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古时候的饭馆,究竟能吃点儿啥?



    古时候的饭馆,究竟能吃点儿啥?

    作为世界三大菜系的中餐,其底蕴可不是一天炼就而成的。几千年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的世代发展而不断发达。中国人对于吃的喜欢更是深入骨髓:旅游时的必备计划之一肯定是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读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美食文学时会叫人想象得直流口水,而看古装影视剧时总会不自觉地留意剧中各种美味佳肴。那么,你是否想过,假如有机会穿越回古代,我们能在饭馆里吃点儿啥呢?

    先秦时期:窝窝头配烤鱼

    当你穿越到先秦时期,置身于秦国首都咸阳的大街上,恰巧身边是一家冒着热气的小店。你走进小店,会发现店里根本没有餐椅,因为那时椅子还没有传入中国;更没有写满各式菜名的菜单,那时人们点菜全靠盲点。

    既然是小店,那先来点儿点心吧!首先,没有馒头。相传,馒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用面粉替代祭祀用的人头而发明的,而此刻你身处先秦时期,还远没到三国时期。其次,也没有电视剧《芈月传》中出现的绿豆糕,因为绿豆在北宋之后才传入了中国。你能点到的点心,恐怕只有窝窝头了。这是一种用黄米做成的点心,淡而无味。

    既然没什么可口的点心,那点个米饭和肉菜吧!抱歉,根本不可能!现如今我们吃的白米饭,也就是水稻,在先秦时期可是贵族用来祭祀祖先的,非常珍贵。而肉类,像牛肉、猪肉、羊肉、马肉、鸡肉、狗肉等,都是有地位的人才能吃的,普通百姓只能吃菜。《大秦律》规定,牛瘦一尺,要打养牛人三十下;牛要是不生小牛犊,就要把养牛人充去边关;要是谁敢吃牛,几乎就是死罪。

    如果非要吃肉,鱼倒是可以品尝一下。还别说,先秦时期,稍微考究点儿的酒家,鱼做得都很不错。而当时一些鱼的菜肴做法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唐朝:正餐点心一个都不少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尤其是唐玄宗初期的开元盛世,更是吸引万邦来朝。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带来了各种美食。

    进入唐朝的饭馆就随意多了,光是早餐吃的粥就有十几种。唐朝诗人王维喜欢吃芝麻粥,白居易喜欢吃有营养的乳和地黄粥,要是赶上寒食节,还能蹭蹭“公务员”们的寒食麦粥。如果你不喜欢粥,还有蒸饼、胡饼和煎饼。

    不同于先秦时期,唐朝的午餐和晚餐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点牛羊肉。羊肉有蒸有煮,还有羊肉汤,一碗喝下去全身暖洋洋的。至于牛肉,原则上不能杀牛,但如果牛意外死了,是可以被食用的。

    蔬菜主要是秋葵和薤,也可以点唐朝名相魏征所喜爱的醋芹菜。至于西红柿、土豆、玉米、洋葱、红薯等蔬菜统统没有,哪怕是如今常见的大白菜也很稀有。在当时,大白菜还没有培育好,品相和口感与如今相差很大,几乎没人吃,饭店自然也不会引进。

    在唐朝,你能吃到的点心种类也非常丰富,例如一种叫酥山的点心,它用乳酪、冰和蜂蜜做成,类似如今的冰淇淋;还有水果制成的甜点——火晶柿子。

    明朝:酸、辣、甜别有滋味

    穿越到明朝,你会发现美食继承了宋朝的发展,并且拥有了更多的引入品种。走进一家饭馆,你可以先点一壶“内心丰富”的茶,茶水里通常会泡一些胡桃、松子等坚果,还配有水果蜜饯这样的零食。

    上过茶之后,你就可以随意点菜了。你可以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尝尝青菜豆腐和红烧肉,也可以尝尝最新引入中国的番茄、玉米、辣椒。想吃番茄炒蛋?恐怕做不了,但你可以点番茄蛋花汤。因为在明朝后期才开始普遍种植油菜花,进而有了炒菜用的菜油。

    餐后点心你可以吃到南瓜饼,如果在江南,还能点上一份带骨鲍螺。这是一种模仿螺蛳形状的奶油制品,和如今的泡芙非常像。

    曾有人问:为什么中国人吃得不少,但整体上都不太胖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每一道菜都会精心烹饪,很好地规避了工业化食品生产所带来的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的粗烹饪方式,从而让我们保持较好的体形。

    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中国人更加热爱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雪兔 摘自《少年大世界》2022.7-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