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秦文堂

【2020年2月第九十五期】【新书推荐】NO.8他者视角下的多维研究_《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

时间:2020-02-03 责任者:绢生

歌唱杨家沟

一唱杨家沟,杨家沟就是好,

杨家沟的政治夜校搞得是最热闹。

边区参观来呀么来开会,

晚上青年给我们烧呀么烧开水,

晚上青年给我们烧呀么烧开水。

二唱杨家沟嘞,杨家沟就是好,

杨家沟的社员对我们真热闹。

白天劳动下呀么下辛苦,

晚上召集来呀啊来呀么来开会,

晚上召集我们来呀哎来呀么来开会。

                              ——马正银唱

在陕北米脂县城十里铺向东北方向延伸约20公里处,有一个小村庄叫杨家沟,这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的小村庄,20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和边区政府转战陕北时期曾在此居住,因此而名扬天下。杨家沟是一座具有典型性的陕北村庄,其靠山式的窑洞、传统民族音乐、黄土高原背景的文化历史,吸引着日本学者从多维度对其进行缜密的田野调查,并著成《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一书。2019年8月,作者将此书赠予陕西省图书馆。

书名:《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

著者:深尾叶子、井口淳子、栗原伸治

出版信息:民族出版社,2012

内容简介

《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2012年5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以“杨家沟村”这一村落为对象,力图从“声音、空间、社会”这三个侧面来描述这个“村庄”。所谓从三个侧面,也就是运用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方法。但这不是说三个人零碎地分工,然后把结果集中起来。毋宁说是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领域,在调查过程中相互渗透而成为界限模糊的东西。

作者简介

   深尾叶子、井口淳子、栗原伸治是三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日本民族学学者,深尾叶子的专业是中国社会论、中国地域社会与环境;井口淳子的专业是民族音乐学;栗原伸治的专业是民族建筑学、建筑人类学。共同的兴趣使他们分别于1990年和1995年两次深入杨家沟进行田野调查,用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剖析这个小型陕北村庄的日常生活,充分展现了外国学者是如何以一种“他者”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序言

第一章 村庄的声音环境

一 杨家沟村的声音环境

专栏(一) 陕北的生活文化

二 村落声音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到现在)

专栏(二) “西北风”

第二章 村庄的历史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村庄

二 社会主义集体化和村庄

三 改革开放时期的村庄

专栏(三) 黄土高原的衣

专栏(四) 黄土高原的食

第三章 村庄的居住空间

一 走进村庄——透过车窗看到的建筑风景

专栏(五) 各式各样的窑洞

二 窑洞的村落空间

专栏(六) “薄壳”

三 窑洞的住居空间——从建造工程的角度出发

专栏(七) 炕和灶

第四章 祈雨——决定村庄再生的祈祷和歌谣

一 村庄的祈雨

二 祈雨调

三 声音唤起的联想

第五章 村庄的社会关系——日常和仪礼

一 互酬的关键词“伙”

二 村子里的“关系”

第六章 居住空间的秩序

一 居住空间的划分

二 基本的空间秩序

三 非日常的空间秩序

第七章 参与的调查者、被评价的参与者

一 调查方法

二 在村里的参与

专栏(八) 电影中所描绘的“陕北”

专栏(九) 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陕北”

第八章 跨越海洋的庙会——田野调查所引起的艺术的变化

一 村庄的庙会

二 村庄的庙会来到日本

三 田野调查所引起的艺术的变化

专栏(十) “黄土高原文化交流协会”

后记

编译后记

附录杨家沟的声音

 

 

 从这本书大量翔实的描写和相关插图便可得知,在研究中,三人各自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相互渗透,使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研究领域成为跨界研究的对象整体,生动地揭示了陕北黄土高原自然、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在持续调查的过程中,我自己渐渐地朝人类学的方法转向。也曾有一段时间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教室,从香港前往陕北。将近十年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今后,我仍然想要继续关注这个村庄的历时性变化,包括那些原来还是小孩子的村民们的成长过程。

                                                                                  ——深尾叶子

 

  我强烈地感到较之音乐、艺术体裁,首先更有必要以“声音”本身作为对象来展开研究。在围绕“声音”对村民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一些记忆中的声音、只有村民才共有的声音感觉等意想不到的事实就渐次明晰起来。

——井口淳子

 

于是,在读博士时开始学习人类学,在应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杨家沟”成了重要的对象之一。原因那里有至今还在反复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窑洞居住空间。

——栗原伸治

— END —


 

图文丨绢生

美编丨五月

校对丨无际

审核 | 窦鹏

版权 | 陕西省图书馆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