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赵正永

    
    从1935年lO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西北苏区吴起镇,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东渡黄河、挺进华北,中共中央在延安(陕北)战斗和生活了整整13个春秋。这13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的13年,是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的13年,更是中国革命事业由低谷走向高潮的13年。在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广阔敌后战场,引领中华民族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延安这个红色中国的心脏,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居窑洞、胸怀天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实现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转折,为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在延安这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确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进一步积累了局部执政的成功经验,培养了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之才,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党的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示,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第一,对理论创新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上走向成熟。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和重要纲领上的与时俱进。第二,对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标志着我们党在组织上走向成熟。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整风运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确保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团结统一。第三,对辩证思维的成功运用,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延安时期,面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双重考验,我们党注重政策策略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战线下的独立自主原则,创造性地实行精兵简政、拥政爱民、发展生产、“三三制”、减租减息等十大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方面力量,“达到克服困难迎接光明之目的”。第四,对群众路线的始终坚守,标志着我们党在作风上走向成熟。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走出‘衙门’,深入乡村”,“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因此,我们追溯这13年艰难跋涉的历程,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光辉灿烂的业绩,既是为了缅怀先辈、感恩过去,了解前世今生,铭记血脉根源,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我们从哪里走来”,把党的优秀品格和伟大精神牢牢扎根在心中,更是为了烛照当下、启示未来,明确更好地往哪里去,强化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激发继续前进的信心勇气,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西北大学梁星亮等6位党史专家参与,集体撰写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该书吸收了近年来刊布的档案史料,借鉴了党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学习中共党史可读、可信、可用的重要教科书。我相信,《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必将促进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以史明世、以史鉴今,更加准确地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积极地适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2015年10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