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当我们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长卷,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仿佛跳跃在纸间,他们是鲁迅、茅盾、老舍、巴金、冰心等文学巨匠,他们的笔触如虹,犹如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之路。他们的作品,或深刻揭示社会现实,或细腻描绘人性百态,或抒发真挚情感,为中国文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
而今,中国文学界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先辈的努力,他们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新人。这些新生代作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着前辈们的文学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活动主题
“与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大家对话”
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下这些文学界的伟人,翻阅他们的著作,运用AI技术穿越时空,与他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0日-2025年4月30日
四、活动形式
积分活动,阅读推文推荐的杂志内容,并坚持阅读打卡,获取“阅读积分”。
五、活动对象
全体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及文学爱好者
六、活动内容
我们一起再回顾文学界的伟人,翻阅他们的著作,穿越时空,与他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对话鲁迅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178493244383232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以其尖锐的笔触和犀利的讽刺著称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评论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等。
绍兴记
摘自: 《文学港》2024年11期
是午后抵达绍兴的。放下行李,走进一家“次坞打面”的小店,见菜单上有“片儿川”的食物,颇为好奇,就也点了它。
一拗儿面条配搭三样浇头,热气氤氲地上了桌,如若一幅青绿山水,眼睛为之一亮。是典型的江南人的细腻刀工——将茭白别具匠心地切成薄如蝉翼的菱形。肉丝粉红,西葫芦丝保持住了原有的浅绿。饮一口汤,正是江南之味。终于理解这碗面,何以叫“片儿川”?颇有写意之美:菱形茭白为“片儿”,肉丝、西葫芦丝、面条同为细条状的三者,恰好合而为“川”。连这简单一碗面的名字,也起得诗意盎然,令人玩味良久,不愧是江南人的含蓄婉转寸寸柔肠……
一本创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学期刊。创刊三十多年来,《文学港》杂志不仅团结国内文学力量,在广大读者和作家群体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更致力于繁荣宁波文学,推荐本土作家。
对话茅盾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179191306592256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他的作品关注社会现实,注重人物塑造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子夜》和中篇小说《春蚕》等。
跟茅盾学读书“三式”
摘自:《知识窗·上半月》 2024年10期
在文学上卓有建树的人,都是爱读书的,茅盾也不例外。
在校读书时期,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尤其是写作文。十二岁时,茅盾在考卷中通过作文表达了他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十三岁,茅盾再一次通过自命题作文,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下《志在鸿鹄》一文,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雄心。在文中,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
1913年,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他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茅盾的原名),他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时过不久,他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跑到报名处一查,发现自己在填报时,因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鸣”字……
“家有读书郎,勿忘《知识窗》!”《知识窗》倾心为成长期的年轻读者提供考场的知识、素养的知识、成长的知识、心理的知识、做人处世的知识,每期以密集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应对“纸上小考”和“人生大考”,为他们的升学和人生进步助力加分!本刊是当代青少年值得一品的“智慧营养餐”,更是一座供一家三代同读共享的小型“知识馆”。
对话老舍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180340969512960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老舍是京味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北京市井生活的百态。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
老舍是冷男还是暖男?
