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
(1890—1939)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人。1914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加了战地救护。战后开了一个诊所,为许多无钱看病的人治疗。1926年,白求恩患上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在自己身上试验人工气胸疗法,短短的两个月里,他差不多完全康复。从此,他把胸外科和肺结核当作自己医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发明革新了许多种外科手术器械,成为驰名欧美的胸外科医生。他曾任英国皇家医学会外科学会会员、自治领养老金及国家健康部顾问等职,但他并不热衷于这一切。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社会阅历的加深,他越来越憎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上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影响,他于1935年秘密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1936年8月,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同年11月3日,白求恩率医疗队到了马德里。由于敌人疯狂进攻,马德里告急。白求恩受西班牙政府之托,于1937年6月返回美洲。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加拿大和平民主同盟和美国民主同盟派遣白求恩率加、美医疗队到中国。这支医疗队由白求恩任队长。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加、美医疗队离开温哥华,经香港、武汉、西安,于同年3月底到达延安。据当年第一个接待白求恩的王炳南回忆说:1938年初,白求恩来到武汉,我作为党的联络员第一个见到他,他拿出介绍信,要求立即会见周恩来。周恩来由于工作紧张繁忙,在深夜11点半会见了他,谈话一直继续到凌晨3点。由于解放区生活艰苦,周恩来建议他先在国统区适应一个时期,可是白求恩坚决回答说,他从西班牙战场来到中国战场是为了工作,不是来享受的。战场上急需医生,他要求尽快去解放区。白求恩一行由八路军炮兵团政委邱创成陪同从武汉到郑州,从郑州再来到临汾,由于日机轰炸,白求恩头皮曾被擦伤,但他还拍摄日机轰炸情况。火车已经坐不成了,就改乘大车随大队沿汾河走,经新绛、河津、禹门口到达韩城。3月22日,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勤部门派人将他们接到西安。3月底,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派人护送白求恩,经咸阳、泾阳、三原、宜君、甘泉,终于到达延安。
1938年4月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在凤凰山住处会见了白求恩,并同他进行了亲切交谈。毛泽东赞扬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说他实践了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路线。白求恩听着激动地笑了。谈话中,白求恩问毛泽东说:在加拿大看到平型关战斗胜利的消息,我就高兴地大喊:“你们堵住了!”但我不知道平型关在哪里?到延安我看到后方医院有500伤病员,其中许多是从平型关战斗中下来的。毛泽东解释说:平型关在晋察冀边区。白求恩便立即提出他要率医疗队到晋察冀去。毛泽东说:语言不通,还是留在后方。这时白求恩发誓:他一定要将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中国同志。只要批准他组成手术队到前线去,在战地实行初步治疗,就可以使75%的伤员免于死亡,而且训练医务人员的工作也只有去前线,才更有效、更实际。至于语言不通慢慢就会适应。毛泽东批准了他的请求。白求恩高兴得彻夜未眠,在日记中写下了会见的情形。写道:“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毛泽东同志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白求恩在延安工作生活了近两个月时间,因帕尔森斯到武汉后留在国统区工作,有位理查德·布朗大夫从河南赶来参加白求恩组建的医疗队,他当时是加拿大圣公会派驻河南的传教士,是位有名的外科专家,自愿牺牲休假时间为中国抗战服务,成为白求恩的得力助手。白求恩在延安期间,在马海德和傅连暲陪同下参加考察了陕甘宁边区医院,对该院门诊、病房、怎样为病人治疗和护理等情况均作了指导,还亲自为伤病员做了手术,为医护人员和机关干部检查了身体。他还将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情况写信告诉给朋友,信中说:和中国其他的地方正相反,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当局正在推行一个全面的计划,将社会改革与组织区内的一切抗战力量的工作配合起来。这里有一个大学,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学生;还有一个成立的卫生学校;有一个正在发展为医院。医院的设备虽然简陋,这儿的政府却已实行了人人免费医疗的制度。
一个多月来,白求恩日夜忙碌,给伤病员做手术,帮助整顿医院,把他携带来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赠给后方医院。五一节过后,他要去前方时,中共中央为他组织了一个护送小组,并在东二十里铺为他们做了充分准备。供给处把医疗队所需物资、器械、药品满满装了13骡驮。5月2日,白求恩在八路军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带领下,特派员商钦佩任保卫、薛峰作向导离延安去前线。他们经清涧、绥德到达米脂,由于山路不通汽车,医疗队于5月11日徒步经佳县来到神木县贺家川八路军一二〇师收容重伤员的驻地。白求恩医疗队在这里住了20多天,白求恩不是急切地探视伤员,就是将所带来的衣物发给伤员,还将巡视过医院的情况写了报告给毛泽东,又给美国纽约援华委员会写信,请求每月拨发1000美元到延安,买药品和医疗器材,希望早日改善延安的医疗条件。
1938年6月17日,医疗队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热烈欢迎,白求恩被任命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白求恩在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长陪同下,来到检岩口后方医院,一连四个星期他没休息,给伤员进行治疗,并向院方提出了许多改进工作的意见。第一个星期,他检查了520名伤员;第二个星期就安排做手术。一个多月中,做了100多次手术,使这些伤员经过短期休养,又带着健康的身体重返抗日前线。接着,在他的建议下,把这座后方医院又创建成一所模范医院。随后他应王震邀请去雁北为八路军第三五九旅的伤员做了手术,回来后他又筹划创办了一所特种外科医院,为军区卫生部培训了大批医务干部。1939年2月,白求恩与军区卫生部的18名同志一起,组成了东征医疗队前往冀中参与战地救护。据统计,到6月底前后四个月里,他们共参加四次战斗,在战地实行手术315次,经他救护治疗的伤员就有1000多人。在最紧张的时候,他曾经一连工作69个小时,为115个伤员做手术。
1939年11月1日,白求恩在给从前线来的伤员做手术时,感染中毒,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遗体安葬在一个小山谷里,晋察冀边区和延安各界相继举行了追悼大会,中共中央也致电吊唁。12月13日,为纪念白求恩,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2月21日,毛泽东为《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对白求恩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予高度评价。1940年,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河北完县修建了白求恩墓。1952年,白求恩灵柩迁至石家庄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