觉心头突突地跳个不停,他回过神来感觉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即便如此,渔夫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劝农夫不要担心。他说:“既然那蛇和蜘蛛都死了,自然是不会出什么乱子了。” 农夫点点头,谢了渔夫的安慰,同时他也告诫自己要将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谁知,事情远未结束。 过了几个月,农夫忙完一天的农活回到家中,只感到全身疲乏。可农夫昨天和渔夫约好了,今天要去蟋蟀比武场,让自家的常胜蟋蟀和渔夫的蟋蟀大战一番。 此时的天空像是个猴屁股,向人间洒下有些清冷的阳光。农夫赶紧打点好自己的心绪,去拿自己的蟋蟀,这才发现,原本放置蟋蟀的罐子居然被打开了,里面哪还有自己心爱的蟋蟀的影子。农夫四处寻找,心想自己早上出门已经将门关得死死的了,那蟋蟀一定逃不出自家院门。 一段时间过去了,蟋蟀没有找到。农夫弯腰四处打量的时候却瞥见墙角处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张大大的蜘蛛网。待他走近一瞧,那蜘蛛网结得煞是奇怪,呈蜂窝般的六角形状。农夫在蜘蛛网的底下还发现了散落在地上的几片灰黑色的像昆虫翅膀的东西。农夫一个激灵,这不是自家那只“失踪”的蟋蟀吗? 瞬间,先前遭遇的蜘蛛与蛇大战的场景全回到了农夫的脑袋里,他再也忍受不住,大叫一声冲了出去。 渔夫左等右等,农夫却不见踪影。他只好带着蟋蟀回去了。在路上,渔夫被一个人撞了个满怀,还差点把装蟋蟀的盒子给打翻。渔夫正要发怒,定睛一看,发现此人正是自己的农夫好友。 渔夫把看起来精神恍惚的农夫搀扶到自己家中,并给他喝了一碗自制的压惊汤。过了好一会,缓过神来的农夫才将事情的始末讲给渔夫听。渔夫听后拍拍农夫的肩膀说:“没关系,你先在我这里住下,过两天我和你一同去你家看看。” 两天后的早晨,农夫带着渔夫来到自己家中粘着那张怪异的“蜘蛛网”的墙角处。两人发现那蜘蛛网上正粘着一只蚂蚱,他们正想走上前去看得清楚些,不料,斜刺里却窜出一条黑影,吓得两个人退出好远。 那黑影来到了光亮处,却是一条蛇。那蛇长得有些奇怪,它的头比一般蛇要大,下颌有一个鼓起的囊包,这可真是一个怪物。 农夫和渔夫不敢上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那蛇只是冷冷地朝农夫和渔夫的方向看了一眼,便直起身子开始享用它的蚂蚱美餐了。蛇吃干抹净之后不做过多停留,摆动身躯缓缓地游走了。 过了好一会儿,农夫和渔夫确定蛇不会再出现的时候,才松了口气,走上前去打量“蜘蛛网’。渔夫的胆子大一些,他伸手触碰了一下那张网,却意外地发现那网竟然没有黏性! 两个人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又过了几天,奇形怪状的蜘蛛网在这座小岛各处慢慢地多了起来,一时间流言四起。大家找不出缘由,就干脆将其推给了鬼神之说,这更使得岛上居民惶惶不安。 虽然渔夫和农夫两个人知道一些底细,但是怎么想也想不出蛇和蜘蛛网有什么联系,所以并没有将事情宣传出去。不过,两个人约好时间,一起去寻找事情的真相。 说来也巧,他们的运气极佳,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又看见那种奇怪的蛇。农夫和渔夫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怎么都无法相信眼前的景象:洁白的透明液汁竟然从蛇的口中吐出,透明的液汁遇到空气立目口凝固成丝。等一张网结完后,蛇调转身子,哧溜一下不见了影子。 渔夫和农夫东张西望了好一阵,才在一个隐蔽的草丛里发现了那条蛇。两个人一个抬着锄头,一个拿着木棍,一步步地走到了蛇的身边。那蛇却十分温和,只是稍稍地游动得远了些。渔夫和农夫见状也不再步步相逼,只想着回去把这件事情和村里人说说。 可是,渔夫和农夫并不知道,他们在出门的时候被另外一个农夫窥见。那个跟踪而来的农夫见到这条蛇,不管不顾地大喊着冲了过来,拦着蛇的去路,用手中的锄头对蛇就是一顿乱打。那蛇再也禁不住这个农夫的攻击,张嘴在他的脚上就是一口,趁那个农夫吃痛的时候,蛇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那个被咬的农夫瞬时脸色惨白,渔夫和农夫凑上前去查看他的伤口。