· 摘自: 《北京文学》2024年7期
老舍先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文学大师,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更是灼灼生辉。本文从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老舍对女性的态度——是“冷男”还是“暖男”谈起,谈他的作品,谈他的生活过往,详解其作品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为老舍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北京文学》由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是一份刊登包括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和文学评论等多种优秀作品的好看的综合性文学杂志。
对话巴金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182650688839680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巴金的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家》、《春》、《秋》三部曲等。巴金在文学创作中注重表现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力量,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论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 摘自:《南方文坛》2024年6期
巴金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评价经历了阶段性的起伏,从民国时期《灭亡》的影响、《家》的声誉到新中国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的大师定位,《随想录》既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又在文学多样化时代被疑作的技巧的缺乏,“讲真话”被判定为肤浅,以及坚持终生的“反封建”被批评为陈旧等,可谓是潮起潮落,与世浮沉。不过,不管巴金一度遭遇怎样的疑问,有一点却从来没有被人怀疑过,那就是他的存在和姿态始终都被誉为是中国文学的“良心”。打开百度搜索,输入“巴金”“良心”几个关键词,出来的信息有上万条之多,有消息,有访谈,有论文,有著作,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仿佛巴金的历史形象天然就与这样的描绘联系在一起。当然,时过境迁,今天的人们也不再重拾这样的话题。但尘埃落定,无疑也给了我们真正沉淀和反思的机会,今天巴金,一时不再可能引发更大的学术热点了,我们正好可以冷静讨论:巴金和“良心”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我们把“良心”这个词用在巴金身上,它究竟表达了什么?为什么普遍认可这样的定位,其学术判断的合理又在哪里?我们不妨再作探讨……
《南方文坛》创刊于1987年,是由广西文联主管和主办的一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论双月刊。1996年改版以来,日渐形成了“人文理想、前沿批评”的编辑理念,并以“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为旨归,催生了中国一代代青年作家与批评家的共同成长,被誉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
对话冰心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491097451995136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冰心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文笔著称。她的代表作包括诗集《繁星》和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冰心曾在美国留学期间与友人共同创办文学刊物,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再论冰心散文的“新文艺腔”
摘自: 《名家名作》2025年3期
五四时期,抒情小品文由《晨报副刊》的“浪漫刊”专栏起步,随后,冰心的作品《笑》和《往事》在《小说月报》革新号“创作”栏目推出,呈现出她对散文创作审美层面的自觉追求。冰心行文深受古典传统浸染,并融入了西方语法技巧,在新旧文学过渡的浪潮中造就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冰心体”。尝试将“冰心体”散文作为现代散文初创期的一种代表性文体,用“历史还原”的方法考察其形成及风靡于青年读者间的内源性,重新审视“冰心体”所存在的“新文艺腔”问题,并反思这一症候在文学语言发展中的流弊……
《名家名作》杂志是由山西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一流的作家写一流的艺术家,让最美的文字与最优秀的艺术家相遇,永恒将多一种可能。使读者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
对话钱钟书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489289841188864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和学者,他的《人兽鬼》、《围城》等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广受赞誉。他的学术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等也对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围城》中的“逃离主义”
摘自:《长江小说鉴赏》2024年30期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其具备对社会的深刻洞悉和艺术魅力,描述了个体在现实压力和追求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以对《围城》中“逃离主义”的解读不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也是对社会现象的解读。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围城》以对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描写,展现了城内人的“逃离主义”。本文的研究可以对现代的文学批判提供理论,尤其是针对人物分析上,揭示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心理机制。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可以引导现代读者反思自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在面对困境时,积极寻找应对方式……
《长江小说鉴赏》杂志致力于繁荣创作,精选并推介具有思想和艺术拓展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聚焦文坛前沿动态,推动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展示文学成果、研究学科动态的重要窗口和专业交流平台。"
