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中医针灸
说到针灸,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对它感觉有些许神秘。的确,我国的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医学含量。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早在2006年国家就将它列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针与灸
平时我们总爱说“针灸”、“针灸”的,其实这“针”和“灸”并不一样,它们是中医里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针”很好理解,就是将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某些特定的穴位,再运用适当的手法,起到疏经活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而“灸”呢,则是另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它是将艾叶加工成细长形状的艾柱或艾卷,点燃后熏灼穴位表面的皮肤,以达到温通气血、散寒止痛的目的。
因为这二者都是通过穴位、经络来对人体的脏腑气血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中医传统手法,所以大家就习惯把它们放在一起统称为“针灸”啦。总而言之,针灸是一种中国持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艾草是广泛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一种菊科植物,也被称作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节的时候,有些地方的人们还有挂艾枝的传统。
神奇的穴位和经络
医生下针和用灸,可不是随便在人身上哪里都可以的,而是要选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对于穴位和经络这两个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武侠小说和电影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个门派擅长点穴或者某位幸运的习武者打通了“任督二脉”这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会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奇妙莫测,但中医理论中穴位和经络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与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的诊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简单地说,穴位在针灸术中指人体体表的一些特殊位点,其下连接着肌体中的刺激感传递通道。而经络则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相当于纵横交错分布在人体全身的路径、网络,它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中医针灸就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疏通经络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针灸使用的真的是银针吗
在古装戏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中毒的时候,医生会拿出一根平时治病所用的银针来,往毒液里一插,银白的针马上就变成漆黑的颜色。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银与某些毒物中所含的硫化物会发生反应,硫化物会在银器表面形成暗色的硫化银,使银针看起来变黑。
那么,中医针灸所用的针是不是白银做的呢?事实上,我国在古代确实曾经有过使用银针的历史,不仅仅有银针,还有金针呢!早些年在河北满城西汉墓中就出土过医用的金针和银针。但是,现在我们的医院里已经不再使用银针和金针了,而是选用不锈钢针。其中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比起金针、银针来,不锈钢针的价格要便宜很多。而且经过测定,它的强度和硬度还要显著优于金针和银针呢。只不过,由于人们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以前“银针”的叫法,并且不锈钢针也是银白色的,闪闪发光,看起来俊是银制的,所以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把针灸中使用的不锈钢针叫做“银针”。
针灸的历史
要说针灸在我国的历史,那可是很悠久了。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这些部位。结果发现这样可以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于是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就随之产生。
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他不仅画八卦、教民渔猎,而且“制九针”。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其后漫长的岁月里,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以及研究针灸学的专著。隋唐时期,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这样一度阻碍了针灸学在中国的发展。不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针灸再次得到了大发展。
铜人针灸显千年神奇
上海世博会期间,坐落在世博园中轴线东侧的中国国家馆展出了数件中国顶级国宝,其中之一就是令国内外观众感觉十分神奇的明代针灸穴位铜人。铜像全身清楚地标注了数百个穴位和经络的具体位置,从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角度,详细阐释了人体的穴位和经络。
从宋代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学医的人练习和使用针灸技术,医官和工匠们就开始专门铸造了这种标注人体穴位的铜人。据记载,北宋著名医学家王惟一曾发明制造过一种专门用来考试太医局学生的铜人。铜人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能够打开,可以看到腹腔内的五脏六腑,其位置、形态、大小比例都与真人基本相同。在铜人身体的表面,刻着人体十几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及穴位名称都详细地标注出来。每个穴位留有针孔,针孔里注有水银。考试的时候,铜人外面用一层蜡封住,只有当应试者把针准确刺入穴位后,水银才会流出。在我国历史上,官府和民间都铸造过多件针灸人偶,它们对我国中医针灸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都是我国中医界的传世国宝。
走向世界的中国针灸
中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治疗成本和价格低、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副作用少,因此早在唐代,针灸疗法就已远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在这些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
据报道,目前针灸可以治疗的有效病种达307种。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随着越来越多热衷子针灸的人的研究和推动,针灸有了新的发展,不但用于治疗人类的疾病,还可以用它来对动物进行治疗。一些兽医会用针灸的方式来帮助小猫、小狗等动物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呢!
摘自《中华少年》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