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用农夫手中的锄头划开伤者的伤口放血排毒,无奈锄头太大又有些钝怎么也划不开。两人只好去村里找了一帮人,又拉了一个大夫来帮忙查看伤情。那个大夫给农夫诊断之后,并没有发现中毒现象,原来那蛇没有毒性,只是虚惊一场。 久而久之,大家就对那种蛇见怪不怪了,人与蛇也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在小岛上。 由于这种“蛇丝网”质地坚韧,渔夫灵机一动将其剪下,结成了一张蛇丝网,用来在浅海滩上撒网捕鱼。用了一段时间后,渔夫发现这种“蛇丝网”一点儿都不怕海水腐蚀,而且比一般棉麻丝结的网要耐用得多。 慢慢地“蛇丝网”流传开采,成为现今当地渔民最喜欢使用的渔网。当地人也给这种蛇取了一个名字——“蜘蛛蛇”。 动物大王·拯救[杀手天鹅] 波 波 一天清晨,英国彭布罗克市报警中心接到了一位女子惊恐万分的报警电话:“警察先生,彭布罗克城堡池塘边发生了凶杀案!” 女子报警电话中的“凶杀案”让警方顿时绷紧了神经。当大批警察匆匆赶到现场后,发现所谓的凶案,其实是一只天鹅被害而亡。在池塘边的石板上,早已失去生命的天鹅毛羽凌乱,暗淡无光,数个脚趾均被折断。看到警察后,一直守在被害天鹅身边的人们,眼睛里燃烧着熊熊怒火:“警察先生,歹徒太残忍了,竟然将如此可爱的天鹅杀死。你们一定要尽快抓获罪犯,让他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彭布罗克市,生活着成百上千只天鹅。这些身姿优雅的天鹅与人们和谐相处,是城市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人们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天鹅,然而现在,一只天鹅被残忍地杀害了,而且凶手还将它的尸体肆无忌惮地摆放在外,这分明是在向善良的人们进行挑衅。 警方请来了英国著名野生动物学家玛利亚·埃万斯博士协助破案。玛利亚博士仔细地检查了被害天鹅的身体,发现在它的身体上密布伤痕。她肯定地认为,被害天鹅生前曾遭到凶狠的攻击。但玛利亚博士同时认为,这些伤痕并不足以致命。 “是否根本就不是死于凶杀,而是食物中毒呢?”在听到这种看法后,玛利亚博士立即解剖了被害天鹅的尸体。但在它的胃里,她并未发现任何有毒物质。也就是说,“食物中毒”的看法不能成立。在玛利亚博土感到困惑之际,她意外地发现被害天鹅的肺部水肿。肺内水肿只有一种可能:大量的水被吸入肺部,致使肺部不能正常换气。因此,玛利亚博士断定这只天鹅的确切死因是溺亡。但天鹅是大名鼎鼎的游泳高手,它怎么可能会溺亡呢?人们确信,肯定是有人故意残害天鹅。 警方通过玛利亚博士确定了天鹅的死因。然而,凶手太狡猾了,在天鹅被害现场,警方采取地毯式的搜查,也未能找到任何破案的线索。一时间,天鹅被害案的侦破工作走进了“死胡同”。 天鹅被害案一直未能侦破,人们对警方的办事效率感到十分不满。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甚至装扮成天鹅到警局前面示威。正在警方感到不知所措之时,又有天鹅在彭布罗克城堡附近遇害。这次遇害的天鹅,和之前一样,全身密布伤痕,死因亦为溺亡。在这次行凶后,凶手向关注天鹅被害案的人们发出了更加赤裸裸的挑衅:将被害天鹅的尸体摆放到停在池塘边的汽车引擎盖上。凶手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彭布罗克市的动物保护主义者。对警方的侦破工作感到失望的他们,自发地在彭布罗克城堡附近昼夜巡逻,希望这样能对凶手形成威慑,最好能一举抓获凶手。 然而,情况不仅未能得到改变,反而变得越来越糟。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又有十多只天鹅在层层防范措施下死于非命。迫于舆论压力,警方甚至发布了悬赏令,许诺提供有效线索协助破案的,警方将给予高达一万英镑的奖励。然而,破案工作依然没有什么进展。 一天,协助警方侦查的玛利亚博士,在彭布罗克城堡池塘旁散步。一阵喧哗声,吸引了她的目光。玛利亚博士看见,距离她不远的池塘边的草地上,一只雄天鹅正在疯狂地用它的翅膀和脚猛击猛踩一只个头稍小的天鹅。