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关于屁的冷知识



    噗——在人群中,一个声量惊人的屁可能会让你瞬间陷入尴尬,但对你的身体而言,放屁可是一件每天必不可少的正经事——正常人一天要放十几个屁,释放出的气体的总容积约500毫升甚至更多。
  
    关于屁的冷知识

    屁从哪里来?

    食物消化产生的气体

    你吞进肚子里的空气的多少是决定“屁量”的关键因素;而肠道消化食物时产生的具有臭味的废气,则决定了你的“屁味”。

    臭屁不响,响屁不臭

    臭屁中的硫化氢等物质的含量高,屁的黏度较大,气体会更倾向于稳定地流动,不容易形成声波;而不臭的屁黏度较小,气体会更倾向于不规则地流动,更容易形成声波。因此“响屁不臭,臭屁不响”的说法虽然不绝对,但的确有几分道理。

    豆子吃多了更容易放屁?

    大豆、豌豆、红豆等豆类中含有一种无法直接被人体吸收的低聚糖,我们需要依靠大肠中的双歧杆菌来分解它。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气体,所以,豆子吃多了的人很容易放屁。

    被憋回去的屁去哪儿了?

    被憋回去的屁会被肠壁细胞吸收,然后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全身,再由肝脏过滤掉其中的有害物质之后到达肺部,最终随着呼吸被排出体外。

    不放屁不是好事

    一个健康的人是不会长时间不放屁的,如果一个人连着几天都不放屁,那意味着胃肠道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有个职业叫闻屁师

    闻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屁的气味判断屁主人的肠道健康状况。为了准确地辨别各种气味的细微差别,闻屁师不能吸烟、喝酒、涂化妆品,甚至不能穿刚刚涂完鞋油的皮鞋,以保证鼻子不受其他气味的干扰。

    不同的食物,会令屁产生不同的气味吗?

    不同的食物在人体内发酵后会产生气味各异的屁。

    如果你平时吃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较多,肠道在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吲哚和粪臭素,让屁变成便便味。

    如果你平时吃肉少,吃红薯等淀粉类食物多,那么屁中的臭味成分会大大下降,而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增加,这会导致你的屁量增加,但不怎么臭。

    脂肪含量高的油腻食物会让肠道消化变慢,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更久,发酵产生更多的臭味气体,导致你的屁又多又臭。

    西蓝花、卷心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因为含硫量比较高,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硫化氢等物质,让你的屁变成臭鸡蛋味。

    洋葱、大葱、大蒜、萝卜等食物本身的气味也会混合在屁里,形成更加“有层次”的屁味。

肖笛/编辑 摘自《红领巾》2022.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