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总动员
说起瓢虫,想必很多小朋友都听过,甚至在生活中还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你是不是听说,瓢虫吃蚜虫,而蚜虫会危害农作物,所以瓢虫常被人们当作“农林卫士”?
实际上,瓢虫的食性非常多样,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习性呢。
瓢虫是个大家族
瓢虫是个大家族,在全世界都比较常见,已知的种类超过6000种,光我国就有700多种瓢虫。一身红衣,再点上几个黑白斑纹,人们口中的“花大姐”是不是你对瓢虫的刻板印象呢?我们熟知的七星瓢虫身上就有7颗黑色的星星。那是不是靠数身上的星星就可以判断是几星瓢虫呢?当然不是。瓢虫身上的斑纹比较多样,不同种类的瓢虫在外观上不一样。瓢虫有各种颜色,如黑色、黄色、红色、粉色、绿色等,有些还长有不同的花斑。哪怕是同一种瓢虫,也可能有不同的颜色,如异色瓢虫和奇斑异瓢虫等。有些种类的瓢虫拥有上百个色型,大家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但“款式”各不一样。
瓢虫的身体长得特别像以前舀水的瓢,这也是它得名瓢虫的原因。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小虫子跟它长得相似,如伪瓢、龟蝽、叶甲、瓢蜡蝉等。如果你不会区分,就仔细观察触角。瓢虫的触角短小,末端一般膨大,常藏在身下,这是瓢虫与其他近似昆虫最重要的区别。
瓢虫的一生
瓢虫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瓢虫妈妈很聪明,一般将卵产在它们的食物旁边,比如蚜虫充足的地方。瓢虫妈妈还会把卵产在一起形成卵块,这样可以提高瓢虫宝宝的成活率。瓢虫的卵长长的,像缩小版的米粒,有黄色、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一段时间后,瓢虫宝宝就会从卵里钻出来。瓢虫宝宝形态各样,有的黑红相间,移动迅速;有的全身粉白,长满突起;有的全身长满枝刺,看起来像毛毛虫……瓢虫宝宝要经过多次蜕皮才能长大,快要变成成虫时,它们会用腹部将自己固定在植物上,然后全身硬化,变成一个椭球体,这就是蛹。过一段时间后,瓢虫成虫就会从蛹中钻出,再也不是儿时的模样。刚羽化的瓢虫,全身柔软,色斑较浅,过一段时间后,全身的软甲会变成坚硬的铠甲,瓢虫就要飞入这花花世界中去了。
装死是绝招
瓢虫一般在白天活动,它们的行动十分敏捷。但遇到天敌或者受到惊吓时,它们就会装死来逃避天敌。瓢虫的“演技”了得,它们先把触角、脚等脆弱的部位全缩在坚硬的鞘翅下,然后将鞘翅紧紧贴在叶子上,这样一来,蚂蚁之类的小昆虫就无法伤害它们。如果遇到的是鸟这样的大动物,瓢虫在装死的同时还会瞅准机会从植物上滑落到草丛里。要是这种物理防御不起作用,瓢虫就会用自己的化学武器来对付天敌。它们会从自己的关节处渗出一种小液滴,这是瓢虫的淋巴液,其实就是它们的血。这种液滴一般呈黄色或红色,带有一股刺鼻的气味,瓢虫靠这种气味可以赶走很多天敌。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捉瓢虫时在手里留下了难闻的气味和一摊黄色的液体?很多人以为那些液体是瓢虫的尿,其实那是瓢虫因害怕而挤出来的血。
翦翳翎 摘自《我们爱科学》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