在它的袭击下,个头稍小的那只天鹅,完全没有反击之力,只知道扑扇翅膀东躲西藏。看到这里,玛利亚博士走上去起跑了依旧没有放弃进攻的雄天鹅。在俯身抱起受伤的小天鹅后,她发现它的身体上伤痕密布。 这让玛利亚博土不禁想起了那些被害天鹅身体上的伤痕,它们身上的伤痕特征几乎没有差别。这时,她的眼前顿时一亮:“置那些天鹅于死地的凶手,会不会就是它们的同类呢?”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玛利亚博士又觉得很不可思议:“天鹅性情温顺,怎么会对同类疯狂杀戮呢?” 随后,玛利亚博士在彭布罗克城堡池塘周围安装了十余个摄像头。最初几天,摄像头前面风平浪静。尽管如此,玛利亚博士并未放松警惕。被害的十多只天鹅让她相信,凶手一定会耐不住杀戮的欲望,再次跑出来行凶。 经过多日守候,玛利亚博土终于在摄像头拍摄的录像里证实了她的猜测:池塘边的草地上,一只雄天鹅挥舞着翅膀和抬起脚爪,不顾一切地向另外一只天鹅发起攻击。在它发疯一般的猛烈攻击下,另外一只天鹅节节败退,而后全身无力地瘫倒在地。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雄天鹅继续对瘫倒在地的那只天鹅进行攻击,迫使其站起来。而后,这只天鹅在雄天鹅的驱赶下,进入到了池塘里。这时,雄天鹅也倏地飞进池塘里,将那只无力挣扎的天鹅的头部压在了水下。片刻后,那只天鹅就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了。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更让玛利亚博土张大了嘴巴。杀死那只天鹅后,雄天鹅用嘴衔住它的头,缓缓地将其拖到了岸边,并放到一个最显眼的位置。玛利亚博士感到很纳闷:“难道它这是在炫耀自己的战绩吗?”不过,她现在可以肯定,先后杀害十多只天鹅的凶手应该就是眼前这只气焰嚣张的雄天鹅。 警方在看过影像资料后,对玛利亚博士的看法表示了认同。随后,警方又将影像资料对外公布,并宣告两个多月来的天鹅被害案告破。面对影像资料,人们都惊呆了。人们给它冠以“杀手天鹅汉尼拔”的恶名。”汉尼拔”是经典电影《沉默的羔羊》中食人恶魔的名字,由此可见,雄天鹅的杀戮行为给人们留下了何其凶恶的印象。 警方在彭布罗克市发布了一个调查,征求人们对“杀人天鹅”的处置意见。一时间,彭布罗克市民展开了沸沸扬扬的大讨论,最终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对犯下如此罪行的天鹅处以极刑,免得它再度攻击其他天鹅;另外一种则是对它进行救赎,让它不再具有杀戮性。玛利亚博士坚决支持第二种意见。她在报纸上撰文,认为”汉尼拔”如此疯狂地攻击其他天鹅,在它的身上肯定发生过什么,才导致了性情大变。最终,救赎“汉尼拔”的呼声占了上风。 接下来一段时间,玛利亚博士走访了彭布罗克城堡池塘周围的居民。熟悉“汉尼拔”的居民们告诉玛利亚博士,“汉尼拔”以前并不对同类发起攻击,它和妻子一起在池塘里生活得优哉游哉,很是幸福。但在三个月前,一只比“汉尼拔”强壮许多的雄天鹅来到了它们夫妻俩的栖息地,并不断骚扰汉尼拔的妻子。忍无可忍的“汉尼拔”向”挑衅者”发起了挑战,然而,体格的差异让它落败了。在那只雄天鹅的胁迫下,“汉尼拔”的妻子离开了自己。从此以后,“汉尼拔”的脾气变得相当暴躁,总是对靠近它的同类进行疯狂攻击。以至到了后来,“汉尼拔”的栖息地附近,很难再看到别的天鹅。而“汉尼拔”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孤独。 看着被关在动物园一方狭小天地里的“汉尼拔”,玛利亚博士心里对它满是同情。经过分析,她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变得狂躁且富有攻击性,是因为妻子被强拐后的愤怒积压所致。玛利亚博士清楚,在感情上,天鹅相当忠诚。妻子的倏然离去,对极为看重感情的“汉尼拔”来说绝对是个致命的打击。玛利亚博士认为,唯有让它感受到来自周围的爱,才可能平息它心中的那份愤怒和狂躁。 在和动物园协商后,玛利亚博士决定将“汉尼拔”带回自己的住所。这是因为,玛利亚觉得在这样一个孤立的环境里,对救赎“汉尼拔”没有丝毫好处。 玛利亚博士一家对“汉尼拔”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们在私人游泳池旁边搭建了一个精致的小屋,专供“汉尼拔”居住。