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色缤纷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可到底是哪360行,就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又学会了用领子来区分职业的差别和范围。于是,就有了金领、白领、灰领、蓝领和粉领这样的提法。
偶像派——金领
拥有“金领”这个称谓,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是社会对某些人知识结构、公关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和社会关系资源等综合素质的认可。在公众心目中,除董事长、总经理外,注册会计师、律师、高级电路工程师、管理咨询工程师和注册建筑师,都属于此列。
脑力族——白领
白领,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群体,尤其是一些现代都市剧都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很受观众欢迎。做不了金领,做个白领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白领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技之长而被老板聘用为管理层或做一些文职的事。他们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但是工作强度大,跳槽频繁,所以在生活上,他们追求多样化及高质量以缓解压力。目前,白领阶层的主体是25~ 40岁之间的人群。
技术流——灰领
“灰领”是最近出现的职场称谓,多是高职学校毕业的大专生。“灰领”原指负责维修电器、机械的技术工人,因为经常穿灰色制服工作而得名。这类人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如今灰领的范畴已扩大,包括电子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装饰设计工程师、绘图工程师和喷涂电镀工程师等。
体力型——蓝领
“蓝领”主要指产业工人,他们靠支付自己的体力来获取报酬,建筑工人、钢铁工人、纺织工人、家电制造工人、水电管道维修工和卡车司机等职业是蓝领的典型代表。蓝领的特征在于具有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组织化水平。当前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中,均存在一定规模的蓝领群体。技术工人、推销员与售货员、出租车司机与物流运输工人、保安人员、厨艺人员和具备现代农技知识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农民等,也都属于现代蓝领。
悠闲氏——粉领
“粉领”是指那些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多为女性,凭借着计算机、电话和传真与外界联系。她们多出自“食脑”阶层(靠大脑吃饭的人),从事自由撰稿、广告设计、服装、珠宝、陶艺及各类工艺品设计、产品营销、进出口贸易和管理咨询等工作。这些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寻求个性价值、追求悠闲自在、接受市场挑战是她们共同的特点。因为女性占大多数,所以这个领域的人也被冠以“粉领丽人”的称号(男士就委屈一下了)。
钻石领——精算师
我们听说过金领白领,现在还有些人被称为钻石领,足见其珍贵稀缺,比如精算师。其实也有人把这类人并入金领。我们权且看看这个行业的实力。
精算师,是一个公认为“钻石领”、国外年薪过百万、国内月薪上万元(目前国内最高的精算师身价为年薪300万元)的职业。
精算师是保险业的精英,是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投资学各类知识于一身的保险业高级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精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熟悉所处保险市场的保险法规以及与保险相关的税务、会计、投资等领域的知识。随着精算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精算师的工作领域逐步扩展到社会保险、投资、人口分析及经济预测等领域。
1999年7月16日,中国举行首次精算师资格考试,考试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部分。首批认证的精算师只有43人。即使是开始引起瞩目的今天,每年能够取得这个资格的人也很少。2007年仅有34人过关。
现在,精算师在国内属于稀缺职业,是各大保险公司争夺的焦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认证的保险精算师大约有七八十人,国际认证的大约有200多人,缺口还是很大。随着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我国未来5年急需5000名精算人才。目前,每年高校精算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几十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据了解,我国开设精算专业的高校有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
当然,不管未来是穿着什么样的“领子”,关键的还要自食其力,凭本事吃饭!
贴士: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大致勾勒了这些人的身价:
金领:月薪都在1万美元以上,拥有自己的高档房、车。
白领:年薪在8万美元。
灰领:月薪500~800美元。
蓝领:月薪不高于120美元。
粉领:待考。
吴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