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节日
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是一个农业社会,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农事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而英美等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有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纪念基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
春节VS新年
中国传统的新年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即春节,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又称为元日,俗称年初一。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非常丰富,人们张灯结彩,燃放鞭炮,互相祝福。王安石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就是春节的热闹场景。
西方人的新年则指的是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即元旦。在12月31日晚上,人们涌上街头,进行盛大的狂欢,到了深夜接近零点时分,数万人聚在一起,倒数计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当大钟敲响12下,优美的乐曲奏响,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
万圣节:不给糖就捣乱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为每年的11月1日,是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晚上,小孩子们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打扮成鬼精灵模样,提着南瓜灯笼挨家挨户讨糖吃。见面时,孩子们千篇一律地说着“不给糖就捣乱”,主人纷纷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节日饮食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我们现在说起节日,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相对应的节日食物。例如,春节的时候,北方人要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中国的节日食物不胜枚举,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相对应的食物,正月十五吃元宵,立春吃春饼,清明节吃清明饼、青团,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吃重阳糕,中秋节吃月饼,腊八节吃腊八粥……数不胜数。
西方也有许多节日美食。如复活节当天,除了传统的复活节彩蛋外,欧洲许多地方会制作十字面包,英国这天还会吃重油水果蛋糕。南瓜在万圣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万圣节人们会吃南瓜饼、南瓜派等等南瓜美食。
摘自《作文世界》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