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锅涂层真有毒吗
2004年6月的一天,一个电焊工在焊接管道时,突然感到胸闷、头痛、呼吸困难,被送往医院急救,经过3个月治疗才痊愈。调查后发现,害他中毒的,是管道内壁上的聚四氟乙烯涂层,这种物质在电焊的高温作用下,分解出了有毒气体氟化氢。
聚四氟乙烯俗称特氟龙,它是不粘锅、电饭锅内壁上的那层涂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作用下,特氟龙会分解出有毒物质,用这些炊具做的饭有毒,这个说法一传开,很多人都不敢再用有涂层的电饭锅和不粘锅了。
特氟龙——不粘锅的武器
期中考试成绩明天就要下来了,我知道自己这次没发挥好。为了减轻即将到来的责罚,今天吃完晚饭,我赶紧穿上围裙,准备刷锅。
“一定要刷干净哦。如果被我检查出哪里没刷干净,可要受罚的。”老妈说。
“啊?积极做家务还会受罚,太没道理啦!”我抱怨道。
“哼哼,刷锅太积极,思想有问题。我猜你这次一定是没考好,打算这两天好好表现,争取宽大处理吧。”老爸一下子就揭穿了我的“阴谋”。
多说无益,还是老实干活儿吧。为了不挨罚,每双筷子、每个碗我都刷得特别仔细;刷炒锅时,更是用上了“最强武器”钢丝球。我正刷得起劲,却被老妈叫住了:“停停停!你怎么能用钢丝球刷锅呢?”
“为了把锅刷得更干净呀!”我赶紧解释。
“咱家这可是不粘锅,钢丝球很容易把不粘锅的特氟龙涂层磨掉,以后就没有‘不粘’的效果了。”老妈说。
正在客厅看电视的老爸,闻声走过来说:“我听说不粘锅的特氟龙涂层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咱家这锅的涂层还遭到了磨损,我们恐怕是要把有毒的特氟龙微粒吃到肚里了。”随后,老爸给我们讲了他在网上看到的种种说法,还列举了一些特氟龙导致人中毒的案例。
“咱家这锅以后是不能用了!可话说回来,为什么不粘锅一定要用这种危险的材料呢?我看肯定是一些黑心的商人为了赚钱,想出来的馊主意!”我愤愤地说。
“这你可说错啦!其实,自不粘锅问世以来,特氟龙一直就是涂层的主要材料。它的优势在于摩擦系数非常小,所以其他物质很难粘在它的表面,这才能达到不粘的效果。”老妈回答。
高温才危险
“再怎么说,也不能用有毒的材料吧?”老爸说。
“哪儿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呀!特氟龙只有在很高的温度下,才会释放有毒物质呢。”老妈解释说,特氟龙在250℃以下时,状态是非常稳定的,不会发生分解。当温度超过250℃后,特氟龙会逐渐变得不稳定:超过300℃,才会彻底“造反”——发生分解,产生氟化氢等有毒物质。
“那你平时炒菜的温度有多高呀?”
“就算火最大的爆炒,锅的温度一般也只有200℃左右;即使油炸,油温一般也不会超过250℃。所以一般烹调时,不必担心涂层分解释放有害物质。也就是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人是不会中毒的。
“当然啦,如果大火空烧锅,温度很快就会升高到300℃,这种情况就非常危险了。英国一本专业的医学期刊曾经介绍过这样的案例:一个人在烧热锅准备做午餐时睡着了,而且一睡就是5小时,醒来时发现厨房已经充满了有毒的烟雾。”
涂层刷坏会粘锅
“那如果把特氟龙微粒吃进肚子里,一定很危险吧?”老爸瞪着我说,“所以,你今天把锅刷坏了,可是犯了大错!”
“老妈不是说了,特氟龙只有在300℃以上才会分解呢。就算把特氟龙微粒吃进肚子,应该也没事儿吧?”我边说边向老妈投去求助的目光。
“这倒是。特氟龙微粒不会在人体内分解,而是会直接排出体外。”老妈帮了我一把。
“就是嘛,不粘锅即使涂层磨损了,对人体也没什么危害。再说我刷锅这么仔细,应该表扬才对。”我得理不饶人。
“你这小子,别偷换概念!不粘锅的涂层磨损后,‘不粘’的效果就减弱了,不仅炒菜时容易粘锅,清洁时也会更费力。我平时用不粘锅炒菜都用木铲,刷锅时用海绵。谁知道你这个冒失鬼,竟然用钢丝球刷。”老妈愤愤道,“不管怎么说,这次处罚是免不掉的。”
“看在我这么积极刷锅的分儿上,就免了吧。”我哀求道。
“既然你这么爱刷锅,那以后两个月的刷锅任务就交给你啦。”老妈挥挥手说。
“期末要是再没考好,接着刷!”老爸趁机推卸自己的刷锅任务。
一想到明天自己糟糕的成绩就要公布,我也不敢争辩,只能认栽。
梁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