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窗 > 百科知识

保护深海

国内动态 解放军东海演习动用隐身战舰6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发布将在东海进行实弹射击演练的消息。演习将在6月30日至7月5日间在舟山至台州以东的东海海域举行,演习举行的时机引起了猜测。美韩原定6月28日起在黄海海域开展联合军演,“华盛顿”号核航母也将参与。 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泉州举行7月11日,以“海洋·海峡·海员”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福建泉州隆重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00多名嘉宾参加了盛会。自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航海日”以来,已先后在北京、上海、青岛、太仓、大连成功举办了五届庆祝活动。 中方坚决反对美韩黄海军演7月16日消息,针对美韩黄海军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5日再次重申,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军用舰机在黄海以及其它中国近海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这是外交部在接连4次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此表态。此前,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长鸟晓天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对美韩黄海军演表示明确反对。中方在一个月内已5次对美韩军演作出表态。 南海舰队多型舰艇协同演练高难课目 7月19日消息,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把多种型号登陆舰、猎潜艇拉到复杂海域进行编队综合防御、协同攻击、强电磁干扰联合出击等高难课目演练,提高了部队密切协同和快速打击的实战能力。 索马里反海盗 中国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起航 6月30日,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从湛江起航,前往亚丁湾接替第5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编队由南海舰队“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正在执行第5批护航任务的“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及4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整个编队1000余人,包括8名女军官。 我前5批护航编队共护航2248艘次7月1日消息,自2008年12月26日以来,中国海军先后派出5批14艘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迄今已顺利完成213批2248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护航编队调整亚丁湾东会合点7月2日消息,中国海军第5批护航编队亚丁湾东口会合点(A点)7月1日至9月30日将由北纬14度50分东经53度50分调整至北纬14度00分东经51度00分,向西南方向移动172海里。 我新型舰载气垫艇首次远海训练7月6日,中国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进行了舰艇协同演练。期间,海军新型气垫艇滑出“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舰尾跳板驶向深蓝大洋,进行了进出母舰、海上航渡等训练,并与一艘商船进行了模拟护航演练。这是海军中型舰载气垫艇自2009年12月下水后首次在远海训练。 我海军两批护航编队齐聚亚丁湾7月14日,我第6批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西部海域,与第5批护航编队会合。会合后,两批护航编队开始组织人员换乘和物资、备品转运。第5批护航编队共完成40批共570艘中外船舶的护航任务,确保了被护船舶、人员和自身装备、人员的100%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第6批护航编队驱离一批可疑船只7月18日,我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西口海域成功驱离一批可疑船只,被护第220批14艘商船全部安全驶入曼德海峡。 