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周六)下午,陕西省图书馆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陕西省集邮协会共同举办了《数学之美》特种邮票发行暨集邮文化节活动。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范光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明、邮政业务部经理赵辉、副总经理王东出席并发表了致辞。
活动中,主持人刘源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数学之美》特种邮票以及《完美平方年》明信片的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数学之美》特种邮票精心选取了圆周率、勾股定理、欧拉公式以及莫比乌斯环这四种经典数学元素。这些元素在邮票上巧妙融合,共同演绎着数学的精彩与魅力,展现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深远影响和独特美感。
《完美平方年》明信片则取材于数学中的“完美平方”概念,2025年正好是本世纪的一个“完美平方年”,因为20+25=45,而452=2025。这种年份本身是一个完全平方数的现象,蕴含着数字间的奇妙联系,是数学中数字规律与时间概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通过明信片的设计,大家不仅能够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奇妙关联,还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活动中,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分公司邮政业务部副总经理王东代表中国邮政向陕西省图书馆赠送了一批与数学和集邮文化相关的书籍,陕西省图书馆办公室副主任贾瑞代表我馆颁发赠书证。
本次活动还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商子秦老师带来《新时代方寸映三秦》讲座,商子秦老师首先为大家科普了邮票的发展历程以及邮票的收藏意义。他指出:“邮票上体现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无所不包,所以邮票也被称为‘国家名片’。”通过邮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它不仅是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品,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随后,商老师详细介绍了三套与陕西相关的邮票。第一套邮票《秦岭》展示了叠山、鸡峰山、太白山等9张秦岭山峰的壮丽景色,体现了陕西的地理特色和生态保护成果。第二套邮票《秦腔》选取了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三滴血》和《游西湖》。秦腔作为陕西的地方戏曲,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艺术价值。第三套邮票《丝绸之路的文物》展现了鎏金铜蚕等博物馆里的四种代表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陕西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在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表现得非常积极,纷纷举手提问关于邮票的相关问题。商老师耐心解答道:“邮政每年都会发行许多与地方文化相关的邮票。大家可以关注中国邮政的官方发布,或者参加各地的集邮展览,那里会有更多精彩的邮票供大家欣赏和收藏。”
商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让复杂的邮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让大家对集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参与活动的读者表示:“以后我也会尝试去收集一些有特色的邮票,尤其是我们陕西的,这不仅是一种收藏,更是一种对家乡文化的传承。”
随着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邮票被称作“国家名片”,在传播地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次讲座不仅向读者们深入介绍了邮票的设计理念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借助邮票这一独特载体,生动展现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脉络,使大家对陕西的文化特色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