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襟上的美好:压襟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的元素,古人运用它们制造出了很多精美物件。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种很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压襟。
“压襟”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它是古代女孩子们挂在胸前的配饰,通常被佩挂在衣襟的右上方。它其实在唐朝就有了,直到明清时期受到更多女孩子们的喜爱。
现在也有很多汉服爱好者喜欢戴“压襟”。这不,我拉着妈妈一起去艺术馆体验了DIY制作“压襟”。
馆长告诉我,古代女孩子的衣服通常是肥肥大大的,风一吹就鼓鼓的,要用东西压住,否则风大的时候把女孩子的衣服吹起来,会被认为失礼。
用沉甸甸的银子做成的压襟正好可以压住轻薄的衣衫,是一件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实用功效的饰品。
后来随着朝代的变更,压襟的材质也慢慢多了起来,琉璃、翡翠、玉石、玛瑙,各种名贵好看的材料都被拿来制作压襟。坠饰的形状也更加多变,还有加入铃铛等有响声的小饰品的做法,这样在走路的时候还能发出悦耳的响声。
压襟最常见的佩戴方法,是把它佩戴在旗袍的第二颗扣子上,让压襟坠在衣侧,既能压住衣襟,又能随着移动轻轻晃动,衬得女孩子们仪态万千。
一边做着手工一边了解了这么多相关的知识,我和妈妈的压襟也做好了,我要拿回家搭配汉服,肯定很好看。
王菀晴/上海杨浦双语学校三年级 摘自《儿童时代》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