第5批护航编队访问非欧亚4国7月19日消息,我海军第5批护航编队“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巢湖”号导弹护卫舰结束137天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踏上友好访问非欧亚4国的新航程。访问的4个港口是埃及亚历山大、意大利塔兰托、希腊比雷埃夫斯和缅甸仰光。 俄再次派舰赴索马里海域反海盗6月28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称,由“列夫琴科海军上将”号驱逐舰、Olekma油轮和SB—36拖船组成的编队定于7月3日抵达亚丁湾,执行联合国反海盗任务。俄海军一直保持了在索马里海域的军事存在,并于2008年10月开始参与该海域的反海盗行动。 新加坡籍货轮、马绍尔群岛籍商船被海盗劫持 6月28日,一艘新加坡籍散装化学品船在由沙特开往印度途中航经亚丁湾海域时被海盗劫持,船上有1 9名中国籍船员。目前,营救行动正在进行中。7月6日消息,一艘驶往印度尼西亚的悬挂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旗帜的商船在亚丁湾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 荷兰海军即将部署反海盗潜艇7月2日消息,荷兰海军将于9~11月在亚丁湾海域部署一艘海象级潜艇执行国际反海盗任务,该艇将用于监听海盗船舶与其海岸上相关组织间的通信。这是荷首次参加北约在非洲之角的反海盗任务“海洋盾牌行动”,该行动原计划在2012年12月结束,最近决定将其延长3年。 日索马里护航行动延长1年 7月16日,日本政府安保会议和内阁会议决定,将7月23日到期的海上自卫队在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任务延长1年。由此,海自将继续开展船舶护航及P—3C巡逻机的高空监视活动。 台海消息 台最新型无人机测试失败落海6月28日消息,台湾台东县大武乡一艘渔船25日傍晚在加津林溪外海撒网竟然“捕到”一架无人机。经“海巡”人员协助,该船将该无人机拖上岸,通过机上标识“中翔003”确定是台“中科院”研发的无人机。“中科院”接报后连夜将无人机带回,但未作任何说明。 台汉光演习将模拟两岸开战情形7月6日消息,台军“汉光26号电脑辅助指挥所演习”将在19日展开,马英九将亲临观看。电晌模拟演习将以台军与解放军在20l0年的编装,分29个课目,以24小时不间断方式连续5天模拟2011年两岸发生战争时的各种场景,进行对抗演练。 台军将美濒海战斗舰列为换舰军购首选7月22日消息,台湾媒体称,台海军已将美濒海战斗舰列为下一代换舰计划的首选,同时还开始着手准备自行研制,以建立海上“不对称战力”。濒海战斗舰吨位小、造价低、乘员少,具有现代化模块设计和高速、隐身、火力强等特点,“相当适合用于台海防卫”。 国际要闻 俄向黑海舰队增派两艘军舰6月24日消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派往黑海的“无畏”舰与“雅若斯拉夫·慕德瑞”舰,可能将参与打击亚丁湾海盗的任务。因为亚丁湾到塞瓦斯托波尔的距离比到波罗迪西克的距离近得多。 俄导弹舰抵旧金山为总统访美保驾 6月24日消息,俄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与“克雷洛夫”号打捞拖船、“布托马”号油轮组成的编队抵达旧金山进行友好访问,同时为总统梅德韦杰夫6月22~24日首次正式访美保驾护航。 俄北方舰队成立红旗潜艇部队6月25日消息,俄罗斯于2010年2月10日成立了北方舰队红旗潜艇部队,目的是优化指挥结构。该部队在新的编制中将按照统—指挥和计划,根据指导文件要求,从艇员队所达到的作战训练水平出发进行训练。此举将提高北方舰队的战斗力。 俄考虑从乌克兰购光荣级巡洋舰6月26日消息,俄罗斯打算从乌克兰购买一艘还未建造完毕的光荣级“罗波夫海军上将”号导弹巡洋舰。该舰的建造于l984年启动,因军费急剧缩减而在1980年代末停止。陔舰1992年被重新命名为“乌克兰”号。俄乌已讨论了该舰的购买事宜。俄现有3艘光荣级在役。 伊朗海军将检查通过伊领海外国船 6月26日消息,伊朗海军司令赛义里少将表示,伊海军将根据伊议会的命令对所有通过伊领海的外国船只进行检查,以回应对伊货船的任何威胁性检查。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实施新一轮制裁,其中包括要对伊船只实施检查。 波兰将重启轻型护卫舰计划6月28日消息,波兰国防部将为海军划拨5900万美元重启“加夫龙”Ⅱ型轻型护卫舰建造计划。资金中最大的一部分将划拨给泰利斯新西兰公司,用于捉供并整合作战管理系统。该型舰首舰2001年铺设龙骨,2009年9月16日下水,但轻护舰计划其它工作因资金短缺而停止。波的新计划是2025年前建造3艘该型舰。 