对话徐志摩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488864664592384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从徐志摩谈起 摘自: 《红豆》 2024年02期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我受邀参加徐志摩国际青年诗歌论坛,与俄罗斯诗人伊琳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清华大学博士王家铭、复旦大学博士童作焉等一起,就论坛主题“情感、诗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了研讨……
《红豆》站在文学创作的前沿,也会努力打造南国文学的重镇。一期装帧精美、分量厚重的《红豆》在手,您会感到这是作家的杂志,里面充满观察和想象,充满着快乐和思索;您会感到这是读者的杂志,生活在这里变成艺术,阅读变成一种快感;您更会感到这是您自己的杂志,您可以在这里尽情体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况,找到更灵活而高效的服务。
对话闻一多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488439341195264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的诗歌和学术著作都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爱国情怀。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红烛》和《死水》等。在抗日战争期间,闻一多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操。
闻一多新格律体诗歌的段位性分析
摘自:《雨露风》2023年11期
闻一多于1926年5月13日在《晨报》副刊《诗镌》上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可谓是新格律体诗歌的宣言。新格律体诗歌是中国现代新诗中的格律诗,其主张者闻一多遵循他关于诗歌格律的认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诗歌创作实验……
2003年创办以来,《雨露风》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发兼具通俗性和趣味性的原创文学作品,为优秀作家提供展示平台,培养和引导年轻一代的阅读与写作。
对话沈从文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486896873316352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沈从文的作品以描绘湘西风土人情和乡村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他的代表作包括小说《边城》和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沈从文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沈从文的“一尺之地”
· 摘自:《博览群书》2024年10期
在现代的文学史上,沈从文一直处于较为独特的位置上。这个湘楚边地山水孕育的“乡下人”,并未受过多少正规且系统的教育,初涉文坛时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然而,即使如此,他仍旧靠着自己的一股子韧劲,闯入了北京文学界,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沈从文凭着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以及独到的文学笔法,写出了《边城》《长河》等足以传世的小说名著。再后来,他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者,留下了很多为史学界称道的学术性研究著作……
《博览群书》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读书指导刊物。旨在引导广大城乡青年读书学习,推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刊是一本在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的文化月刊。在“博览”中看透历史与现实,于“群书”里识尽精彩与繁华,本刊是你了解中国图书界、知识分子界动态的不可多得的刊物。
对话曹禺
https://sxlib.wenkoo.com.cn/chat/?agentId=290486347503378432
曹禺: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生动的人物塑造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话剧《雷雨》、《日出》和《原野》等。曹禺的作品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禺晚年手迹里的乡愁
摘自: 《鸭绿江》2024年5期
在以反封建和个性解放为核心的曹禺早年作品中,作为意象的故乡鲜有出现,甚至连家庭都是曹禺所要努力冲破的牢笼。有学者指出,在《雷雨》等剧作中,家是剧中人物永远挣脱不了的桎梏,成为一种“梦魇”,贯穿多部作品。若论及作品中的人物原型,童年记忆也给曹禺留下了趋于负面的印象。如曹禺在回忆《北京人》创作时指出:“记忆不仅把我带到我的青年时代,而且带回到我的孩提时代。”作品中的曾皓就带有曹禺父亲的影子。对于父亲,曹禺坦言:“我爱他,也恨他,又怜悯他。”可见当曹禺面对家庭、故乡、童年记忆时,怀着十分复杂的情感。正如巴金以《家》抨击旧式家庭伦理一样,走出并打破旧有的家乃是“五四”影响下的作家之共同目标……
1946年12月,《东北文艺》,即《鸭绿江》的前身诞生,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中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如周立波、赵树理、肖军、舒群、白朗、刘白羽、宋之的、戈宝权等。《鸭绿江》创刊伊始,一直遵循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倡导现实主义风格,努力推举老、中、青作家高水准的艺术精品,刊登各种体裁的文学新作。刊社努力培养文学新人,并挖掘出大量优秀作品。
七、活动规则
活动期间,所有读者朋友扫描活动推荐的期刊二维码,按步骤完成注册并登录“云借阅”小程序即可参与活动。
(1)首次扫码并完成“云借阅”小程序的登录,即默认参与活动,并可获得10积分奖励。
(2)通过扫码活动推文中推荐的期刊即可获得5积分奖励,每天上限为25分。
(3)每完成一次阅读分享将额外获得2积分奖励,每天上限为10分。
(4)活动期间每天完成阅读打卡签到可获得2积分奖励,连续打卡每满10天可额外获得5积分奖励。
八、活动奖品
(1)读者通过图书馆指定的“云借阅”小程序进行每日阅读打卡,即可获得“阅读积分”。
(2)识别本推文里面的推荐期刊二维码,并完成借阅即可获得“阅读积分”。
(3)首次参与活动并成功注册登录,即可获得登录积分。
(4)活动结束后,根据读者的累积“阅读积分”成绩,排名前10名的读者将获得图书馆赠送的纪念品。并在图书馆公众号中公布中奖名单。
(获取微信登录信息时候请点同意,以便获奖后及时与您联系。)
九、结语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期待能够激发更多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和热爱,让文学大家的精神遗产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