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片献芹心
千古一片献芹心
有一种蔬菜,自古以来就极具争议,喜欢它的人觉得它清新爽口、营养丰富,讨厌它的人却认为它味道怪异。你猜到是哪种蔬菜了吗?没错,就是:芹菜。
芹菜不仅是日常饭桌上的“常客”,在一些地方更是年夜饭的“必备品”,因为“芹”与“勤”同音,新年吃芹菜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勤劳致富。而且,芹菜的茎是中空的,芹菜便又有了“路路畅通”!的美好寓意。那么,芹菜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芹菜啦!不信?你看《诗经》里有相关记载:“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大意是泮水真令人愉快,众人来此采芹。什么是泮水呢?周代时,学宫(即学校)被称作“泮宫”,而泮宫前那个半月形的池子就是“泮水”。所以,古时会将入学称为“入泮”“采芹”,秀才还会自称为“采芹人”,而学校则有了“芹宫”这个别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学子在进京赶考之前,会先去孔庙前的泮池里采摘芹菜插在帽子上,然后才去孔庙中祭拜,这一习俗也被称为“采芹”。或许,在他们看来,帽子上的芹菜正是他们“读书人”身份的象征。
无独有偶,西方也曾有人把芹菜戴在头上。相传,古希腊有四大“冠冕运动会”。之所以叫“冠冕”,是因为这四大赛会的奖品不是金钱或贵重物品,而是由植物枝条编成的冠冕,其中就有野芹菜冠。这时的芹菜,是运动冠军的象征。
虽然,芹菜很受一些人的喜爱,但还有一些人怎么也吃不惯。在《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向富豪们推荐芹菜,说芹菜十分味美,结果富豪们尝过后,“蜇于口,惨于腹”,口舌像被毒虫蜇咬了一般,肚子也开始疼起来,他们纷纷埋怨农夫,农夫也感到十分惭愧。
本来,很多第一次吃芹菜的人就接受不了它的味道,更何况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富豪们。所以,不难理解他们为何会有那样的反应。只是,可怜了芹菜,好端端的就成了“粗鄙之物”,甚至还有人用“献芹”来讽刺他人所提的建议浅陋。后来,“献芹”也被用来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不再只具有负面含义。可不管是讽刺用法还是自谦用法,芹菜的“地位”都十分低下,所以“食芹”才会被用来表示自己虽效忠君王,但贡献微薄,不足挂齿。或许是因祸得福,芹菜竟渐渐地衍生出“忠心”这一寓意。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写下一部军事论著,并用芹菜为其命名,这部论著就是著名的《美芹十论》。辛弃疾自谦地将自己比作“献芹人”,为朝廷出谋划策,只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当真是应了李白那句“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呀!
从这以后,“美芹”便常和“悲黍”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辛弃疾写过一副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上联称赞了辛弃疾的词风,下联则歌颂了辛弃疾的爱国之情。
芹之美,不仅在舌尖之上,更在笔端之下。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芹菜的有趣故事?快去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