俄三舰队参加“东方—2010”演习 6月30日,俄北方、黑海、太平洋舰队旗舰“彼得大帝”、“莫斯科”、“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等30余艘军舰和补给船一同驶入日本海,参加6月29日~7月8日举行的“东方—2010”大规模战略战役演习框架内的联合演习。演习中层示了所有类型的海军武器,完成了布雷与扫雷,对陆地、水上和空中目标的导弹和炮火射击,发现并消灭敌潜艇及海军陆战队登陆等作战演练。 美率14国海军集结珍珠港演习7月1日消息,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多国联合海军演习6月23日在夏威夷海域开始,将一直持续到8月1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法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荷兰、秘鲁、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14国海军参演。科目包括反潜战、水雷战、登陆战。25艘各国军舰将进行实弹射击, 美海军为此调集了3艘退役舰艇作为靶舰。此次演习不仅规模比2008年更加庞大,东道主美军更是派出了各种海陆空精锐装备。 印海军将购买潜艇布雷设备7月4日消息,印度海军计划购置潜艇布雷设备以增强其常规潜艇作战能力,已向出售者和制造商发出有关信息。印海军现有16艘常规潜艇,即将装备由马扎冈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天蝎座级潜艇。 印两艘基洛级潜艇相撞 7月5日消息,印度海军基洛级潜艇“辛杜凯萨里”号与“辛杜拉特纳”号6月25日在孟买港靠岸时发生相撞,但无人员受伤。事故发生后,印政府一直拒绝透露事故细节,印军方表示损失不严重不值得关注,印海军则证实发生了潜艇相撞事故。 俄购法西北风级舰安装国产武器7月6日,参加谈判的俄罗斯国防工业系统消息人士透露,俄将购用法国技术生产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包括作战导航系统在内,但将配备俄国产的武器装备和直升机。俄要买的不仅是舰,而是一整套技术。预计第3艘舰将在俄境内建造,这是俄在谈判中努力争取的条件。 法反潜驱逐舰首次访问格鲁吉亚7月8~11日,法国海军“让·德维埃纳”号反潜驱逐舰首次抵达位于黑海海域的格鲁吉亚巴统港进行访问。访格期间舰上官兵将与格海岸护卫队举行海岸防护和海上救援等方面的联合军事演习。 美俄亥俄级携“战斧”进驻亚洲7月9日消息,美海军3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近期突然同时在亚洲东部和南部3个军港公开亮相,向亚洲各国展示美军在太平洋的实力依然强大得“不容忽视”。美18艘该级艇中的4艘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艇最多可携带154枚配有常规弹头的“战斧”导弹,可打击1600千米内的任何陆上和海上目标。 美海军巨舰编队悄悄合围伊朗7月9日消息,奥巴马已签署“史上最严厉”的单方面制裁伊朗法案,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伊施压。同时,美向伊近海增派海军,两栖攻击舰和航母编队已完成针对性部署,对伊形成“合围之势”。而伊朗也毫不示弱,伊海军每天都在波斯湾和阿曼海巡航,通过空中、海上和水下各种方式监控、跟踪外国海军的行动。 安理会通过“天安”号事件主席声明7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韩国“天安”号事件的主席声明。声明提及韩国联合调查结果,也提及朝鲜表示与此事件无关。朝鲜外务省发言人7月10日发表谈话说,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证明美韩企图陷害朝鲜的图谋“极其愚蠢”。韩国国防部高官7月11日透露,韩计划在本月底严惩“天安”舰事件的25名责任人。 乌克兰海军可能从美购军事装备7月13日消息,乌克兰国防部透露,乌海军代表团7月12日结束访美,期间与美方讨论了乌海军购买军事装备及弹药合约实施的前景。 美将使用核潜艇进行北极科考7月22日消息,美国民用科研机构已与海军签署一项协议,重新启动使用潜艇搜集部分北极冰层和海洋信息的休眠计划,这些区域通常超出科学家所能达到的范围。该计划被称为“SCICEX”,始于1993年,美海军“帕戈”号潜艇搭载5名科学家到北极进行了试验科考。 美韩将举行34年最大军演7月22日消息,美韩军方7月20日宣布从25日开始在日本海举行为期4天的大规模联合军演,以此作为对“天安”号事件的应对举措。这是1976年以来美韩军队进行的最大规模军演,双方将投入20艘舰船、200架飞机以及8000名军人。“华盛顿”号核航母也将参演。 名舰航迹 “艾森豪威尔”号部署到第6舰队7月6日消息,美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大队7月4日被部署到美海军第6舰队的责任区域。