但对于玛利亚博士一家的好意,在彭布罗克城堡池塘耀武扬威惯了的“汉尼拔”并不买账。在它住进小屋后,只要有人靠近,它便会发出愤怒的叫声,并作势欲扑。玛利亚博士的小儿子乔治忍不住想过去逗逗“汉尼拔”。没想到“汉尼拔”竟然扑扇着翅膀,“轰”地一下冲了过来,吓得乔治转身就跑。 看到这一幕,玛利亚博士明白,以往的经历让“汉尼拔”总是觉得靠近它的生物对它怀有恶意。因此,当务之急,是让“汉尼拔”明白靠近它的人不仅没有恶意,而且还十分喜欢它。最初,即便喂食时,玛利亚博士也不急于接近“汉尼拔”,而是在远远的地方将食物抛过去。为了让“汉尼拔”认识到她的好意,在喂食时,玛利亚博士并不是一次性将所有食物抛过去,而是在它吃完一部分之后,将目光看向她的,再抛送一些过去。如此喂食方式,尽管有些耗费时间,但一天天下来,玛利亚博士惊奇地发现,“汉尼拔”的目光中,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气势汹汹。 一个月后,玛利亚博士手里拿着食物,试着一步步靠近“汉尼拔”。望着靠近过来的玛利亚,“汉尼拔”嘴里发出轻轻的“克噜克噜”声,并未像过去那样目露凶光。但为了稳妥起见,玛利亚博士并没有对“汉尼拔”做出更亲密的动作。随后一周多,玛利亚博士强忍着想要抚摸“汉尼拔”洁白羽毛的冲动,只在距离它一米开外的地方给它喂食。 两个月后的一天,玛利亚博士又像以往那样给“汉尼拔”喂食。在吃过她递上去的一条鱼后,“汉尼拔”望着她发出了轻柔的叫声。在玛利亚博士惊奇的目光里,“汉尼拔”摇晃着身体走到了她面前,甚至用长长的脖子轻轻地碰触了一下她的膝盖。“‘汉尼拔’接受我了!”玛利亚博士兴奋无比,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在“汉尼拔”光滑的背羽上轻轻地抚摸。这时,“汉尼拔”不仅没有挣扎,反而一副乐于享受的表情。玛利亚博土轻轻地说:“亲爱的‘汉尼拔’,你孤独得太久了,从今以后,你再也不会孤独了,将会有很多的人关爱着你。”“汉尼拔”像是听懂了玛利亚博士的话一般,望着她“克噜克噜”地叫了起来。 在接受了玛利亚博士之后,对于靠近的其他人,“汉尼拔”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曾经受到攻击的乔治,显得特别兴奋,每天都会到游泳池边和“汉尼拔”一起玩耍。而其他动物保护主义者,在获悉“汉尼拔”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狂躁,都赶到玛利亚博士家中来探望它。 看着在泳池边漫步的“汉尼拔”的身影,玛利亚博士若有所思:“没有了伴侣,‘汉尼拔’还是太孤独了。我应该给它找一个伴。”一旦“汉尼拔”不再具有攻击性,它将被放归到彭布罗克城堡池塘。但孤单的“汉尼拔”还是让玛利亚博士十分担心:“它会不会因为孤独而重新杀戮呢?” 不久,玛利亚博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抱着“汉尼拔”走进了彭布罗克市的一家电视台,公开为它征召伴侣。在镜头面前,“汉尼拔”温顺地接受玛利亚博士抚摸的场景,让过去被它疯狂的杀戮行为震惊的人们感动无比:“幸好当初没有处死它,而是选择救赎它!” 几天后,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抱着一只毛羽鲜亮的雌天鹅走进了玛利亚博士的家。看着这只漂亮的雌天鹅,想起“汉尼拔”过去的杀戮行为,玛利亚博士依旧有些担心,害怕它会攻击这只雌天鹅。因此,玛利亚博士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将雌天鹅关在池塘边的一个笼子里。随后,玛利亚博士看见,“汉尼拔”听到雌天鹅柔情的叫声后,缓缓地走到了笼子外,一脸深情地看着雌天鹅。半晌,两只隔着笼子栏杆的天鹅,竟然轻轻地将头碰触到了一起。看到这一幕,玛利亚博士长舒了一口气。 在“汉尼拔”和雌天鹅如胶似漆的情况下,玛利亚博士决定将它们放归大自然。在清澈的彭布罗克城堡池塘里,人们又看见了“汉尼拔”的身影。它带着“新婚妻子”一起,悠闲地在水上游来游去。两只情深意长的天鹅,已然成为彭布罗克城堡池塘中的一道新的美丽风景。

摘自《故事大王》2011年7-8期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