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等7名家做客陕图 与读者聊创作——“陕西作家有好书”首场活动举办

时间: 2013-04-16

7位作家

  4月13日下午,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和我馆联合举办的“陕西作家有好书”活动“落户”《陕图讲坛》,举行了首场活动“陕西长篇小说创作新成果”讲座。贾平凹、莫伸、高建群、冯积岐、冷梦、王海、寇挥等7位陕西著名作家集体亮相,闻讯前来听讲的观众挤满了报告大厅,很多人甚至站着听完了全场。 

  活动主打陕军“新作” 

  讲座由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主持。她表示,陕西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高地,每年出版长篇小说近百部,其他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随笔杂文集等300多部,拥有2639名省级作协会员,271名中国作协会员。而从4月13日开始启动的“陕西作家有好书”活动,旨在为文学陕军提供一个创作成果的展示平台、一个与读者交流互动的桥梁。她说,“我们希望让更多读者知道陕西有好作家,陕西作家有好书,重点推介名人新作和新人新作。” 

  本期讲座的主讲人是省作协文学院院长、文艺评论家常智奇,他从我省长篇小说创作的历史发展、创作现状出发,谈了我省长篇小说的特点和重要成果,并一一介绍了到场7位作家的代表作和最新作品。他表示自己对青年作家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不要追求数量,强调文学审美的艺术性,重视作品的思想性。 

贾平凹

高建群

冷梦

莫伸

  7位作家与读者互动 

  而当日讲座的压轴戏是7位作家与现场读者的交流互动,他们一一回答了读者提出的问题。贾平凹在回答提问时,特地谈到自己文学创作风格的转变。他说,当时很想写城市题材的小说,表现特定时期人们的迷惘与矛盾,可是发现用传统长篇小说的写法很难实现这个想法。那时他接触到了很多西方小说,比如《尤利西斯》等,“我才发现小说原来也可以这样写,有无限可能。”贾平凹表示此后自己的文学观念中吸收了很多新东西,审美情趣和自身性情都改变了,“像《浮躁》那样全知全能性的叙事手法已经不能完全发挥我的想法了,所以也造成了创作的变化,形成了《废都》以后到现在的写法。” 

  有读者向冯积岐提出,中国作家怎样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手法写作?这位曾被贾平凹称为“陕西作家里吸收现代小说成分较多”的作家表示,用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传达本土经验将成为现代小说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会让中国小说的传统消失,“文化应该具有包容的特质,在我看来只要是用方块字写的小说都是中国小说。” 

  讲座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蒋惠莉书记最后向读者表示,今后“陕西作家有好书”活动将会陆续推出,“有作家讲座,也有点评鉴赏,但重点都是推介新作品。”

听众认真听讲

听众提问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