该大队此前被部署在第5舰队执行任务,成功完成了在北阿拉伯海为期112天的执勤任务。 “戴高乐”号今秋部署印度洋7月21日消息,法国决定今年秋天派遣“戴高乐”号航母前往海湾和印度洋支持阿富汗军事行动,美海军也有一艘航母在该地区执行任务。它们将协调彼此的行动。 国防科普期刊/报纸研讨会在京举行 国防科普期刊/报纸是重要的国防科普媒体资源之一,为了将这一资源建设得更好,7月7日至8日,由《舰船知识》杂志社牵头主办的国防科普期刊/日报纸研讨会在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举行。中船综合院孙英总工程师、中国科普期刊研究会彭金良秘书长、《航空知识》、《兵器知识》、《舰船知识》、《世界军事》、《兵器》、《轻兵器》、《坦克装甲车辆》、《国际太空》、《航空模型》、《航空世界》、《现代舰船》、《现代军事》、《环球军事》、《军事史林》、《中国国防报》、《北京科技报》等期刊/报纸的社长、主编参会。会议围绕国防科普期刊/报纸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等进行了研讨。 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发布八大概念船型 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在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向公众发布并命名了面向未来的8款概念船型。这些概念船集合了海上交通、能源提供、食品加工和休闲娱乐等众多功能,为观众展示了“人类海上生活”的美好蓝图。其中,“世博未来”号是一艘海上巨无霸,船上拥有商业楼字、学校、医院、码头、天文台和气象中心等陆地城市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它航行在大海上,犹如一座浮动的城市。“世博绿洲”号漂移农场船则集海水淡化、蔬菜水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和食物生产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船,将成为人类“海上食物供应站”。“世博梦幻”号是一艘大型游乐船,配有豪华七星级酒店、游乐场、摩天轮、歌剧院、影视城、人造沙滩和空中观光平台等各种游乐设施,营造出一个移动的海上欢乐天地。船上携带能够上天观光的飞艇和入海游览的潜艇,使游乐船“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世博希望”号是一艘风帆客船,采用高效吊舱式电力推进,电力供应采用模块式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内燃机发电,并配有可折叠收存式风帆,真正实现了碳的零排放。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号仿古帆船参加上海世博会 6月24日,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仿古帆船“安达卢西亚”号抵达上海港。该船仿照17世纪的三桅帆船而建造,长51米,高近40米,3根桅杆上装有7面帆,并配有10个铸铁炮筒,其独特的外形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据介绍,这种三桅帆船曾是长达3个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同美洲及太平洋诸岛之间贸易往来的主力船型,它的船舱里装满了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四个大洲的货物,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文化联系作用。 日本新型直升机母舰22DDH排水量将比“日向”号大50% 日本媒体近日曝光了海自第3艘直升机母舰22DDH的设计方案。新型舰长248米,宽39米,排水量超过24000吨,几乎比“日向”号直升机母舰大50%,同时也超过意大利“加里波第”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及英国无敌级航母的排水量。该舰装备的3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与2座“拉姆”导弹发射装置将采用舷侧布置,升降机也由飞行甲板中心移至甲板边缘,从而显著增加了飞行甲板宽度。弹药升降机的数量也由“日向”号的2部增至4部。专家称这些设计改动都是为尺寸与载弹量更大的F-35B型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与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甚至无人机的上舰做准备。