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吃粽子 轻松写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的儿歌写出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同学们,在我们开心过节之余,提起手中的笔,让快乐成为我们笔下的永恒吧!
提到端午节,最先想到的是粽子。细心的同学对粽子都有很深的印象吧?粽子外形玲珑可爱,口味有咸和甜两种,造型有三角形、锥形、宝塔形、圆棒形等;用料有糯米、粳米、黑豆等;馅料有猪肉、虾仁、火腿、红枣、花生等,从粽叶上看,南方以新鲜竹叶来缚粽,北方则用苇叶来绑粽。粽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清香扑鼻,味道很好。有位同学这样写:“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竹叶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已经闻到粽香,尝到粽子。
如果我们自己动手包粽子,那一定更有趣。有位同学在《家乡的粽子》中写道:“我手里拿着一片箬叶,从中间对折成漏斗形,然后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进折好的箬叶里,压紧、按平,再把口封住,成一个三角形,用粽叶丝捆好。”你看,小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描写得多么生动啊,看完说不定你也忍下住想动手试试呢!
此外,关于粽子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在大粽子中包个小粽子,或在其中包上一枚硬币。这种粽中有、粽中有钱的粽子被称做喜粽,谁吃到喜粽准是件高兴的事,这表示着幸运吉祥,好运当头呢!有的农村地区,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到木廊桥、石拱桥上向河中抛粽子。淘气的孩子从水中捞起粽子,这时大人们不会斥责,大家的欢声笑语一齐在河面上飘荡着。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节里除了包粽子,吃粽子这样的习俗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民俗活动。比如:喝雄黄酒、赛龙舟、插菖蒲、悬艾草、挂钟魁像、女儿回娘家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当然,各地的民俗活动不尽相同,同学们笔下描绘的端午节也就不尽相同了。但是在写作时,无论是何种习俗都要写出特色来,如赛龙舟就得留心观察场面与过程,按顺序有条理地描写。一位三年级的同学这样写:“江边早已停着九艘漂亮精致的龙船,它们有的叫快乐队,有的叫前进队,有的叫小康队……每艘龙船上都坐着身着鲜艳服装的赛手和锣鼓手。突然,一声枪响,大家开始了激烈的龙舟比赛。你看:快乐队和前进队并驾齐驱地划在了最前面。不一会儿,小康队像箭一样冲了上来,他们指挥有序,动作整齐……人们的掌声、加油声、呐喊声、尖叫声响遍了整个河岸,传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另外,端午节的美丽传说、发生在端午节的故事和你对端午节的感受等都可以成为笔下表达的对象?你还可以在节日里对老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童年时如何过端午节;或者在佳节里与远方的亲友联系,送上一份祝福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当然,端午节里高兴的事数不胜数,几百字的作文不可能全部收录其间。这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融入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共同书写端午节里人们的欢乐和那久远的人文气息。
杨家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