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故事
扶不起的阿斗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蜀国国君刘备得了重病。他即将不久于人世时,把丞相诸葛亮叫到了病榻前。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说:“我把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了!如果这小子还成器就帮衬他,不成器就把他废掉,丞相自己来做皇帝。不管怎样,千万要保住蜀国的江山啊!”诸葛亮老泪纵横,再三向刘备叩首,答应他好好地辅佐刘禅。
刘禅的小名叫阿斗。阿斗一坐上国君的宝座,笑得都合不拢嘴了。不过说实话,刘禅的确是一个愚笨无能、胆小怕事的人。他很少过问国家大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最开始的几年,刘禅还算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经常把“一切都按丞相的意思办”当作口头禅。所幸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还是一位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的丞相。他时刻牢记刘备“一统天下”的愿望,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所以起初蜀国的国力并没有衰败的迹象。不过随着刘禅慢慢长大,他的才能没有见长,却对诸葛亮增添了几分戒备之心。在诸葛亮第四次攻打魏国的时候,刘禅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担心诸葛亮功高盖主,在他即将打胜仗的时候,一纸调令把他召回了蜀国。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对刘禅、对蜀国尽职尽责。临终前,他向刘禅推荐了一个人才——姜维。姜维是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不过刘禅是个没有主心骨的家伙,他再次听信了皇后和宦官的蛊惑,没有信任姜维等一批忠臣良将。姜维虽然有才华和抱负,但因为这些小人的阻挠,没办法施展拳脚。后来,魏国派兵攻打了蜀国,刘禅没有接受北地王刘谌(chen)背水一战的请求,而是听从了奸臣们的建议投降了,成为了亡国之君。蜀国的贤士能臣并不比魏国少,最终却败在了一个昏庸的刘禅手中,真是可惜呀!
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一个人不管别人怎么帮助,能力都没有长进,无法成才。根据刘禅的故事,人们还总结出了一句歇后语:刘阿斗——扶不起,也有另一种说法:刘阿斗——不服(扶)不行。
摘自《知心姐姐》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