同时有消息称,该舰的飞行甲板采用特殊材料制造,其强度与耐飞机尾焰烧灼能力均可满足F-35B的起降要求。如这 些猜想变为现实,22DDH将更像一艘真正的现代航母。 印度将为“光辉”航母舰载战斗机建岸基测试设施 印度将在果阿的海军航空站建立第一个航母舰载机岸基测试设施,用于其国产“光辉”轻型战斗机(LCA)海军型的飞行测试。该设施将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整的航母舰载机岸基测试设施,另外两个分属美海军与乌克兰海军。它能完全模仿一艘采取滑跃式起飞/拦阻索降落的航母进行起降操作,并按照印在建国产航母的尺寸建造。该设施全部专用设备的集成和安装将由俄罗斯工程人员完成。“光辉”海军型原型机NP—1定于7月6日出厂,首次试飞计划于年底在班加罗尔进行,为舰机适配性测试做准备,完成后将转入该设施进行进一步测试。该设施的起飞区坡道与着陆区将分别于2011年底和2012年建成。除“光辉”机外,该设施还能对米格-29K飞行员进行上舰前训练。 世界上末段垂直攻击激光制导导弹首次试射在法国进行 近日,法国激光制导型“模块化空对地武器”成功进行了首次试射,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对末段采用垂直攻击方式的激光制导导弹进行试射。重250千克的试验弹由一架“阵风”战斗机在4千米高空投放,投放距离25千米,使用地面激光照射器指示目标。导弹在距目标100米远时,从GPS制导自动转换为激光制导模式,最终在精度1米之内成功命中目标。此前已有GPS/惯导和GPSP/惯导+红外两种制导方式的该导弹装备法海空军“阵风”。该导弹有125、500及1000千克3个型别,可昼夜全天候使用,既可低空投放,也可远离目标中心发射,射程超过50千米。而使用激光半主动导引头代替红外导引头的最新型采用特殊的末段制导算法,能以更高精度攻击陆地及海面高机动目标,同时,它是第一种末段采用垂直攻击方式的激光制导武器,能近距离控制攻击参数,还可使附带毁伤降至最低。2009年底,法武器装备总署与萨基姆公司签署3400枚导弹生产合同,其中包括激光制导型,生产将从2012年末开始。 文莱海军新型近海巡逻舰揭开神秘面纱 近日,文莱海军3艘新型近海巡逻舰在建造商德国吕尔森集团不来梅船厂被揭开神秘面纱。该型舰长80米,舰首装一座BAE公司57毫米Mk3舰炮,舰桥上安装了泰利斯荷兰分公司的STINGEOMk2雷达/光电火控系统,Terma公司的SCANTER4100空中/水面监视雷达,以及蔡司光电子公司的MEOSⅡ海上光电监视系统。该舰中部安装了一对双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能采用MM40Block3“飞鱼”反舰导弹。该舰采用球鼻首,可改进流体力学性能。飞行甲板可容纳一架S—70直升机,舰尾可释放与回收小型巡逻艇。文莱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西北部,在马来西亚东部沙捞越州和沙巴州之间,而这两个州近海附近发现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除这3艘舰外,不来梅船厂还将为文莱海军建造4艘长41米的埃吉特哈德级近海巡逻艇。   欧洲直升机公司展示低噪声“蓝色直升机” 欧洲直升机公司展示其最新直升机降噪技术。其中,“蓝边”技术采用与传统螺旋桨叶片完全不同的双后掠翼叶片 形状,减小在叶尖产生的“叶片涡流相互作用”噪声,可使直升机噪声降低3~4分贝。“蓝脉”技术是一种主动螺旋桨 压力控制系统,在主螺旋桨边缘加入“智能化”压电驱动部件,通过控制每片叶片上的3片襟翼模块,减少每片转动叶片下一片转动叶片叶尖涡轮气流之间产生的噪声,同时还可显著减小直升机机身内部的振动,提高机组人员的舒适性及直升机易损部件的寿命,可使直升机噪声降低5分贝。这种创新性主螺旋桨叶片设计还具有环境友好性,能大幅减少直升机二氧化碳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该公司还展示了最新设计的被称为“反向活塞反向汽缸”的二冲程发动机,其功率重 量比甚至可与传统涡轮发动机相媲美。 德国研制新型蛙人输送艇 近日德国Gabler公司公布了其与德国国防部“舰船与海军武器技术中心”(WTD 71)联合开发的微型蛙人输送艇(SDV)样机“扁鲨”。其设计思想主要源于该中心2006 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技术演示项目,目的是满足德海军特种作战任务需求,研制可装载在标准533毫米潜艇鱼雷管中的特种作战蛙人水下输送平台。德国防部与海军特种部队合作制定该型艇的用户需求,主要外部设计包括防护性外壳、可伸缩潜望镜,以及符合人体工程设计的侧部进出口。其设计体积要能搭载2名蛙人,而且必须满足212A型潜艇鱼雷发射管的尺寸要求,依靠电池提供最大3节的航速,载荷空间0.3立方米,下潜深度至少为24 米,要求具备低噪声、低信号特征、重量轻、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鱼雷管发射准备,并要求具有一定的舒适度。