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三 陕西各地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

宋金寿 李忠全

    
    陕西地区的党团组织成立以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陕西地区党团组织成立以后,开展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革命活动,是促成国民会议运动。1924年10月,冯玉祥联奉反直,推翻曹锟政府,发动了“北京政变”。“北京政变”以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于11月发表《第四次对时局宣言》,倡导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重建民主共和政权,开展促进国民会议运动。陕西的党组织积极响应这一运动。1924年底,社会主义青年团西安支部和共产党员魏野畴等以青年生活社的名义倡议成立陕西省国民会议促成会。经过筹备,1925年2月1日,陕西省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魏野畴担任主席。促成会成立以后,积极进行宣传,动员群众,反对段祺瑞的善后会议,主张召开国民会议。由于段祺瑞的阻挠和破坏,孙中山先生的病逝,国民会议运动没有成功。
    1924年底至1925年夏,陕西地区的共产党员和团组织领导人民开展了一场驱逐军阀刘镇华(陕西省省长兼督军)和吴新田(刘镇华被驱以后,由吴新田代理陕西督军)运动,并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斗争中,陕西的群众运动,特别是学生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期间,陕西地区的共产党员和团组织,积极领导陕西的学生和群众声援上海的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斗争。6月初,成立了西安各界反对帝国主义惨杀同胞运动委员会,积极开展活动。6月21日,西安3万多群众举行盛大的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大会,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为了广泛地开展反帝斗争,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战线政策,魏野畴、刘含初等团结了陕西地区一些国民党人士于1925年8月18日建立了国民党同志俱乐部。9月26日,成立了国民党陕西临时省党部,由杨明轩、王授金、刘含初、张含辉等负责。1927年1月正式成立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与此同时,李子洲在陕北领导建立了国民党组织。
    陕西地区党团组织革命活动的重点是从事工农运动。从1925年开始,陕西地区的党团组织在驱刘(镇华)驱吴(新田)运动中,广泛地发动农民,参加驱刘驱吴的斗争。1925年秋,帮助农民建立组织,开展农村革命斗争。11月22日,渭南东张村农民举行大会,成立了东张村农民协会,并开始与豪绅污吏进行斗争。同时,赤水和高塘附近的一些村庄也建立了农民协会,同当地驻军横摊滥派、勒索敲诈进行了斗争。1926年初,三原的一些村庄也成立了农民协会。
    在领导农民斗争的同时,陕西地区的党组织也积极从事工人斗争。1925年,一些党团员开始打入由反动分子控制的旧的陕西省工会,做教育工人的工作,发动他们进行斗争。9月9日,魏野畴等领导西安工人千余人,捣毁了旧省工会。9月10日,成立了由共产党人领导的西安总工会,并进行了募捐援助上海和省港罢工工人的活动。
    群众革命活动在反对刘镇华围攻西安、三原城的斗争中,不断发展。1926年春,军阀刘镇华卷土重来,率8个师由河南向陕西进攻。同时,吴新田也由陕南经宝鸡向西安进攻。3月,刘镇华军入陕。4月17日,西安城受围攻。国民军杨虎城、李虎臣部死守西安。西安被围困达8个月之久,直到冯玉祥于1926年9月在绥远五原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誓师入陕,11月28日,西安才解围。在此期间,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积极支持、推动和参加了反围城的斗争,领导陕西学联,把城内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守城宣传和救济工作。在西安党组织的动员和领导下,许多党团员、学生和市民,直接参加了守城斗争。
    在西安解围后,1927年春夏,西安地区的革命运动出现了高潮。1927年1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于右任为总司令,邓宝珊为副总司令。共产党员参加了驻陕总司令部的领导工作,史可轩任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部长,魏野畴任驻陕总部政治部副部长,杨明轩任驻陕总部教育厅厅长,葛霁云任民政厅副厅长,杨晓初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继曾、马文彦任总部秘书,王尚德任出版局局长。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实际上是一个革命的统一战线政权。在驻陕总司令部势力所及的西安及其周围,陕东、渭北的一些县市,旧政权开始瓦解,革命政权逐步建立,革命组织大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尤以农民运动最为突出。
    早在1926年9、10月间,乔国桢、李维屏、杜松寿等16人在广州参加了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以后返回陕西。他们学习了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政策,带回了广东海陆丰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经验。回来以后,就深入到三原、渭南、华县、临潼、长安、咸阳、周至、户县、兴平等地,进行秘密的农运工作,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村斗争。西安解围以后,中共陕甘区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1927年3月,中共陕甘区委发出了《关于农民运动的指示》,要求以农民运动作为党的工作中心,大力领导开展农民运动。为了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3月27日,陕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在西安成立。在省农民协会筹备处的领导下,全省的农民运动发展极为迅速,关中的大部分地区和陕北的部分地区先后成立了各级农民协会。到5月底,全省有51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有会员37万余人。5月30日,陕西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到会代表84人,代表32个县农民协会组织。大会进行了8天,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农民协会,开展农村斗争,支持北伐战争。大会选举了省农民协会的领导人,王授金任委员长,宣告陕西省农民协会正式成立。
    省农民协会成立以后,积极领导农民在农村开展反对封建地主、土豪劣绅、反动官吏和反动民团的斗争。1927年6月,农民运动在长安、三原、渭南、华县、临潼、蓝田、周至、户县、兴平、礼泉、旬邑、绥德、安定、延安等县更进一步开展起来。仅长安县,就有区农协14处,村农协520多处,会员25216人,还成立了“惩办豪绅俱乐部”,与反动地主、土豪劣绅作斗争,杀了土豪刘大汉,对恶绅夏禹臣押解游村。三原的农民运动在共产党员乔国桢的领导下,成立了6个区农民协会,154个村农民协会,会员有11944人。在乔国桢的领导下,三原心字区和武字区的农民同土豪劣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杀了当地的民团团总,夺取枪枝,组织了农民自己的武装,威震一时。渭南县、五一县(今渭南县一部分)和华县也有区农协31处,村农协695处,会员23245人。渭南湭河川农民赶走了阳郭镇土匪驻军一个营。华县高塘农民自卫军曾逮捕恶绅薛良臣,并公审过前县知事叶振本。在陕北,绥德有7个区农协,151个村农协,会员3409人,在同地主豪绅的斗争中,反掉了骡柜税收制。安定县农民协会在谢子长的领导下,拘捕和审判了豪绅宋应易、王毓书、王北祥等。农民协会在此时实际上已经成了农村的革命政权。
    正当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时候,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叛变。冯玉祥当时虽支持武汉政府,但却不主张反蒋,到了6月10日,便同汪精卫在郑州商定反共;19日,又与蒋介石在徐州会谈,斡旋蒋汪合作,共同反共。紧接着,冯玉祥便在陕西、河南、甘肃等他所控制的地区实施反共,将共产党人“清除”出国民党及其所部。7月6日,下令逮捕陕西国民日报社负责人、共产党员刘天章和白超然。陕西地区的工农运动遭到镇压,革命势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7月18日,成立了反动的陕西省政府,由宋哲元代理主席,在陕西地区大规模“清党”。至此,陕西地区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陕西地区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的组织仍然存在,共产党员因及时隐蔽转移也得以保存下来,为后来的苏维埃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曾经开展的革命活动,为苏维埃运动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领导骨干;轰轰烈烈的革命群众运动,也为苏维埃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宋金寿 李忠全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