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闻和出版事业的发展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随着陕甘宁边区的建立和发展,延安和边区的新闻事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边区的新闻工作者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用野生的马兰草制作粗糙的马兰纸,编辑、记者在蓖麻油灯下写稿、改稿,印刷工人靠手摇脚踏带动印刷机,编写印刷了一期期内容丰富、文字清晰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在边区出版发行的报纸约有近百种,除先后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外,还有《群众报》《救亡报》(后改为《陇东报》)《关中报》《战声报》《抗战报》《三边报》《进步报》《民先报》《新边墙报》《新文字报》《新神报》《米脂报》《子洲报》《延川报》《赤水报》《靖边报》《佳县报》《练兵报》《战力报》《战火报》《生产报》《前进报》《冲锋报》《勇敢报》《战旗报》《猛进报》《战卫报》《前哨报》《胜利报》《部队生活报》《边防战士报》《延市通讯》等等。
在纸张、印刷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边区还创办了许多期刊,如《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学习导报》《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中国工人》《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青年通讯》《学生通讯》《青年新闻》《中国文化》《诗刊》《西北儿童》《国防卫生》《边区教育通讯》《药学摘要》《时事论谈》等60多种。其中有文艺期刊20多种,如《文艺战线》《中国文艺》《大众习作》《群众文艺》《新诗歌》《文艺突击》《文艺月报》《前线画报》《部队文艺》《部队歌曲》《音乐工作》《民族音乐》《美术工作》《边区戏剧》《戏剧工作》《谷雨》《草叶》等,其中许多刊名都是由毛泽东题写。
延安《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 延安和边区出版的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延安《解放日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至1947年3月27日停刊,共出版2130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大型中央机关报,从1942年9月起又兼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延安整风开始后,《解放日报》开始改版,1942年4月1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指出改版的任务是进行“一个彻底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就是要使我们整个篇幅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这样来贯彻我们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①改版后的《解放日报》面貌一新,边区和国内新闻、人民群众的斗争和生活的报道被放在重要位置。《解放日报》的改版是一次成功的新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影响下,重庆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也纷纷改版,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的局面为之一新。
《边区群众报》 1940年3月25日由毛泽东倡导创刊,是一份以边区基层干部和群众为阅读对象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开始由大众读物社主办,后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48年1月更名为《群众日报》。《边区群众报》的鲜明特点是大众化,从内容到形式尽力做到通俗易懂,使识字很少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报纸出版后,立即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很快发行到1万多份,老百姓称它是“咱们的报”。1946年3月25日,《边区群众报》创刊6周年时,毛泽东为该报题词:“希望读者多利用报纸,推动工作,学习文化。”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撰文祝贺:“这个报纸是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谁也喜欢它,谁也爱护它。”“日本打败了,边区较前巩固了,《边区群众报》是有很大功劳的。”②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边区群众报》社荣获特等文教模范的奖励,主编胡绩伟获“特等模范工作者”称号。
新华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1月,中共中央的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开始与《新中华报》社合为一家,博古兼任社长。新华通讯社建立之初,报道的范围只限于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华通讯社的报道范围开始从陕甘宁边区扩大到各抗日根据地,每日发稿的数量由原来的2000多字增加到4000字至5000字。1939年初,新华通讯社与《新中华报》社分设,新华社下设编辑科、通讯科、译电科和油印科,先后在晋绥、晋察冀、山东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到1945年,新华社已由抗战初期的20多人发展到110多人。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解放日报》停刊,新华社集通讯社、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三种职能于一身,成为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战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带回一台广播发射机,为创建广播电台准备了物质条件。中共中央随即决定筹建广播电台,组成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经过半年的努力,在延安西北50多里的王皮湾村完成了建台任务,于1940年12月30日正式试播,呼号为XNCR(“NCR”是英语“新华广播电台”的缩写,“X”代表中国)。播送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重要文件、命令,重要报刊的社论、重点论文、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及名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等。另外还办有文艺节目,播唱抗日进步歌曲。
边区的出版发行工作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马列著作和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工作。1937年成立了由张闻天、周恩来、王明等人组成的中央党报委员会,负责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工作。1939年6月在延安成立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由李富春任部长,王林任副部长,负责党刊党报和书籍的出版工作,并用解放社的名义出版,由新华书店发行。延安解放社以大量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和党的政策、文件而著称。1941年冬,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改为中共中央出版局,博古兼局长,继续出版发行马列著作和党报党刊等。
①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
②《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10、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