该艇将设计建造为无磁系统,既能够在海水也能够在淡水中执行任务。 英国公司推出“水下反恐系统” 英国Sonardyne公司最近开发了“哨兵”轻型水下“潜入者探测系统”与“斯库拉”水下发声器。前者是一种轻型全方位水下声呐系统,后者为一种先进的水下发声器,两者集成在一起,能提供一种先进的非致命性水下入侵者声对抗措施。该系统可安装在海底、码头,或由大型船只部署,能在浅水或复杂环境下探测、跟踪水下可疑目标,并自动鉴别危险等级。系统总重只有35千克,体积330x432毫米,一人即可完成部署。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携、安装简便、误报率低等特点。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有效作用距离900米,跟踪距离超过600米,具有360度全方位水下探测能力,同一声呐基阵可采用不同设置布设于多种环境下,网络化分布的不同声呐基阵可链接到同一指挥与控制系统中。当水下入侵者进入受保护区域一定距离内,“斯库拉”将自动发出警告阻止其继续靠近,如入侵者继续靠近,声对抗措施将逐步升级。 英国研制可实施洲际攻击的“超级无人机” 英国BAE系统公司近日公布其研制的第一款高速隐身无人战斗机“雷电之神”。其大小与“鹰”喷气战斗机相仿,安装了先进的隐身装置与人工智能系统。该机最初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机载传感器在敌方领空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由于具有出色的隐身能力,地面雷达几乎无法发现它。此外,由于具备高速飞行能力,该机还可携带炸弹或精确制导武器,在不同大洲之间实施远程攻击,本土的指挥机构可以在全球任意地点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对其进行控制。该机研发时间长达3年半,罗·罗、奎萘蒂克等多家公司都参与了研发。其中,罗·罗公司为该机提供了先进的推进系统。该机展 示·了英独立研发无人隐身战斗机的能力,表明英国在无人机研发的工程技术与创新领域已走到世界前沿。计划在2011年开始该机的测试。 美将开始量产“标准”6新型导弹 7月6日消息,美海军授予雷声公司一份价值3.68亿美元的可修改合同,在3年内为“标准”6导弹提供低速率初始生产。合同包括导弹、零部件和系统生产,以及工程设计工作。雷声公司将于2011年初交付第一批导弹。该型导弹的开发目的是满足美海军增加防空导弹射程的要求。导弹采用雷声公司“标准”2Block4导弹的弹体,换装采用AIM—120空空导弹技术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最大射程400千米,可拦截30千米高度内的各种固定翼和旋翼飞机、无人机及反舰巡航导弹。“标准”6目前正在进行开发测试,将在2011年3月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后进行运行测试。该导弹具备超视距防空能力,充分利用了“标准”导弹系列有效的动力学原理,可采用主动、半主动制导模式及先进引信技术。 美战区高空末端防御系统完成近似实战的导弹拦截试验 近日,美军“战区高空末段防御”(THAAD)系统成功完成海上来袭短程弹道导弹拦截试验。当晚,一枚短程弹道导弹从海上一艘两栖攻击舰上发射,在夏威夷考艾岛的美军第6防空炮兵旅借助海上浮动雷达提供的目标探测与指示信息,在事先不知道准确发射时间的情况下,发射拦截弹,准确击中目标弹。该系统主要采取“导弹撞导弹”方式,在敌方弹道导弹重新进入大气层之际,将其摧毁。相比“爱国者”导弹,它能拦截更高的飞行目标,因此保护范围更大。这是对该系统的第7次试验,此前6次试验皆获成功,而此次试验是模拟真实作战场景,在完全不知道来袭导弹发射时间的情况下进行的随机拦截,并且是在“迄今为止最低”的高度上击落目标,因此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但目前该系统在试验中只能击落中程与短程导弹,对洲际弹道导弹依然无能为力。 美国开发新型“飞行吉普”旋翼机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AVX公司向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交了一种新型复合式共轴旋翼机概念方案,并将其称为“飞行吉普”空陆两用飞行器。该方案将参加该局的“变形”项目竞争,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可携带4名成员、能提供“不受地形约束的机动性”的先进飞行器验证机。而该公司将该项目的设想转变为了这种“战术空陆两用车辆”概念。该方案可携带471千克有效载荷,并以225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463千米以上,尤其是可以在60秒内从飞行模式转换成地面模式,这一先进的作战使用概念有可能引起美海军陆战队的兴趣,以补充现役的“鱼鹰”倾转旋翼机。