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赵寿山

任武志

    
    (1894—1965)
  赵寿山,原名生龄,字杜亭。陕西户县人。1924年春入陕军杨虎城部,先后任教导队排长、教导营营长。1926年随杨坚守西安8个月,抗击军阀刘镇华镇嵩军的围攻。1927年5月,杨虎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北伐,赵寿山任第十军补充团团长,留驻渭北。1930年10月,杨任陕西省主席,赵寿山升任第十七路军第十七师第五十一旅旅长。12月奉命驻防汉中,兼汉中绥靖区司令。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转移至陕南,赵寿山不愿与红军作战,经孙蔚如和杨虎城同意,通过少校参谋武志平(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杜斌丞等关系,与红四方面军秘密订立了互不侵犯协定,并支援了红四方面军不少军用物资。
    西安事变期间,赵寿山参与指挥第十七路军解除国民党在西安的军、警、宪、特等全部武装。随后兼任省会公安局局长,负责维持西安城内社会治安。为对付南京“讨伐军”向西安进攻,杨虎城又任命赵寿山为渭北警备司令。期间,周恩来曾和赵寿山多次交谈,坚定了他的抗日信念和与共产党合作的决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原第十七路军缩编为第三十八军,军长仍是孙蔚如,赵寿山任第十七师师长。第十七师驻防三原期间,赵寿山和红军将领任弼时、彭德怀、徐向前、杨尚昆等经常往来,给红军支援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还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并将两个子女送往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寿山率领第十七师万余人马,自三原誓师经郑州北上,8月初到河北保定,8月下旬参加了保定以西新安镇的阻击战和漕河、阜河等战役、战斗。10月中旬,日军又向娘子关进犯,第十七师受命正面阻击。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不断发动猛攻。赵寿山率领十七师将士在井陉西的雪花山、乏驴岭一带,与日军血战九个昼夜。在与日军正面对抗的同时,他亲带一团兵力袭击敌后,出其不意地插入井陉南关和火车站,与敌白刃格斗。经过十五昼夜浴血奋战,部队伤亡极大,战后仅存2700余人。这是第十七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抗日壮歌,受到前线总指挥黄绍竑的通电嘉奖。11月太原失守,赵寿山接受中共中央建议,带领部队到临县碛口和陕北绥德一带整训、补充,受到八路军河防部队的鼎力帮助。八路军绥德警备区政治部特为第十七师组建了一个剧团,帮助赵寿山开展抗日宣传鼓动工作。
    1938年1月,赵寿山命令经过休整补充的第十七师,开赴晋南在洪洞集结。他自己到延安参观,受到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党政领导人的欢迎。毛泽东会见他时说:“十七路军参加了西安事变,为逼蒋联共抗日立了大功”;“七七事变后你们北上抗日,在保定、在娘子关,面对强敌不屈不挠,打得很英勇”;“杨虎城将军还在狱中,一定要保住十七路军的番号,使这支抗日爱国的武装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赵寿山请求多给十七师派一些干部,毛泽东说:“给一点可以,但不能多,主要靠你们自己培养。”这次延安之行,是赵寿山政治生命的新起点。
    十七师驻防洪洞时,八路军总部也驻洪洞的马牧村。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多次到十七师,给部队连以上军官作报告,朱德还与赵寿山多次长谈,共同研究坚持运动战、游击战、官兵一致、军民团结的军政思想。3月,十七师编入东路军战斗序列,受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直接指挥。
    1938年5月,蒋介石把第三十八军编为第三十一军团,孙蔚如任军团长,下辖三十八军,赵寿山任军长;九十六军,李兴中任军长。赵寿山率部到山西平陆茅津渡,南靠黄河,北依中条山,开展了长期的抗日斗争。同年冬,赵寿山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茅津渡举办了训练班,自任班主任,轮训军官军士,为部队培养新干部。他向训练班提出实行禁烟、禁赌、禁嫖三大禁令和经济公开、人事公开、自我教育、自觉纪律四大口号,并支持中共组织在训练班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使师、旅、团三级均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39年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成立中共第三十八军工作委员会,赵寿山积极支持工委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军将士以新的面貌,先后粉碎了日军对中条山的11次“扫荡”,保住了原有阵地,使日军西窥关中、南伺河洛的计划一再落空。
    1942年,经赵寿山再次申请,得到中共中央同意,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冬,蒋介石将赵寿山调到重庆国民党中训团受训,使他脱离了部队。1944年2月,国民政府免去赵寿山第三十八军军长职务,由张耀明接任,“提升”赵寿山为远在甘肃武威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至此,赵寿山被彻底剥夺了由自己统领并在抗日前线建有殊勋的部队的指挥权。他为此痛心疾首,曾几次向中共中央请示机宜,最后按照毛泽东于1943年2月“如果有一线之路,官得坐下去,对党有好处”的指示,仅带两名随从人员,到武威当了两年半空头司令。在此期间,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于1945年7月在河南洛宁起义,第五十五师于1946年5月在河南巩县起义,两支部队先后开赴晋冀鲁豫解放区。1946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赵寿山苦心领导的第三十八军终于获得了新生。当十七师起义的消息传到武威时,他激动不已,决心尽快返回延安。为防不测,他以“出国考察水利”为名先到上海,在董必武的精心安排下,乘船经天津辗转于1947年3月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7月6日,赵寿山在武安县冶陶镇发表反蒋通电,公开宣告起义。不久,奉召赴陕北。12月下旬,贺龙同他在米脂县杨家沟会见了正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议结束后,他与毛泽东作过彻夜长谈,着重回答了毛泽东提出的“多年来你身居虎口,安之如夷,其故安在乎”的提问。1948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任命赵寿山为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前委常委。在解放战争中,他协助彭德怀在战胜蒋介石、胡宗南军队的作战中起了重大作用,受到中共中央的表扬。
    1949年9月,赵寿山作为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代表,赴北平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大会上被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0月1日,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同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赵寿山离开部队,中央西北局任命他为中共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11月奉调回陕,亦任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在1959年4月、196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一次和三届一次会议上,赵寿山都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两次会议还决定赵寿山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9年9月奉调入京,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1965年6月20日,赵寿山在北京病逝。

陕甘宁边区著名人物/梁星亮 杨洪主编;西北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