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列岛玄武岩
在台湾海峡上,散落着一个个岛屿,在碧海蓝天中,它们像一颗颗耀眼的宝石般美丽而迷人,它们就是澎湖列岛。澎湖列岛由90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澎湖本岛区域,包括澎湖岛、白沙岛及渔翁岛,这三座岛之间有桥相连,低潮时可以步行通过。第二部分是离本岛不远的吉贝屿、虎井屿、大仓屿等。第三部分则是远离本岛的一些分散的小岛屿,幻望安岛、将军屿、七美屿、花屿等。
澎湖列岛是由海底裂隙喷发出的熔岩流,经冷却凝固后所形成的。在澎湖列岛众多岛屿中,只有花屿是由安山岩组成的,其他岛屿都是由玄武岩组成的。熔岩的喷发时间大约是在1740万年前至800万年前。由于列岛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所以列岛上的玄武岩顶面多平坦,有的岛屿看上去更像是一座方形的石山。这些岛屿的地表下都有好几层玄武岩,每一层都代表着一次熔岩喷发,所以,玄武岩流之间还夹杂着砂岩、页岩等沉积岩。
澎湖列岛中的桶盘屿是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岛屿,该岛因形状酷似倒盖的桶状圆盘而得名。桶盘屿的面积仅0.4平方千米,人口仅几百人,但岛上壮观的玄武岩柱状节理却扬名国际,享有“澎湖黄石公园”的美誉。
桶盘屿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是柱状的,纹理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大片陡峭的悬崖,非常壮观。每根玄武岩石柱平均高20米,宽1.5米,多为六边形柱状,排列整齐,状若石墙。因常年受到风化和侵蚀,岩柱的棱角逐渐被磨平,所以它粗犷外表的下面还有几分圆滑的质感。
那么,玄武岩柱状节理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大约为1200摄氏度,当岩浆冷却至八九百摄氏度时,岩浆结晶就会形成柱状节理。由于岩浆中含有六棱柱形状的斜长石、橄榄石、角闪石、辉石等矿物质,所以冷却后的玄武岩也多呈六边形。除了高大的柱状,玄武岩节理还会呈现天然的蜂窝状,这也是由于岩浆上下部分冷却固化的时间不一样,于是形成了类似干裂的泥土一样的玄武岩节理。
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最多,约占45%。玄武岩的颜色多为黑色、黑褐色或暗绿色,气孔多、质地坚硬,所以常被用来当作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原料,比如,将它搀在混凝土里,可以使混凝土重量减轻,并且更坚固、耐用。另外,玄武岩的抗压性、抗折性都很好,吸水率又低,所以是修建公路、铁路、机场跑道所用的石料中最好的材料之一呢!
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