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
太阳系就是我们蓝色地球的家,是由太阳和围绕它的行星及其他天体组成的。太阳系共有8颗行星,其中大部分有卫星,就像地球拥有月球一样。想象一下,除行星和矮行星之外,还有亿万颗碎石等物质以太阳为中心旋转,构成了小行星,还有由比碎石等更细小的物质如尘埃、冰等构成的彗星。
可以说,太阳是用看不见的“绳索”将行星拴在身边的。这种现象叫做引力。“万有引力”这条宇宙定律的大意是,任意两个物体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大质量的物体会吸引比它小的物体。
行星都在围着太阳逆时针旋转,并拥有各自的旋转路径:运行轨道。行星的运行轨道各不相同,这样就不会乱套了。
太阳系的大小很难准确测量,因为目前还没有宇宙飞行器到达过它的边界。太阳系是巨大的,但放在整个宇宙中,它还是小得可怜呢。
目前,“新地平线”号探测器正在前往太阳系的边界。“新地平线”号于2006年出发,2011年飞越天王星,很快就能漫游到海王星了。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行速度越快。那些遥远的星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更长,运行速度就比较慢。地球要用1年的时间绕太阳1周。对比来看,绕太阳1周,水星约3个月,金星约7个半月,火星约2年,木星约12年,而土星则约30年。
除了绕太阳公转,行星还在持续自转,就像陀螺一样!同样的,行星自转的速度也各不相同。
在大约50亿年前,那时的太阳系还是一团巨大的星云,由气体和尘埃颗粒组成。
在引力作用下,随着这团星云自转得越来越快,它的中心便形成了具有超高温度和密度的球体。
这个球体的温度太高了,以至于自身开始燃烧并发光。于是从中就诞生了一颗恒星——我们的太阳!
散落在一旁的气体和尘埃继续围绕着这颗年轻的太阳旋转,继而聚集并凝结成团。
太阳周围温度较高的那些团块状物受太阳辐射和压力的影响形成了4颗岩石行星;远离太阳的那些团块状物由于受太阳辐射和压力较小,则形成了4颗气态巨行星。
摘自《快乐数学》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