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互证的“胡人之眼” —— 著名文史学者葛承雍教授陕图精彩演讲

时间: 2013-04-09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44日清明假期,“陕图讲坛”特邀著名文史学者、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教授,以《胡人的眼睛:唐诗与唐俑互证的艺术史》为题在我馆报告厅进行了精彩演讲。

  葛承雍教授从陈寅格先生提出的“史诗互证”切入主题,简明地阐述了“以诗证史、以图补史、史诗互证”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且提出通过艺术史来认识历史,是历史研究中应该掌握的方法。葛承雍教授从“眼睛是民族的密语”展开了当天的讲座。

  葛教授谈到,中国历来注意对眼神的关注,从历史溯源上说,对胡人眼睛的认识从汉代就已开始,《史记大宛列传》即有记载,西域胡人“皆深眼、多须髯”,然而,从汉文化审美观来看,这并不是值得倾慕的面容与体貌,因为中原汉人认为胡人深目高鼻、眼乌鼻青,不仅容易露出异端诡怪之相,而且也往往形成忧郁憔悴之相,与汉人讲究慈眉善目平正之相对照,无疑不是富态之貌。在唐代诗人的描述中,胡人的眼睛是“绿眼”、“碧眼”、“沈目”,这种深陷的眼仁眸色是令人惊奇恐怖的。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中有:“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葛教授认为,唐朝的民族具有多样性,但是唐人始终强调自己文化的正统性,在胡汉身份认同上有着矛盾的情绪。  

  “从北朝到唐代社会上不时出现对胡人进行妖魔化或者蓄意矮化。”通过放大胡俑雕塑的眼光流转,深陷的眼窝中透着异样的眼光,葛教授总结出了他们的十个特征:其一,低眉垂眼;其二,有眼无珠;其三,眼笑眉飞;其四,愁眉锁眼;其五,张眼露睛;其六,鼓眼努睛;其七,睡眼惺忪;其八,横眉立眼;其九,冷眼旁观;其十,神眉鬼眼。然而这些人物是否符合生活真实,是否矮化歪曲了人物原型?葛教授认为,还需要结合历史环境去仔细琢磨。   

  唐诗与唐俑的独到对接和交汇印证,是目前学术前沿进行“史诗互证、以图证史”的拓展。唐诗与唐俑对胡人眼睛的描绘,是胡汉文化最为醒目的区别标识之一,既是文人与工匠的艺术映衬,也是中古社会史诗气象的契合。葛承雍教授的讲座用文物图像展现唐代的诗史景观,突破了只见文字描述不见人性灵魂的固定模式,成为凝固时代的传世的肖像信息,给了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历史、艺术史、文学史和外来文明史等传奇世界中的启迪。  

  葛教授的讲座生动风趣,善于发散,且信息量大,给受众颇多启迪,让“陕图讲坛”的听众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