该机的突出技术特点是机上采用共轴式双旋翼提供升力,并在尾部安装涵道推力风扇以提供前向推力,而且,后部的涵道风扇还可以改变推力方向,提供推力或额外的升力,而在地面模式下,共轴双旋翼可向尾部折叠。 美海军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 在美海军正大力开发的5项能源目标中,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位列其中。这种革命性的海军能源技术能将腐烂的海洋生物机体转化为电能,从而使舰艇与装备可以使用可靠与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避免使用传统电池或燃料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马萨诸塞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波托马克河中发现了一种能产生电能的微生物“Geobacter”,其电子传递能力很强,具有将电子转移到电极表面的能力,可以利用这种特性设计微生物燃料电池,将泥浆与污水中的有机废物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了它的一个新品种,其产生的电能是其它类型的8倍,这种类型微生物的研究被视为未来研究微生物能源转换技术的关键。美海军希望微生物燃料电池未来能为无人潜航器、水中传感器与海洋环境监测装置等多种类型装备提供能源,目前美海军已使用以燃料电池为能源的装置来跟踪太平洋上濒临灭绝的海龟。 世界最大飞艇首次升空,可用于海上监视任务 由美国电子绿色科技公司研发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充气飞艇“布雷特580”日前在阿拉巴马州葛瑞特体育馆离地升空。该艇长71.6米,宽19.8米,能承载907千克的有效负荷,最大飞行高度可达6096米,充气过程仅需6个小时。该艇可以遥控,也可以由一名艇员驾驶。虽然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的灾难结束了飞艇的黄金时代,但飞艇良好的经济性与多种军事用途仍吸引着许多国家的关注并推动高性能飞艇的设计与研究。该艇采用纤薄的新型材料建造,却具有比普通钢铁材料更高的硬度。虽然其最高设计航速仅为128.8千米/小时,但其可以垂直起降,并能在同一区域滞空一周以上,这是普通飞机或卫星无法实现的。因此,该艇可用于监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或停留在特定海域监视索马里海盗的活动,此外,该艇还可作为近太空卫星,执行导弹防御预警、广播通信、气象监测,以及地球物理观测等任务。该艇计划在今年夏天进行首次远距离飞行试验。 美研究弗吉尼亚级与俄亥俄级核潜艇通用模块化载荷 通用动力电船公司最近展出了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设计的创新性“艇下出舱口”概念构想,及为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设计的新型发射与回收模块。从潜艇底部开口部署其它系统将比传统上从潜艇上部开口部署更加方便,可部署的装备可以是遥控潜航器,也可以是其它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该公司2009年底开始“艇下出舱口”的研究,涉及作战概念与系统部署方法等方面。构想的设计可能在第4批次8艘弗吉尼亚级艇上实现,该级项目采用“渐进式”的技术发展策略,每一批次都会比上一批次进行较大的技术改进。第4批次将在2014年初开始合同竞标,计划于2019年交付首艇。该公司还在研究如何利用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大直径导弹发射筒部署通用发射与回收模块,目前已对模块的垂直托举部分进行了试验,试验的负载是美海军目前使用的“蛙人输送艇”。研究该模块的设计理念是想取消在潜艇艇身上布置“干甲板隐蔽室”,使蛙人输送艇不再需要进入其中,而是直接通过机械臂被拖进导弹舱内。目前已完成对倾斜机械结构的设计,该结构可使蛙人输送艇从水平位置变成垂直位置。这种发射与回收机械将能发射与回收不同重量的有人或无人潜航器。尽管这一发射与回收模块主要为俄亥俄级设计,但美海军将研究将该模块应用到第4批次弗吉尼亚级艇上的可行性。如研制成功,将弥补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与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能力缺口,实现两者更大程度的通用性。

李光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