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打铁花:这朵花要“挨打”才好看



    说到花儿,也许你最先想到的是“娇弱”“艳丽”这种字眼儿,而有种花却很另类,甚至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中国传统的表演项目打铁花中“盛开”的铁花。

    铁水,你要怎么变成花?

    作为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打铁花是中国古代工匠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民俗表演技艺。铁花在“盛放”之前,是生铁经过不低于1600℃高温熔化而成的铁水。

    我国的打铁花分为多个不同的打法和流派。一种是以河南确山、河北井陉为代表的打铁花,这种需要架设花棚,并铺上新鲜的柳树枝,表演者手拿新鲜柳树棒做的打火棍,敲击盛有铁水的操火棍,让铁水冲向花棚后分散,形成绚丽的铁花。

    第二种是以铁水泼洒在城墙上形成铁花,俗称反弹法,从墙上反弹炸裂开的铁花如同泼天的焰火,极为壮观,这种打法在河北张家口一带多见。

    第三种是一人舀起铁水抖入空中,另一人用木板像击打棒球般击打铁水,铁水瞬间散成漫天的铁花,此种打法在重庆铜梁可以看到。

    第四种则是由打铁花演变而来的抡铁花。把木炭和铁屑按照比例一层一层地码放到铁笼里,将铁笼悬挂在花架上,点燃木炭之后,表演人员转动花架,从铁笼中甩出的铁水呈现出旋转造型的铁花,十分抢眼。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前转动花架的人们开始被机器代替,铁笼也变得更大,效果更炸裂。

    铁花好看,背后挨了什么样的“打”?

    要将滚烫的铁水化为漫天的铁花,这可不只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表演者还必须得有一身“快、准、狠”的真功夫。

    铁作为金属,不仅导热快,冷却的速度也很快。打铁花手艺人有句“打白不打红,打快不打慢”的秘诀。铁水的颜色反映着它的温度,当铁水温度达到1700℃左右时,就会呈现白色,表演者此时击打铁水,它才能“四溅”成花;一旦铁水开始呈红色,则表示它已经变得比较黏稠,此时很难被打散,甚至会变成火热的铁块。把铁水往空中击打的过程中,出手一定要干脆利落,并且精准,一旦拖泥带“水”(这可是高于1600℃的“铁水”),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要“狠”?从一团铁水到漫天铁花,表演者必须集中力量把铁水打到高空中,给铁水和空气留出更长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从而让铁水得到充分冷却,落到地面时才不会伤人。当然,作为观看者,你必须在安全距离外欣赏。

    表演者经常裸露着上半身在火树银花之中穿行,不怕烫吗?答案就在身上的汗水之中。汗水在极度炙热的环境下,会化成一层绝缘的气态防护层,减少了铁花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就像为表演者穿上一层护甲,让从天而降的铁屑不能伤害到表演者——这就是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当然,最初的表演者并不知道这个原理,勇气成为他们最原始的防护。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打铁花不仅是热血的焰火表演,星火之间,还有人们共同期许的美好未来。

三三/徐林 摘自《天天爱学习》(5年级科学)2024.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